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0章

  在古代有无数的百姓每天正常的生活,开开心心的准备科举,却不知道已经改朝换代,有什么稀奇的?普通百姓对朝廷和政治的不关心和无所谓,只怕才是大多数,只听说见面打招呼“吃了吗”,没听说见面就说“大越万岁”的。

  民以食为天,老百姓只关心自己的吃穿,谁在乎天子换了谁。

  “为今之计,亡羊补牢。”胡雪亭道。

  一群官员微笑,这是要在各个县城和村子敲锣打鼓的宣传大越朝成立了,百姓站起来了,虽然有些感觉怪怪的,但也无妨,毕竟耗费人力是不小,但不耗费钱粮就好。

  “顶多敲锣打鼓三天,肯定就搞定了。”佘戊戌计算着,一个城市再大,百姓再有外出或农活繁重,连续三天的集合某个区域的人训话传递改朝换代的消息足够普及到每个角落了。

  “三天个头啊,每个人都要面试考核对皇帝、对大越、对朝廷的了解,不知道的就加税!胡某做了皇帝还做无名英雄,脑子有病啊!”胡雪亭认真考虑要不要画一幅肖像画挂在每个城市的县衙门口,考虑到这年头的绘画都是意识流,画出来的人全部长一个模样,不得不放弃这个念头。

  “礼部检查所有学堂,加qiáng爱国主义教育!”胡雪亭道。一些官员转头瞪书童,身为礼部侍郎竟然搞出了不知道改朝换代的学堂,必须深刻反省。

  书童擦汗,在礼部人手不足之下兴建教育未免就有些疏忽了,很多地方只是从纸面看数据,看到某个城市中的学堂数量足够,就没有深入的过问,把jīng力放到学堂数量不够的地方去了,哪里想到教书育人的学堂还有以为处在大随的傻bī啊,回头就要求所有学堂添加“时政”的教育,列入考试大纲,不合格就不能毕业不能考科举。

  “对了,加快与前朝契约文书的衔接和更换,大越朝所有印发的公文,凭证,契约,书籍上必须写上‘大越’两个字,前朝的所有地契房契全部作废,必须在今年底之内全部换成大越的新房契。”胡雪亭计算了换契约的工本费,江南地区如今造纸业高度发达,朝廷免费承担工本费还承受得起。

  “至于那些桃花源的人。”胡雪亭沉吟了一下,其余官员理解,这些偏僻的百姓处理起来其实很难。从国家的人口策略以及朝廷的管理便利角度看,当然是把人口迁移到附近的县城比较划算,只从百姓的生活情况看,迁移对百姓也是有利的,迁移到了人口众多的地方意味着那些与世隔绝的人有了与世界接触,学习新的科技,进入社会体系的机会。特别是格物道盛行,世界日新月异的时候,要是待在山沟沟中,很有可能大越已经开始地上跑火车,天上飞飞机了,那些留在山沟沟的人还在钻木取火。

  但想要一群在山沟沟中生活了几百年的人离开家乡的难度是非常的大的,背井离乡可是华夏人的大忌,若是有老年人喊着死也要死在出生的地方,落叶归根什么的,很容易就把好事变成了坏事,不但没有得到感激,反而引发了激烈的对抗。

  一群官员看胡雪亭,按照胡雪亭的性格,肯定是蛮gān了,谁敢反抗先砍了几个祭旗,看谁敢不答应迁移,但这么做显然有些残bào到了极点的味道。

  “给他们一个机会,愿意出来的就出来,不愿意出来的就拉倒。”胡雪亭沉吟半天,采取了折中的方式。一些已经打算劝胡雪亭不要蛮gān的官员惊愕的看着胡雪亭,bào君竟然开始讲道理了?

  “老大,你终于成熟了。”佘戊戌泪水都出来了,打打杀杀不能解决问题,洗白上岸才是出路。

  “老大终于过了中二期。”书童长谈,不容易啊,还以为胡雪亭要永远中二下去了,没想到这么早进入老年,果然是地位高了经历多了,这人心就容易老啊。

  胡雪亭怒视佘戊戌等人,成熟个P!

  “朕不蛮gān,是因为性价比不合适。”打着“为你好”的名义qiáng迫对方做不愿意做的事情有些恶心人,但要是不这么做大越人口就会bào跌,养老没人接盘了,国家财政面临生死存亡,胡雪亭自然毫不犹豫,为了自己继续做皇帝,bào君昏君还在乎名声?只是此刻岁月静好,国泰民安,就有些下不了手了。

  “朕折腾了许久,不就是想要一个人人可以为了自己而活的世界吗?”胡雪亭道。

  “那些不愿意迁移的人尽管在山中自生自灭,想要朕给好处才迁移,或者以为朕会因为他们留在荒山之中,就修建道路,引入商人,灾年救济,那就是做梦,朕不收他们的税收,他们就是化外之民,与朕没有一丝一毫的关系,朕绝不会为了他们花一个铜板。”胡雪亭认为做野人也是一个伟大的梦想,别人愿意做野人,她没道理阻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