分章完结344

  狠,能够给外朝的文官集团带来极大的麻烦。kanshuqun.

  甚至搞不好就要直接撕裂文官集团!

  因为文官集团也不是铁板一块,在一起对付皇权的时候,还能够戮力同心。

  但是现在,一旦没有合法的太子。恐怕很多人,都有着从龙之心,扶保一位太子登基,从而争夺文臣首领的位置了吧!

  有人会说了,你不是说皇帝没权力了嘛?为什么扶持一位新皇登基,就能够争夺文臣首领的位置?

  你这不是胡说八道吧?脑残文,滚你mmp。

  然而还是有一句话叫做挟天子以令诸侯的!

  汉献帝这么一个傀儡,都能够起到那么大的作用。

  更不要说,当今大典皇帝了。

  很多时候,在你说别人脑残的时候,分明是自己阅历太少。

  历史在很多时候,往往比你想象的还要荒谬。

  总之,在这一刻,睿智如太傅,已经想到了文臣集团的分裂。

  诸人的野心一旦被挑动,那是谁也压不下去的。

  就在太傅打算孤注一掷,不论如何也要在宫中搜出传国玉玺的时候。

  忽然有着一位禁卫将军杀气腾腾的带着一众兵马包围过来,喝道:“天色已晚,宫门马上就要落锁。所有外臣,统统离宫,否则格杀勿论!”

  包括太傅在内,所有文臣的脸色都变了。

  博弈必须在规则之内,尤其是这些文臣还是制定规则的人,自然要遵守规则。

  而夜晚宫中不留外臣,这就是规矩,规则,是铁律。

  你可以逼迫皇帝,退入深宫。你可以伪造圣旨,指定某位皇子登基。

  这一切都有着大义名分在!

  说好听点就是,都是为了家国天下!

  然而,一个外臣夜间赖在皇帝寝宫之中不走。

  这就说不过去了?

  你想做什么?

  是想谋朝篡位,还是想在宫中私通宫女妃子?

  这就没有大义护身了……

  而看这位陌生的禁军将领满脸杀机的模样,彷佛他们不退出去,就真的要拿刀砍人了。

  这些外臣们无奈,就只有退出宫去!

  太傅长长一叹:“朝局从此乱矣……陛下啊,陛下。你就算是再赌气,也不能拿着社稷江山赌气啊!”

  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再加上文官们的心思很快就要分化……

  太傅可以想见,今天出去之后,再没有可能入宫搜查玉玺所在了。

  而为了争夺皇位,文臣们为了各自利益,肯定是要起一番龙争虎斗的!

  到时候,朝局还不知道要乱成什么样子!

  这一局,大行皇帝赢了。

  和文官们斗了一辈子,这一次终于用着两败俱伤的手段赢了。

  活着的时候,不肯用这种手段。却在临死时候用了这么一招出来……

  太傅唏嘘之间,甚至有些反省,是不是不该把皇帝给逼的这么紧!

  皇宫最深处,最为神秘,连皇帝都不能轻易插足的所在,一座院落之中。

  刚才那位警卫将领蹑手蹑脚的走入院落这种,对着一位负手而立,彷佛正在观花的道人轻声说道:“太上皇爷,那些外臣都已经被赶出宫了!”

  听着这种称呼,如果有人是从天宝时代过来的人,立刻就会认出,眼前这位道人居然不是别人,正是当年那位天宝皇帝。

  世人都以为其早已经驾崩,谁也没有想到,他居然蜗居在神宫之中,居然成为了一位修行者。

  而当然,这不是殷胜之,是只是当年的那位被殷胜之夺舍的天宝皇帝的本身而已。

  不过,现在随着殷胜之的降临,如今这具身体之中,又是殷胜之的意识做主了!

  “很好,这下子外朝是要乱一阵子了!”殷胜之淡淡的笑着,却见他随手把玩的,不是苍龙壁,也就是所谓的传国玉玺,又是什么?

  “太上,这些外朝臣子们凌逼君父,罪大恶极。为何太上不出面,杀光这些文臣,重理朝纲?”这禁卫将领疑惑的问道。

  在他看来,只要殷胜之这位天宝皇帝重新出面,凭着巨大的威望,还有强悍无比的手腕,颠覆如今外朝文臣强大的局面并不是什么难事。

  甚至,只要殷胜之一句话,他立刻就带领禁军出去血洗外朝文臣。

  然而为什么殷胜之不直接出手,反而只是弄些小手段呢?

  殷胜之轻轻一叹:“治大国若烹小鲜,不是想这么做,就能够怎么做的。

  你以为刚刚大行的皇帝就不能杀光这些人么?”

  外朝文臣虽然权力极大,限制皇权,但是兵权却依旧在皇帝手中掌握着。

  第四十六章逆天而行

  但是问题在于,事情没这么简单。梦中前世,大明的万历皇帝和文臣们斗了一二十年,最后心灰意冷,躲在深宫之中,什么事情都不做,有官员缺位也不补。

  和文官们怄气了一辈子,难道他就不知道用血洗手段对付文官们么?

  要知道万历皇帝后来还主持过万历三大征的!

  实在是文官们,只是整个和皇权共生的文官士大夫阶级的代表。

  而在北宋时代,所谓的千古名臣文彦博已经赤裸裸的说出了一句名言:天子与士大夫公天下!

  血洗了文官,就可以说是抛弃了整个扶持皇权的士绅阶级。

  就如同东汉末年,恒灵二帝用着党锢针对整个士人阶级。

  结果如何?士人离心,东汉王朝在一瞬间分崩离析,开启三国大幕。

  而皇帝用血洗手段对付如今的外朝文官,只会重蹈东汉的覆辙而已!

  当然了,以殷胜之的能力和手段,完全可以清洗掉如今的外朝文官,而重新稳固皇权,并且不得罪整个士人阶层。

  但是,这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

  因为权力不集中在一个人手中,那是大势所趋。

  甚至可以说,除了皇帝自己之外,没有人喜欢让权力集中在皇帝一个人的手中,从而拥有随意对任何人杀生予夺的权力。

  这也是殷胜之梦中前世,纵观历朝历代,大部分皇权集中的王朝,到了中期之后,都会产生庞大的文官集团,最终抗衡皇权。

  而王朝本身就在这种皇权和文官集团的对抗之中,最终走向没落。

  纯粹的汉人政权无不如此。

  从西汉开始,到东汉,再到宋明无不如此!

  例外的是唐,是元,是清。

  这三者是因为另外有原因……或者都是皇权不够集中,当然这里就不细说了。

  所以说,皇权对抗文官集团的这场战争,就是皇帝对抗整个天下的战争。

  也许皇权能够赢在一时,但是对抗整个天下,早晚还是会输!

  而且皇权越是强势,压迫的越狠,后来的反弹就会越厉害!

  殷胜之深知此理,所以丝毫没有用强势手段,解决问题的意思。

  相反,他认为这方空间之中的大典王朝就是他的试验场。

  他倒想要看看,当文官集团的权力彻底压倒了皇权之后,整个王朝会如何发展?

  是会想是某些理论所说的最后进入资本主义萌芽,演化明珠。

  还是因为东方国情的不同,发展出其他的形势来!

  说白了,这也是一场社会实验。就好像是平等三法师当年的平等运动一般……

  不过,平等三法师当年在物质世界搞这种事情,失败之后,遭到气运反噬,非死即伤。

  而在异度空间所进行的这场试验,就算是失败,顶多也就是殷胜之损失了天柱图而已,不会危及自身。

  朝局就在殷胜之的冷眼旁观,甚至是刻意放纵,挑动之下不断的动荡起来。

  文臣集团开始分裂,各自拥护不同的皇子,准备从龙。

  一时间,原本还算是齐心协力的文官集团斗的连狗脑子都快出来了。

  就算是以太傅的威望,都压制不下去。

  朝廷上层的权力斗争,很快就弥漫开去。

  因为中枢朝廷就因为太子之争,而陷入到了内部混乱之中。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被文官打压的很低调的军方忽然出面,拿出了传国玉玺,扶持三皇子登基。

  尽管还有很多文官势力反对,但是老奸巨猾的太傅却是心中知道,这么斗下去不可开交。

  现在不管如何,先把一个合法的皇帝推上皇位,才能收拾朝局。

  因此,很快就和军方势力达成一致。

  太傅在文官势力之中有着极大的威望和号召力,和军方力量达成一致之后,再也没有任何一方力量有着抗衡的权力。

  所以三皇子终于登基,改元和共。因此又被称之为和共皇帝!

  因为军服扶持新皇登基有功,地位大涨,从文官的打压之下窜起,在新皇的扶持之下,渐渐有了和文官集团分庭抗礼之势。

  再然后,和共皇帝设立内朝,以读过书的内监们为皇帝秘书,替皇帝处理一般政务。

  从而获得了极大的权力,能够制衡外朝。

  十多年后,朝廷格局为之一变,又文官独大,变成了内朝,外朝,军方三者平衡的局面。

  而这一切,却都是在殷胜之的幕后操纵之下所完成!

  原本太子却没有确立,一下尽管没有出什么太大的乱子,但是有此蹉跌,想来这次事件就应该是大典王朝的分水岭,开始盛极而衰才是……

  但是随着苍龙壁之中的气运不断注入此时的天柱图之中。

  得了海量的额外气运所注,大典王朝依旧强盛。

  于是,在大量的额外的气运的护持之下,原本应该久拖不决,耗费大典大量力量内斗的新帝之争,以很短的时间就决出了胜负。

  新的大典天子登基,朝政开始重新趋于平稳。

  而这方空间的灵气似乎也增加了不少,让中土修行界却也变得越发的强大起来。

  “我就看看,这么做来,能够给大典王朝续命多少年!”

  殷胜之喃喃自语。

  不只是如此,他还想看看中土王朝到底能不能打破这个怪圈。

  。。。。。。。。。。。。。。。。。

  大齐远征军出征西洋诸国,一路势如破竹,摧枯拉朽,扫荡各地平等之符暴乱。

  正在凯歌高奏的时候,谁也没有料到忽然之间,北方的突发人进逼大齐国境,和大齐边军起了冲突。

  秃发人深入大齐国境,沿途烧杀抢掠,造成数百大齐百姓伤亡。

  消息传出,举国震动,朝廷惊恐,立刻对远征大军发布了回国的命令。

  殷胜之此时已经在对平等之符追亡逐北,杀入普孟国境内,眼看着就要毕其功于一役。

  然而,朝廷命令大军回师的命令一传来,殷胜之只能停兵不进。

  得到消息,早在焦头烂额的白象国总督派人前来对殷胜之说项,请求殷胜之无论如何也要帮忙平定白象国的叛乱。

  第四十七章牵一发而动全身

  那使者威胁利诱,什么办法都对殷胜之用上了。

  甚至直接说出,殷胜之如果不能帮忙他们平定白象国的话,那么将东甘国交还大齐的事情就不算数。

  殷胜之却是表示无可奈何,毕竟平叛大军并不全都是殷胜之的属下,而是四镇精兵组成的。

  现在朝廷一旦下令,其他三镇兵马自己可是控制不住的。

  而如果只剩下了自己的西南兵马,不过两三万之数,敌众我寡,是没有可能打赢的。

  阿尔弗雷德王国无可奈何,一边继续对殷胜之威胁利诱,一边却是向大齐朝廷施压。

  然而大齐朝廷方面却说秃发人和大齐死敌,背后又有伊凡沙基人撑腰。

  如今秃发人入侵,举国震恐,只能调远征军回国防御了。

  除非阿尔弗雷德王国能够保证伊凡沙基人不让秃发人退兵回去,并且保证不再打大齐的主意。

  这一层层的关系虽然麻烦,但是却是理所当然的正当请求。

  不可能自己国家受到威胁的时候,还要出兵帮你国打仗吧?

  所以,阿尔弗雷德王国又只好和伊凡沙基进行谈判。

  可惜,伊凡沙基又有一个外号,叫做蛮不讲理。

  此国之人素来蛮横贪婪,对于大齐之地早已经存心已久。

  以前不过只是阿尔弗雷德王国的均势政策,压制住伊凡沙基,不让其四处吞并国土,免得坐大难制。

  如今,阿尔弗雷德王国自顾不暇,没有实力压制伊凡沙基了。

  此次阿尔弗雷德王国急切之下找伊凡沙基谈判,正是暴露了其虚弱。

  原本大齐和秃发人的边境冲突,其实是大齐一方自己挑起的,故意制造边境紧张局势,好为远征军的调回寻找借口。

  而现在,伊凡沙基见识到阿尔弗雷德王国的虚弱之后,却是当真生出了心思来。

  阿尔弗雷德王国的谈判不仅没有成功,反而刺激的伊凡沙基进一步行动,加强了对于秃发人的帮助,进一步的杀入到大齐国土之中。

  事情传到朝廷中枢,张秋臣顿时焦头烂额,绝对没有想到原本这种绝佳的计策居然碰到了伊凡沙基这样蛮横国家。

  一时间,反而把局势弄的越发紧张糟糕。

  没奈何,中枢只好行文给北地和中州两个总督府,让他们出兵,防御西北秃发人。

  而远征大军在普孟国停留数日之后,听闻国内局势越发严重,最终也只能回国。

  而殷胜之以没有能够全帮助全竟其功的原因,不再提让阿尔弗雷德王国归还东甘国的事情。

  只是回国时候,却将原本属于里华瑟尔的象林国和雾占两国给占据了。

  这番作为气的里华瑟尔暴跳如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