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黄良军之论

  “不用探查什么情报了,已经很清楚,忽必烈十万大军从北方而来。看样子,肯定是直奔北门的。十万人齐攻北门,能挡得住吗?”杨国义直接问道。

  黄良军听到十万大军要齐攻北门,瞬间就感觉到了巨大的危机。当初粤州被十八万大军,从四面围攻,都差点没能抗住。这十万大军只攻惠州北门,这更加不可能挡得住的。

  “国舅爷,若是忽必烈真的用十万大军强攻北门,那北门而肯定是守不住的。”黄良军也不隐瞒杨国义,直接说道。

  杨国义虽然不擅长带兵,但是这十万人的威力,他还是知道的。所以,惠州这次,是陷入了危局之中了。

  “挡不住?那该怎么办?总不能,直接就弃城而逃吧!”杨国义反问道。

  这一次,他是好不容易才有了这个机会翻身的。这一次要是真的弃城而逃,那在赵正那儿,是绝对没有机会了。赵正不将他抓起来砍头,那也要扒了他的一层皮。

  “国舅爷,弃城而逃,那肯定是不行的。哪怕是打不过,也不能不战而退。不然养这么多士兵,是用来做什么的,总不能是用来观赏的

  吧!”黄良军没有选择直接弃城而逃。

  因为他在想,这会不会是杨国义在考验自己呢!这十万大军攻打惠州城之时,就不一定是真的。所以,这弃城而逃的说法,就更加不可能是真的了。

  如果自己真的同意了这个办法,那不就是说明自己很怂了吗?虽然是一位降将,但是也不应该这么怂。

  “惠州城中不到三万大军,如何能够抵挡住十万大军?不逃走,就血战到底吗?”杨国义接着问道。

  黄良军仔细想了想,说道:“三万大军,至少有一战之力。守城之战,向来是可以以少打多的。以三万对阵十万,虽然胜算不高,但是也不意味着没有赢的可能。只要上下一心,至少能够拖住三五天不成问题。到时候,再请求皇上的支援,还是有很多机会的。”

  杨国义听着黄良军的分析,也觉得有些道理。虽然说现在皇上那边,估计也是麻烦不小,但是忽必烈也不能同时进攻好几座城池。所以支援的机会,还是有的。

  而且,先尽全力抵抗住今天之后,再选择撤退,逃离也是可以说得过去的。那样的话,皇上也能够接受

  。毕竟自己是尽力了,实在打不过,也没有办法。

  “好,黄将军,就听你的。忽必烈的大军要是到了,先大战一番再说。十万大军,也得让他损失一两万。”杨国义同意了黄良军的办法。

  “国舅爷放心,惠州三万守军,杀掉忽必烈两万人马,不在话下。他们若是不攻城,我奈何不了他们。但若是想要攻城,那就用他们士兵的尸体堆着来登上城墙吧!”黄良军信心十足的说道。

  三万大军,就算是一换一,那也至少能够换掉忽必烈三万人。更别说这攻城之战,伤亡比会更大了。

  杨国义听黄良军这么说,心中也燃起了希望。而且今日黄良军的表现,让杨国义感觉到,黄良军是可以真心为大宋而战的。就这一点儿,就足够了。

  “既然这样,那黄将军就开始布防吧!忽必烈的大军,估计这两天就到了。还有,要及时派出斥候去打探敌情,别到时候茫然迎战。”杨国义起身,一脸沉重的说道。

  这个时候,黄良军才意识到,忽必烈大军进攻惠州的事情,是真的。不是国舅爷,编出来要骗自己的谎言。

  但是这就让

  黄良军有些不明白了,忽必烈从北方而来。最好进攻的,当然是韶州了。但是他为什么要舍近求远,不打韶州,反而来打惠州呢?

  这在兵法上,说不通啊!舍近求远,大军长途跋涉,战斗力减弱是非常厉害的。和守城士兵以逸待劳比起来,劣势太大了。

  就算是有人数优势,也很难打胜仗的。

  于是,黄良军便想杨国义提出了自己的疑惑:“国舅爷,末将有一事不明。”

  “嗯?”杨国义皱眉道:“你有何事不明?”

  “国舅爷,忽必烈为什么要派十万大军攻打惠州呢?他不先打最近的韶州,也不攻打皇上所在的粤州,反而是攻打惠州,这不符合常理啊!”黄良军说道。

  杨国义听了,却淡淡一笑,说道:“亏你还是个将军,这点都看不懂吗?忽必烈这是专挑软柿子捏呗!他只要调查一番,就能够知道,惠州是最弱的地方。攻打惠州,最简单,最容易。”

  黄良军显然是早就想到了这一点,但他觉得这不足以解释,便说道:“国舅爷,这何以见得,惠州就是最弱的呢?惠州的守军,和其他两地的守军,人数上

  差别不大。若论战斗力,韶州的守军当中,也有一万人是我的老部下。他们的战斗力,和惠州的战斗力也差不多的。还有一点,那就是指挥的将军。卫若兰如今在大宋,算是风头正盛。不过末将也是多年的守将,为何守城就会比他差呢!所以,忽必烈为何舍近求远,要攻打惠州?”

  这一连串分析,让杨国义都有些懵了。他都没有这么仔细的想过,只是粗略的想了想,觉得惠州是最弱的,所以忽必烈要攻打惠州。

  但是黄良军这么一分析下来,感觉惠州似乎也没有那么不堪。忽必烈大老远的过来,也未必能够占到便宜。倒是攻打韶州,说不定机会更大。

  “那依你如此分析,你是怎么想的?”杨国义问道。

  “末将认为,有两种可能。其一,忽必烈是佯装攻惠州,其实是绕道,准备攻打韶州。因为韶州北门,最靠近忽必烈的大军,所以必定是严密把守的。所以绕道南门,更有利于攻打韶州。其二,这十万大军,只是想驻扎在韶州和惠州之间。给韶州和惠州足够的压力,并且同时在惠州以东的地区,筹集粮草补充军备。”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