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浮公在京城做京官始终未得到升迁,因为他的思想和为人都与别人不同。他不会巴结上司,又爱批评指责别人,放外官时只放了一个知县。在江西任金溪县知县时,他自理讼词,还让外甥暗中走进监狱里去观察,如果发现有管牢的狱卒拷打或虐待犯人,他就连夜坐堂,亲自用火光照看伤痕,严惩狱卒。
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十二月三十,樟寿的曾祖母戴老太太去世,介浮公接到电报后便告假回乡。次年三月,他携潘姨
太太和儿子伯升回到绍兴家里。他脾气真是糟透了,经常骂人,不过不是那种拍桌子瞪眼睛大骂,而是喜欢指责别人缺点挖苦他人短处,从呆皇帝(光绪)昏太后(慈禧)骂起一直骂到儿子侄子,在家里住了半年发了半年脾气,闹得鸡犬不宁。他的脾气不仅影响了他的前程,也为日后的案件造成了恶果。
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秋天,浙江举行乡试,任主考和副主考的殷如璋和周锡恩,已经离京前来浙江。主考殷如璋与介浮公
是同年。有几个亲戚朋友串通几个有钱的秀才,凑足一万两银子写成钱庄的期票,封装在一个信封里,请介浮公送给主考买通关节。介浮公到苏州等候主考到来,见过一面之后,便差遣跟班徐福将信送过去。徐福是一个乡下人,因为学会了一套打千请安礼节,口中“大人小的”挺会来,便被雇用带到苏州办事。也是事有凑巧,那天,正副主考正在主考船上聊天,主考接到信后没有立即拆看,将信放下,让送信人回去。没想到,乡下人徐福
不知趣儿,竟然在船舱外边叫喊起来:“信里边有银票,怎么不给打收条?”这事便败露了。报到江苏巡抚那里,交苏州府查处。介浮公知道躲避不过,便去自首了。于是,介浮公被关在杭州狱里。本来,杭州知府王仁堪想要含糊了事,说犯人素有神经病可免其罪。可是,介浮公却不买账,宣称自己没有神经病,竟然在公堂之上振振有词地揭短挖疮疤,历陈某次某次科考某人某人买通了关节中了举人,他这次不过是照样办事而已,算不得
什么大不了的事。这样一来,这件事只好依法处理,由浙江省主办,呈报刑部请旨处分。
科举考试案件的处理非常严厉,通常打通关节之人都被判处死刑,甚至牵连到几十人被杀戮。不过,清末处理科考案件有所改变,大多不愿深究而敷衍了事,因而介浮公案件得到从轻处理,判定“斩监候”押在杭州府狱中。
附记:介浮公在杭州府狱中监禁了八年,直到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刑部尚书薛允升上奏朝廷才得以赦免释放。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