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裁撤三饷”:成睿欲发罪己诏

  “诸位爱卿!”

  “你们也都听到了王爱卿和鱼爱卿刚刚所说的话,如今,天灾人祸战乱不休,我大明的老百姓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苦不堪言。”

  “朕极为自责。”

  “经过深刻的反省,朕亦发现,如今的老百姓们的赋税,实在是太重了。”

  “今天朕将下罪己诏书,代表大明皇室,向天下的老百姓们认错。”

  “朕决定:自即日起,减免山西,河北,河南,山东,陕西五省五年的赋税,与民休养生息。”

  “同时,亦决定裁撤三饷,减轻老百姓们的压力。”

  苏成睿突然从龙椅上面站了起来。

  之后,放声宣布。

  一席话,振聋发聩,亦让现场的文武百官们,全都懵圈了。

  他们全被这样的诏令给吓到了。

  减免赋税,裁撤三饷......

  这步子迈得是不是也太大了?

  心说,你一介黄口小儿,不怕这一道诏令一出,引发天下大乱吗?

  糊涂。

  一旦裁撤三饷,那么未来又将从那里获取剿匪的饷银?

  没钱谁会给你卖命。

  荒谬。

  这一道诏命,比之先前召回三位总兵的诏书,还要恐怖数倍,其后果亦是难以估计的。

  一石子亦会激起千层浪。

  “皇上!”

  “此令万万不可也。”

  “如今,我大明内忧外患,边关九镇以及国内各地的明军都需要大批的钱粮来供应。”

  “一旦减免赋税,裁撤三饷,这会动摇我大明国本。”

  “如今我国库里面几乎没有什么钱银,如果没有钱粮,各地的将士们都会反叛朝廷的。”

  “还请您三思。”

  一边的兵部尚书张缙彦在听到苏成睿的诏令后,立马站出来,大胆的提出反对意见。

  这一道诏令关系到大明社稷,他不能任由苏成睿这样的任性妄为,一旦国家没钱,那么国将不国,为此,他不得不鼓足勇气,硬着头皮和苏成睿正面硬刚。

  三饷裁撤,减免赋税,这可不能轻易的推行,此事亦关系到了,大明王朝的生死存亡。

  一旦没有钱粮,大明必然会生出祸乱,不可取也。

  “张尚书!”

  “你这是说的都是什么话。”

  “荒谬。”

  “这些年来,我大明给老百姓增添了多少的负担,这些边军年年都是大额的钱银,粮草供应,但是他们为朕,为我大明做出了什么?”

  “辽东将门近百年的经营,你看看现在是什么结果。”

  “消耗了不晓得多少的钱银,但最终却是让建奴越发的强大起来,还弄出一个【盛州国】,这样的废物,留之何用。”

  “你们是不是都觉得朕很昏聩,无能,不晓得这些在外带兵的将领们想什么。”

  “他们无非是在养寇自重罢了。”

  “不得不说,他们这如意算盘打的倒是挺响,但是朕要告诉尔等,有谁胆敢算计朕,那么朕亦绝不容情,必诛杀之。”

  苏成睿恶狠狠的说道。

  他这些话没有任何的留情,凶狠,残忍,冷酷。

  今天他这些话亦是在威慑这些心存异心的文武官员,他不是崇祯皇帝,不会任由他们欺瞒。

  一切胆敢欺瞒他的人,一个也不会放过的,一定会让其斧钺加身,尽数的铲除。

  这是他的底线。

  花钱不办事,天理亦难容。

  如今,这些打水漂的钱,他不会继续的支付,养賊自肥的事情,他是不会继续做了。

  “......”

  一时间,这些大臣们都沉默了。

  “我?”

  兵部尚书张缙彦亦是缄默,没有继续进行反驳。

  这个,他的心里有些发虚。

  一谈及闯賊和建奴的势力的崛起,首当其冲,亦是他们兵部的责任,只是全部的责任,亦不能归咎于他一人。

  他亦是可怜虫。

  背锅的。

  他担任兵部尚书的时间,亦不过是一两年的光景罢了。

  如今苏成睿的这些话,一边在指责边军不利之外,亦在对兵部提出莫大的不满意。

  各地总兵拥兵自重,对于朝廷亦是阴奉阳违。

  除此之外,【山海关】总兵吴三桂和【平賊将军】左良玉,亦是狼子野心,叛国不臣之心,亦是昭然若揭。

  只不过,朝廷实在是没有力量来消灭他们,只能够默许他们的存在。

  双方达到一个微妙的平衡。

  “大明王朝,千秋万世。”

  “朕的刀剑如今亦磨的最是锋利,正欲要择人而杀。”

  “凡是胆敢威胁朕的人和势力,朕自然不会将其放过,一定与之拼杀到底。”

  苏成睿说道。

  一边说话,一边冷冷的扫向四周所有的人,那眼神别提有多凶狠,仿佛在择人而噬,残忍。

  他的气场实在是太大了。

  大明的皇帝,高高在上的九五至尊,四海之主,如今,纵然内忧外患,但亦是天下的主宰,拥有极大的权势,号令万民。

  一位皇帝的言辞,亦决定一方王朝的作派,风骨,以及对外是否强势,刚硬,威武。

  苏成睿是一位暴君,一位主张杀伐的帝皇,他的作风亦是战争和杀戮。

  不和亲,不议和,不妥协......

  总而言之一句话:不服就干。

  皇上?

  这......

  满朝的文武都惊讶于苏成睿的言辞以及行为,他们是真的没有想到,如今的皇帝会是这样的态度,丝毫不和边军以及各地的总兵虚与委蛇。

  这分明是打算硬刚边军和地方那些不听话的总兵。

  “皇上英明!”

  “如今各地的总兵和边军,越发的狂妄,不遵朝廷的指令,也是时候出来整治他们了,如若不然,怕是会进一步酿成地方军镇割据。”

  “正所谓:长痛不如短痛。”

  “如今废除三饷,减免地方赋税,也的确是收拢民心的好办法。”

  “其实这些地方总兵以及边军,早就不是拱卫朝廷的兵马,反而已经成为比闯贼、建奴们还要危险的潜在隐患之一。”

  一部分勋贵、御史、言官以及朝臣,也是认可苏成睿的说辞。

  他们拥护苏成睿的政策。

  于是全都站出来。

  附议。

  这些年来,边军和地方总兵,不作为,无视朝廷,阴奉阳违,克扣军饷以及作威作福,都是深恶痛绝。

  不究其他,只说这辽东将门,其实亦存在着太多的猫腻。

  当初的李成梁、李如松父子,到后来的祖大寿,洪承畴,袁崇焕,吴襄,吴三桂,其中的关系错综复杂,存在太多的利害关系。

  一些程度上,俨然形成一方独立的王国,对于朝廷的指令亦是推三阻四,只晓得索要军饷,粮草以及权势,但是对建奴的战事却是一地鸡毛。

  三饷加派,肥了这些带兵的武将、官员,却是让朝廷越发的失去民心。

  不成正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