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文靖安:“……”

  原来jīng明qiánggān、泼辣开朗的二舅妈也有如此感性的一面,她舍不得自己养大的亲女儿嫁到别人家去,为此嚎啕痛苦,大概每个人心中都有柔软的地方,只是平时隐藏了起来,一旦被触及便是天崩地裂的情感宣泄。

  既然如此文靖安便不去打扰,gān脆让文妙安留下来陪陈三娘,他去见过陈何氏、大舅妈,然后跟陈茂成等人道了别,出了陈家大门,牵了陈茂成送他的那匹小红马,他也不骑,反而给小红马喂着从陈家厨房拿出来的红萝卜,顺着落日余晖的方向,一人一马慢慢地走。

  至此,从两年前穿越过来时的一文不名、一无所有到两年后的小有所成,与原先的预期相比他已做得心满意足。自此之后,他在莲花镇上就是高枕无忧顺风顺水了。经济方面,从炼盐到到豆腐店和腐竹作坊,虽不能让他家成为巨富,却也足可以过得有滋有味,不必再为钱财发愁;事业方面,从杏:陌村私塾到青莲书院,用一首《端午》和《七夕》征服了李碧存和王所思,更别提中间顺带解决了陈守严这桩矛盾。

  回想两年种种,真是如梦似幻,所谓“连雨不知chūn去,一晴方觉夏深”,后悔后觉时再回首,如今的果是自己当年种下的因。

  那么为了后续的开花结果,他该制定新的目标,往更高的方向走了。

  这天是元景十一年七月初七。

  (第一卷完,第二卷“少年行”)

  第67章拜别千山万水相逢契阔

  (第一卷“云州起”完成,第二卷“少年行”开始,全书预计四卷)

  大盛元景十五年夏,云州北昌府,永宁县,莲花镇。

  这日是五月初二,今年入夏早一些,青莲书院门口的那个莲池已经开满了荷花,红的、白的、粉的jiāo相辉映,满池荷叶高低层叠,微风chuī送摇曳成一池绿云,那些荷花便像云中的一座座灯盏,偶尔chuī落一些莲瓣。

  更不要说,昨夜下了芒种之后的第一场雨了。

  此时天地清澈澄明,空气清凉gān净,吸一口沁人心脾。

  青莲书院所有学子,书院山长李碧存以及三位教习立于池边。

  俄顷,林宁宴背着一个包裹从书院后方的宿房缓缓走来。

  此时的林宁宴已经十八岁有余,他穿着一袭灰白竹叶纹jiāo领儒衫,真是位文质彬彬的翩翩公子,他背着行囊走到李碧存等人面前,正了正衣襟,给李碧存鞠躬作揖,深深拜了一拜。

  “七载寒暑,先生恩情堪比天高,宁宴铭记五内。”

  李碧存将林宁宴扶起,说道:“你我亦师亦友,恩情之言大可不必。”

  林宁宴将目光放到三位教习和一众青莲书院的学子身上,向这些人拱手作揖礼了一礼,千言万语便都在这个礼仪当中了。

  当然,对于文靖安和陈崇章他还有其他的表达的方式。

  他上去抱了抱陈崇章,两人没说什么,他放开陈崇章,又转而去抱文靖安。

  所有人都知道,这四年间他和文靖安jiāo情最好。

  他在文靖安耳边说:“四年相伴,终生难忘,感谢。”

  文靖安:“彼此彼此。”

  林宁宴放开文靖安,郑重其事道:“我在帝京等你。”

  文靖安笑答:“一言为定。”

  林宁宴吸了一口气,向包括文靖安在内的所有人抱拳道:“好了诸位,你们的心意我林宁宴都领了,不必再送,后头的路我自己走。”

  说罢,他和青莲书院其他四个背着行囊的学子再向李碧存和三位教习深拜鞠躬,李碧存也不多言,向他们摆了摆手,他和四位学子便一同转身,往等在前边的车马走去,那是以陈守严为首的莲花镇一众乡绅资助他们的车马,不止将他们送到永宁县,还一直送到北昌府去。

  林宁宴这次离开,正是要到北昌府参加院试。

  等了那么多年,他终于等到了这个机会,云州提督学政去年换了人,根据王所思派人去打探到的消息,新学政是元景三年的进士,这些年一直任翰林员侍读,因不愿与旧党沆瀣一气而不得重用,去年才被元景帝发现,直接点了云州学政。

  这位新学政为人如何暂且不得而知,但他必然不是旧党爪牙,没了旧党的为难,以林宁宴的才学,这次院试即便不能取得案首,只要正常发挥,考个秀才自然不在话下。

  院试第一场的时间在六月初七和初八,乡试第一场时间在八月初九,因此林宁宴在北昌府考完院试之后便要直接赶往西南方向的平州府城参加乡试,因为云州和蒙州相对贫穷,一直没有大型贡院以备乡试,朝廷出于公平考虑,统一安排云州、蒙州的士子在毗邻的平州贡院参加乡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