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扶苏敢于带着新军以及精锐的蒙家军,深入草原,并将匈奴,大败开始,蒙恬就敏锐的察觉到了扶苏的不同。
至少在军事思想上,已然与当时的大秦将领有了迥异的区别。
要知道,在北地的大秦将领可没有一个深入草原作战的能力。
而扶苏所训练的那三千士卒却完全具备这样的能力,并且能够与蒙家军形成密切的配合。
这已然证明那三千新军在军事素养上完全不逊色于蒙家军。
更重要的是战法的改变,堪称是划时代的。从这一仗开始,就意味着以后秦人深入草原,是大有可为之事。
众人望着面前纸上所写内容,心中皆是流露出敬服之色。这其中,对于时局的分析,堪称是鞭辟入里。
更重要的是,其中三个时间的划分更是精髓。
尽管秦军连续大胜了三场,可是这三场,却应当归属于战略防御阶段,秦廷本质上是无法迅速剿灭山东复起的六国反叛势力的。
而伴随着这些大战的结束,山东各方势力已然清楚的认识到了秦国的实力,而且,山东各地的力量划分已然到达了末尾。
接下来必然是群雄争霸的局面,而如此局面,就是扶苏所说的战略相持的阶段。
秦国与山东复起的六国不同,秦国的一举一动都会触碰山东各方势力的神经,是故,秦国的举动需要慎之又慎。
要谨慎的防备,不可令山东各方势力联合起来,合纵伐秦。
一旦如此局面,秦国当然有一战之力,可是已然是处于相当被动的局面。
相反,此时的秦国虽然打胜了,可是,却在扶苏的命令下,让却了一部分土地,却获得了战略上的主动权。
而在这个阶段,扶苏这篇文稿同样说的清楚,划分了内外两个目标,其外在目标就是令山东叛军内部相争,彼此消耗实力。
而内在目标则是继续深化变法,从民生,到军制等一系列方面,实现彻底的变革。
如此一来,秦国实力越来越强,而山东各部分实力越来越弱,那么到了最后,秦国一旦拥有横扫山东各方势力的实力之时,便是秦国出兵之日。
这就是所谓的“战略反攻”阶段。
一条条,扶苏文稿中写的详细,通俗易懂。
韩信皱眉深思,当日与扶苏交流兵法之时的情景再现眼前,他已然知晓了秦国的大致谋划。
起先,扶苏让他去做一个治粟都尉,韩信心中很是不情愿。
可这一刻,韩信明白,在现在这个时候,根本无他韩信的用武之地,他韩信要做就要做大将军,大统帅。
唯有指挥千军万马,方才彰显他韩信的能耐。
韩信的心中火焰熊熊燃烧,这一刻,他看到了希望。
他深信扶苏知道他的才能,而观扶苏以往用人,也绝不会放任一个有才能的人才不用。
那么,只要坚持下去,终归会守得云开见月明。
“诸位以为如何?”扶苏瞧着众人,脸上虽然面无表情,可是,心中却是有些紧张。
纵然他知道,这篇文章的大致思想基本脱胎于后世的伟人,他只不过多番修改,综合这个时代的特征,进行了更改。
可并不意味着这样的思想方略就不会水土不服。
“王上,臣以为此篇文稿甚是精妙,颇为符合我大秦国情。”此时萧何站出来称赞道。
他负责整个秦国的变法工作,是故,对于秦国有着多少的家底,恐怕除了李斯之外,没有人比他更清楚了。
对于秦国府库之中的库存,萧何更是了如指掌。
更正是因为如此,萧何才明白,现阶段,秦国面对山东固然能战而胜之,可却并不划算。
仗虽然打胜了,可是家底却是越打越薄,长此以往,如何能支撑下去?
而且,由于军制的更改,使得战后的支出大为增长,一方面是对有功将士的奖赏,在最新的军制改革中,倘若仗打赢了,就连负责后勤的辎重兵以及负责全军伙食的火头军,都可以分润军功。
还有降卒的安置和处理工作,这些都极大的增长了战后的开支。
当这个秦国的大管家,可真是不容易。萧何心中不免冒出这样的念头。
不过萧何有着信心,只要再过三两年,变法稍微稳定下来,那时变法的效果便会初步彰显出来。
如此一来,秦国的产出必然能够跟得上大军的消耗。
紧跟着萧何之后,不少人皆是发出了自己的见解,有人认为此法甚妙,还有人对于其中缺漏之处提出自己的意见……
“蒙卿,你怎么看?”扶苏见蒙恬不说话,不由地将目光投向蒙恬,征询他的意见。
蒙恬略作思索,道:“王上,臣以为这其中还缺少一条,以打促和。”
“如今我秦军兵锋正盛,这山东各地的势力单论起来,有哪个是我秦国的一合之敌?”
“是故倘若其中有人意图攻我,反我,逆我,那不妨直接出兵,一次性将其打趴下。”
“既然现阶段做不成朋友,那么就让其未来连做敌人的资格都没有。”
扶苏眼前一亮,自己倒是忽视了这个因素。
现如今占据主动的是秦国啊!而并非后世那个惨遭列强蹂躏的旧中国,是故,伟人提出那样的方略,与现如今的秦国,还是有着很大的差距的,秦国的底牌也比那时的中国要多得多。
起码,蒙恬说的并不错,这山东各方势力之中,必然有着铁杆反秦的存在,自己不妨利用如今天下大乱的局势,伺机将这些人除掉。
日后要收拾那些剩下来的人,也是无比的轻易。
“善。”扶苏赞许的看向蒙恬,道:“蒙卿,不知你可有目标?”
蒙恬正欲开口,此时一人自门外走来,身上风尘仆仆,来到扶苏面前便道:“王上,山东急报。”
“秦嘉景驹所部已被项梁剿灭,项梁立楚王后裔为楚怀王,意欲大举攻秦。”
扶苏一下子站起身来,果然是计划赶不上变化,既然有了新的变化,那么计划也要相应更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