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3章死了就当死奴隶
……………………………………
老杨他们害怕往后使用别人的发明之时,还要支付大笔的专利费,同时也嫌刘汉少给予这些科学院士的待遇太优厚,甚至把爱爱卿卿、国之柱石们的光环都快比没了。
但是刘汉少与他们摆事实、讲道理,比如咱们的“铁铧车”能够节省多少人力,多开垦多少良田?这些节省下的人力,开垦出的良田,又能够多打多少粮食,养活多少人?
再比如咱们的“霹雳弹”,能够在战场上发挥多大优势,减少多少伤亡?这些依靠“霹雳弹”之利而存活下来的老兵,又能够积攒多少战斗经验,带出多少“新兵旦子”,为咱们大汉立下多大的功劳?
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这样的功劳究竟有多大,只怕算也算不过来,那么发明“铁铧车”、“霹雳弹”这些东西的人,付出了他们的劳动与智慧,付出了他们的热情与青春,也付出了他们很多的钱,难道他们不应该从自己的劳动成果之中,获得属于自己应得的一份收益吗?
假如有一个发明家,辛辛苦苦钻研了一辈子,这期间可能受穷挨饿,遭人非议,但是他顶住了压力,坚持自己的研究,最终搞出了一项能够使大众受惠的伟大发明,这个时候,他有没有权利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
假如别人看到了发明家的成果,一声不吭,随随便便就拿走了,为自己赚钱牟利去了,这种行为与盗窃何异?
假如一个国家之中,大多数的人都习惯了这种与盗窃无异的白拿、白看,白用、白嫖,并以此沾沾自喜,以为自己很聪明,占了别人的便宜。那么这个国家,还会不会有人能够潜下心来,真正的去搞研究、做学问?长此以往下去,这个国家终究会失去活力,乏善可陈,更甚至被他人赶超上来,转而遭受欺凌!
刘汉少一声声的追问,就好像小榔头似的,一下下敲在爱爱卿卿们的脑袋上,既疼,又惊悚。
“可是……可是如今陛下已将科研人员的待遇提的如此之高,难道真的还不够吗?”
“不够!或者说,根本不一样!”
刘汉少又搂住了杨彪的肩膀,语重心长地忽悠着说:“老杨啊,咱们现在所谓的重视科学,大多表现在奖励上,也是因为有你这位首相和哥这个皇帝。可是将来有一天,咱们都不在了,换成别人来当咱们大汉的皇帝和首相,他们不重视了,不奖励了,咱们大汉研究科学的这些人又该如何坚守自己的信念,保持大汉科学的蓬勃发展?”
这位哥,我们这些土埋半截的人说“不在了”,还能让人理解,可是您才刚刚二十出头,说话就这么老气横秋的,真的好吗?
但是如今也没人再说什么“陛下慎言”之类的话了,因为不流行了,所以大家只是默默的听着刘汉少继续忽悠。
“所以,咱们需要设立相应的律法,需要创造优良的环境与适合的土壤,为咱们大汉的科学,为咱们大汉研究科学的这些人,保驾护航。他们付出自己的劳动,享受自己的成果,原本便是天经地义的事,即便是没有人奖励,也应该让他们有条件、有能力继续做自己热爱的研究工作。只有如此,咱们大汉才能够薪火相传,一辈一辈地培养出真正的,更多的大科学家、大发明家,大文学家、大艺术家!你们信不信,真到了那一天,别说咱们国人有多喜欢咱们的大汉,这世上所有有本事的聪明人,也都会喜欢上咱们大汉,削尖了脑袋也要往咱们大汉跑!”
听了刘汉少的忽悠,爱爱卿卿们也忍不住畅想,陛下所描绘的未来大汉的那个样子,又该是如何的繁盛。其实这种畅想倒也并不凭空,眼巴前洛阳就挺繁盛的,南来的、北往的,行船的、走马的,甚至还有很多高鼻梁的,深眼窝的,黑的白的,大胡子和卷毛的。
尤其是“八方商贸城”那边,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人就更多了,为了逛个市场,真真是不远万里,风雨兼程。而且,如今的商贸城,千万别打听商铺的价格,单是租金都能贵的吓死人,四家银行守着商贸城开分号呀!
可想而知,当初陛下背着兄弟们,让他老婆偷偷盘下商贸城那么多铺面,这会儿又该赚了多少钱!
但是……这种繁盛,好像与陛下说的那种感觉,又不完全相同。这一种是表面上的,是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的,更准确地说,应该是“繁华”,而陛下所说的未来大汉的那种感觉,可能不会一眼看见,却又确确实实存于内在,大概就是真正的“强盛”!
没等爱爱卿卿们的脑袋瓤儿被忽悠丢,刘汉少强行拐弯儿,最后又来了个强势总结:“咱们的保护法,虽然保护的是个体的利益,但是从长远的角度来看,保护的更是咱们大汉的利益!毕竟每一个个体都是咱们大汉的一份子,每一个国人都是咱们大汉的细胞、血肉!”
老杨还是没能明白“细胞”是个啥东西,但是也同意了《保护法》的实施,因为刘汉少说,这是为了大汉好,所以他便不再犹豫。
…………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朝会上讨论激烈的《保护法》,向外界颁布之后,却得到了大汉各界的一致拥护。其实也没有“各界”那么多人,大家平时做自己的工,吃自家的饭,操不了那么多闲心,主要能够发出反响之声的是原本那些士人。别忘了,《保护法》可不止保护“专利权”,还保护“著作权”。
以前的读书人不差钱,即便是所谓的“寒门士子”,家里也得有几亩地,几头牛,否则如何供得起读书?所以读书人可以是高傲的,可以是高雅的,也可以是有远大目标,要成为国之柱石的。
这种情况究竟是怎么变得呢?
好像是从出现了新的造纸与印刷术开始的吧?
对了,一开始创办《大汉月刊》的时候,刘汉少还让陈琳他们把皇宫藏书翻印了不少,既可以“多点保存”,又利于推广传播。不过那些多数都是前人著作,所以也没处给稿费。后来《大汉月刊》需要投稿,这些作者可还都是活人,所以就规定了必须支付稿费。但是这些作者都是高傲的读书人,一般也不指望那点稿费过活,只不过觉得有了这份“酬劳”,也是从侧面对自己文章的一种肯定,所以“勉强受之”!
再后来,刘汉少不是鼓励郑玄出书嘛,这可是大量刊印,稿酬多了去了。正巧,郑玄先前不是从青州逃难出来的嘛,而且老来丧子,还要给孙子买奶粉,攒钱娶媳妇,所以也只得顺势抹下“高傲的老脸”,接受了这些稿酬。
如此一来,天下的读书人忽然发现,好像世道变了,出书不仅能出名,还能把学问变现,正所谓“名利双收”。尤其是之前那些做不了官的读书人,既没门路成为国之柱石,还得养家糊口混饭钱,正愁的薅头发呢,突然发现了一条新的“生财之道”,即便是做不了编辑,坐在家里写写书,也能十指不沾泥,混口松鼠鱼!
回到眼前,朝廷颁布了《著作权保护法》,谁要是想卖咱的书,就得保证分给咱应得的那份钱,谁要是敢不经过咱的同意,偷偷印了偷偷卖,朝廷还能帮咱一起批评他。
这种好事,谁要是不同意,不是成了大傻子了么?
于是乎,大汉的读书人终于放下高傲的身段,与广大的工匠、方士们站在一起,还带动了学校、报刊、议院以及众多行业,共同支持朝廷设立的《保护法》。
对于这样的结果,只有刘汉少一个人不感到意外。这些可怜的傻孩子们,要是知道再过一千八百年,他们还得经受社会的毒打,活着给别人当码字奴隶,死了给别人当码字死奴隶,并且五十年不变,那么他们就该醒悟的更早一点,支持的更坚决一点。
…………
张飞的“后虎军”经历了千辛万苦,终于到达日南郡,因为行军之时正逢雨季,使得不少“后虎军”兵士都患上疾病,加之海上风浪也越来越大,甚至发生过翻船事故,所以非战斗减员的情况相当严重。
日南太守士武虽然有心让“后虎军”在日南多休整一段时间,但是又无力供应大军,加上张飞也急着执行刘备的命令,于是便让“后虎军”带病出征,顺着日南背后,长山之中一个叫作“哀牢峡”的低矮山口,向西挺近。所幸的是无论“扶南”还是“究不事”,先前都被左右虎军攻下了中枢,打散了联络,偶尔遇上单独的小部落,也根本不是“后虎军”的对手。
如此这般,行进了大约五百多里,张飞所率的“后虎军”终于也来到了兰沧水岸边。于是以兰沧水为纽带,三点一线的格局终于形成,只不过接下来“哀牢峡”这里也得大规模修路,使得长山的东西两侧能够连接起来。
所以说,“汉室正朔”目前最大的问题还是缺人,缺船,缺粮食。
粮食嘛,“汉南半岛”这个地方平时是不缺的,只是现在突然涌入这么多大军,所以才出现了短缺。暂时可以“就粮于敌”,只要等到新粮下来,问题自然而然也就解决了。
人员嘛,也可以先抓俘虏,逼着他们修路干活,等将来治理的越好,可用的人也就越多。
但是船呢?
我们急需的大海船呢?
搜索【】官方..百万热门书籍终身无广告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