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这位八位阅卷大臣都是朝中老臣,一眼看出这个延陵知府不要脸,觍着脸巴结旧党,他把严素光推到御前就是博取丞相严同的好感,送丞相家一份大礼,往后说不定就有个礼尚往来,他就能从延陵府升任京官了!

  第二件事是病灾,他说水灾过后延陵府旁一个叫做南花津的地方引发了疫病,短短十来天就有两百多村民染病,染病者面色惨白,嘴唇发黑;老少先死,壮年残喘,要是传到延陵府中后果不堪设想,所幸还是有中书舍人严素光这位能臣果断封锁了村子,然后飞马传书京城从太医院请了院判韩延火速赶往延陵,两位能臣冒着生命危险进出疫区,鞠躬尽瘁,与民同苦,在这两位gān臣的无私付出下,疫病得以全面清除,病患得以康复,数十万延陵百姓得以免灾,他和延陵府一众官员不要封赏就算了(再次提醒皇帝他们很想要),但恳请圣上务必将治疫功劳算在严素光和韩延头上。

  本来这封奏折到这里就结束了,就是给严素光和韩延请赏,奇怪的是延陵知府突兀地在后面加了一段。

  他说治疫病的过程中,有一位从云州来的童生叫做文靖安的,此子身材矮小、出身低微却有点歪才,恰巧路过延陵府,给严素光和韩延出了点微末主意,又拿出了家传的治疫秘方,对治理疫病拯救延陵百姓有一定的功劳,他延陵知府向来是个不偏不倚、有一说一的贤臣,不会因为文靖安身材矮小,出身低微就瞒报人家的功劳,还是把文靖安的微末之功如实禀告圣上。

  这就很反常了,延陵知府为什么会给一个云州来的童生上奏请功?

  元景帝坐在御案之后沉默不语,八位阅卷大臣面面相觑,都在揣摩元景帝的心思。

  元景帝也不说话,待他看到八位大臣都看完了那份奏折之后,又让大内官把另一份送了下去。

  这份奏折就跟科举有关了。

  这份奏折的捉笔人是云州学政陆公台,陆公台的奏折就比延陵知府那份简洁明了多了,他直言去年主持云州院试,覆试时对最终入选的考生的答卷都不甚满意,若将这些答卷送到京城恐怕愧对圣上信任,为国选贤他不敢大意,因此在覆试时多加了一道诗题,题目是“以诗论诗”,诗题不再限定为五言八韵,任由考生发挥。

  最终果然得到了不少佳作,其中一首《论诗》更为出彩,特此呈送圣上过目。

  诗曰: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他正是将这首诗的作者点做了云州院试的案首,这位案首也叫做文靖安。

  奏折写到此处戛然而止,八位阅卷大臣已经对“文靖安”这个名字有了二次记忆,不过此时此刻他们的注意力并不在文靖安身上,而是那首《论诗》,有人觉得这首诗jīng妙至极,后两句足为传世经典,有人当即脱口而出:

  “圣上,此子何其猖獗!李杜诗篇若不新鲜谁的诗作新鲜?他吗?!这是诬蔑先贤!”

  元景帝说道:“huáng卿莫急。”又让大内官把另一份奏折送了下去。

  这份奏折的书写人还是云州学政陆公台,不过这次他并非主动上奏,而是回答元景帝的询问,元景帝问的问题和上面那个阅卷大臣相同,都是问文靖安怎么如此猖獗敢说出“李杜诗篇不新鲜”这种话。

  陆公台没有多言,他给元景帝回了两首文靖安以前写的诗词。

  一首简称《端午》,一首简称《七夕》。

  端午写的是:性命诚可贵,忠义价更高。若为家国故,两者皆可抛。

  相当于一首打油诗,为文靖安八岁时所做。

  七夕写的是:鹊桥语罢清宵半,泪雨银汉终不怨。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为文靖安十岁时所做。

  前面那首《论诗》则是文靖安十五岁时所做。

  陆公台的回奏到此为止,后头也不发表意见,这是单纯罗列了文靖安的诗作。

  八位阅卷大臣看完之后,元景帝并不急着开口,而是让大内官把礼部存档的文靖安的供单递给了一众大臣。

  供单无非记载的是文靖安的籍贯出身、祖上三代,这些所有士子都一样,没什么特别的,关键是八位阅卷大臣都看到了一个至关重要的信息,这文靖安也参加了今年的殿试,而且他才十七岁。

  元景帝问道:“如何?此子今年十七,他的诗作猖獗否?”

  一时间无人言语,最后是刚才说文靖安猖獗的那位阅卷官主动站出来回话。

  “圣上,科考关乎为国选贤之大事,不能凭几份折本便压低或拔高新科士子,这个口子一开,若有因私废公者效仿此举,岂非将国家取士大权落入旁人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