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明末小进士

第一百四十一章 铁蒺藜

  第二天袁方决定在厂区走一走,徐骥说,因为下雪的原因,船厂已经停工了,劝袁方不要去。袁方认为这个时候工匠们都在家休息,正是走访他们的好时机,他没有听从徐骥的劝阻,带着宋献策冒着寒风就出门了,徐骥没有劝住袁方,就派了一个作头给袁方带路。

  这个作头姓杜,五十岁上下,他自称自己为“老杜头”,是个棕蓬匠。

  棕蓬匠归属四厢,只要熟悉船厂的人,就知道这个作头就是四厢的工头。

  因为天气冷,老杜头戴了顶皮帽走在最前面,他身材不高,但是很健壮,从他把地上的雪踩出“咔咔咔”的声响,就知道他的吨位不小。

  由于是在室外,说话都带着白雾。

  “老杜头,你在这里干了多久呀?”袁方打开了话匣。

  老杜头回过头道:“我在厂里干了十来年了,我们厂的老工匠我基本上都认识。”

  袁方又问:“之前在哪里谋生呀?”

  老杜头道:“我是淮安人,从小就跟着父亲在造船厂长大的,之前我一直都在龙江厂,后来天津卫这里不是也建起了船厂嘛,我就跟着熟人一起过来天津卫这边了。”

  “龙江船厂,是不是龙江宝船厂?”袁方追问。

  “正是宝船厂,听我爷爷说,早年间造过大海船。”老杜头停下了脚步,他弯腰抓起一把雪,在手上搓成了团,又接着道,“可惜,我没能赶上那个年代。”

  宋献策不服气地问:“你的意思就是以前可以造大海船,现在就造不了是吧?”

  老杜头道:“我没有这个意思,我也希望我们还能够造出大海船来。”

  袁方问:“你认为我们三联船运有能力造大海船吗?”

  老杜头摇头道:“我们哪有这个条件?造大海船是需要花费大量的钱粮的,我听我爷爷说,当时朝廷支动了十三省的钱粮作为造船的开销,从浙江、湖广和福建调集了四百多户匠工,才把大海船造出来的。”

  袁方还是有信心在天津卫造出大海船来的,只要自己一步步地往这个方向努力,大海船下水的那一天终将会来到。

  袁府距离造船厂的厂区不远,大家说着话就来到了工匠们的居住区。

  居住区也是分片的,他们现在来到的是二厢的居住区,老杜头虽然是四厢的作头,他对二厢的工匠也很熟悉。

  他首先带袁方来到一户甲首的院门前。船厂下分四厢,每厢分十甲,每甲十户。所谓甲首,就是每一甲领头的那一户人家的主人。

  这位甲首是一个铁匠,在这大冷的天气,还听到里面有“叮叮当当”打铁的声音。

  院门是开着的,老杜头领着袁方和宋献策走进院子,院子里面空无一人,满地都是雪,从院门到家门被人开出了一条路,从路面上看又很多的脚印,三人走到了家门口。

  “陈铁匠!陈铁匠!”

  老杜头在门口一边敲门一边喊。

  不一会儿,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把门打开了,袁方跟着老杜头走进了陈铁匠的家。

  铁匠家里的人还真不少,这里是铁匠家的前厅,袁方却好像是走进了一家铁匠铺,其实更像是一个打铁房,厅的正中座了一个打铁用的铁砧子,铁砧子前一名四十岁上下的汉子,一手拿着铁钳一手拿着锤子,他手中的铁钳钳着一根烧得通红的铁条,锤子有节奏地敲打着铁砧子。

  站在他对面的是一个十七八岁的小伙子,双手抡着大榔头对着烧红的铁条捶打。

  这就是典型的师傅带徒弟的打铁方式。

  师傅手上的锤子就如同指挥棒,锤子敲在哪个部位,徒弟的大榔头就要打中哪个部位,打击的轻重是随着师傅敲击的轻重而变化的。

  围观的有五六个人,他们都是在看热闹的,旁边有一个烧铁的火炉,这才是这五六个人来这里的原因,因为这里暖和。

  打铁的火炉连着一个风箱,一个小徒弟坐在风箱前,两手握着风箱的手柄一前一后地推拉着风箱。

  “陈铁匠,袁老爷来看你了!”

  当陈铁匠放下了手中的铁锤的时候,老杜头上前说道。

  老杜头是知道打铁的规矩的,正在打住的铁器是不能中途停下来的,因为一停下来铁的温度就会下降,这样的话就必须重新加温,所以说打铁要趁热就是这个道理。

  陈铁匠没有说话,他双手抓紧铁钳,把夹紧的铁器放进了旁边的水槽里面迅速降温,炙热的铁器一放进水里,就“滋滋”地冒着白烟,不一会儿他就把冷却后的铁器夹起扔在了地上。

  铁器“镗朗”一声地在地上弹跳了一下,就安静地不动了。

  陈铁匠放下铁钳来到袁方的面前拱手道:“陈元不知袁老爷大驾光临,有失远迎,失礼失礼!”

  袁方笑道:“我只是来你家串串门的,不需要如此多的礼节。”

  铁匠陈元对厅上的其他人道:“还不赶紧向袁老爷行礼,你们一个个都杵在那里作甚?”

  其他几个看热闹的,包括两个铁匠徒弟纷纷在袁方面前行礼。

  行过礼后,老杜头道:“袁老爷今天是专程来看望大家的,你们有什么话,都可以跟袁老爷讲。”

  铁匠陈元端了一把椅子请袁方坐,又让徒弟端茶倒水,然后对袁方道:“袁老爷,大冷的天气您还惦记着我们,请坐!我们这里没有什么好东西招待您,请您喝杯热茶!”

  袁方坐在了椅子上,问:“你家里好热闹呀,在忙什么呢?”

  铁匠陈元答道:“大冬天的没啥事,正在教徒弟们打铁。”

  “你们每年冬天都是这样吗?”袁方问。

  老杜头抢着回答:“都是这样,冬天干不了活,就都闲在家里。”

  袁方问铁匠:“你刚才打的是什么东西?”

  陈元答道:“铁钉,钉船板用的大铁钉,这是我们船工铁匠的最基本的功夫。”

  袁方突然联想到一样东西,那就是铁蒺藜,铁蒺藜是对付骑兵冲击的一种比较有效的防御**具。

  他问铁匠陈元:“铁蒺藜,你会打吗?”

  陈元答道:“草民只是听说过,没有打过。如果有样品草民就能够打出来。”

  袁方又问:“如果我把它画在纸上,你能够打出来吗?”

  “可以一试。”

  袁方认为整个冬天就让这些铁匠这么闲着太浪费了,他要让这些铁匠打造铁蒺藜,他可以给他们付工钱,因为他需要大量的铁蒺藜,他知道与鞑子交战是早晚的事情,总有一天他是要回到山海关前线去的,这些铁蒺藜就是对付鞑子骑兵最好的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