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道士,也是郎中

  天近中午时,已经步行二个多时辰了,文启东看看远处,所见之处,官道右侧,隐隐有一村落。

  文启东决定中午就在该处休息,顺便到村落里看看,真实了解一下这一时期,底层民家的状况。

  自己要回这时空的老家,后世是一个乡镇,现在恐怕是乡野小村,也许连乡野小村都不存在。

  后世老家的乡镇,可是处于黄河北岸平原和太行南麓的交界处,还更靠近山地一些,基本是半山区了,只不过山势较矮,山地间有大大小小的平缓坡地。

  乡镇好像是民国时才出现的,据老人传言和县志记载,没有啥悠久的历史,也没有在当地传承很多辈的姓氏家族。

  两地相隔按说不太远,看看这边的乡村情况,那边也应诶不会相差太多。

  改变了形象身份,现在的文启东,也不怕再被别人视为异人了。

  愿意主动接触这时空的人,主要是需要哪一种归属感。

  人类是一种群居属性的动物,没有修炼成‘太上忘情’之境,同类的群居,是人类个体情感的必需,是完善个体成长的保证。

  就是成为了高级生命体,成仙成佛了,也不就是脱离了群体,要不然那些仙佛为什么还争抢‘香火’(当然,咱现在是写修仙小说,不是去论证‘香火’之争就是凡俗个人团伙的利益之争)

  就是从现代哲学上讲,‘太上忘情’也不是让人完全断绝七情六欲,而是学会抛弃。

  抛弃身外之物,抛弃光阴的浪费行为,抛弃放不开的情绪……,也就是要学会忘却和放下。

  文启东离成仙还差得很遥远,做为习惯了现代繁华和到处人挤人的社会环境,到明时空十几天了,基本都是一个人。

  要不是几次冲突,远距离也时常看到同类……,孤独久了,心理素质不坚强的人就会出现‘被抛弃感’的心理问题。

  如果这样的问题严重,就会有,如,自闭、抑郁、性格突变……等心理疾病。

  当然,作为已经混了几年社会的‘社会人’,经历过无数次被蔑视、被拒绝挫折的销售员,文启东的精神情绪、心理素质绝对比大部分人要坚强。

  心理承受力再强,现在也还是一位凡人,也还不能完全脱离人类群体独居。

  看似很近的村庄,又走了近一刻钟才到,有点望山跑死马的意思。

  这可能和文启东现在的视力加强有关,通过修炼,特别是进化能量的改造,文启东现在的视力,要好于平常人的最好视力了。

  村庄并没有挨着官道,处于官道二里地之外,。

  这也是古代村落的普遍特点,最大的原因,可能就是为了避开官道上的麻烦。

  那些行走于官道上的掌权者,来来往往的豪强,这些能有随时驱使平民权力的人,就是平民无法摆脱的最大麻烦。

  离官道远一些,再在村庄和官道间,人为的挖出几道沟,连通官道的路也多转几个弯……,有些不必要的麻烦不就少些了吗。

  这也使得文启东走到官道和村落平行处后,发现,要到村落去,一里多地直线距离,还要多走上二倍多路才能到达村庄。

  文启东站在官道路边,看着远处的村落,犹豫了,可能是几道弯的路,打消了前去的欲望。

  就在文启东犹豫之时,从村落里奔出两人。

  其中一人双手怀抱一物在胸,仔细看去,怀抱的好像是一孩童。

  看两人虽神情紧张,快步匆忙,但怀抱儿童的汉子显得很小心在意,文启东感觉不像是拐卖儿童。

  本来已经犹豫的文启东,看到这种情景,迟疑之间转念一想,也不是非去不可,还是继续前行吧,走到大的集镇后再休息也好。

  文启东转身重回官道,还没走出多远,就听得后面的喊声。

  “道长留步,道长请留步……”

  听到喊声,文启东回头看了看了,原先奔出村庄的两个汉子,这时已拐过了那村道的几道弯,离官道很近了。

  离得近了,也就看的更清楚。

  两个汉子,一中年一青年,穿着都是短衫,衣服上打着不少的补丁。

  就这出村到官道的距离,两人都跑的见汗了,显得神色更是慌张。

  见文启东回头,其中中年汉子神情焦急中带着希冀,一边向着前疾行,一边向着文启东点头叫喊。

  “道长,道长留步,道长救命呀……”

  文启东停下脚步,回身看着向自己奔来的两个汉子。

  几个呼吸之间,两个汉子就来到了问启动面前。

  不等文启东开口询问,抱孩子的汉子就跪倒在地,另一位也躬身施礼。

  “道长,有请道长了,救救孩子吧,道长……”

  文启东很是诧异,搞不清情况,自己是一个道士,不是大夫,难道自己的这一身装扮,更像走方的郎中?

  虽然迷惑,看到陌生人跪倒自己面前,做为现代人,肯定感觉不自在啊。

  赶紧上前一步,把人先扶起来,阻止对方施礼后再说。

  扶起对方的同时,大脑也在寻思,怎么回事,不像是碰瓷啊……

  扶起了两人,看看汉子怀中的孩子,再看看两个汉子。

  “两位,有话好好说,不要多礼。”

  “道长,求道长慈悲,救救孩子吧……”

  救孩子?,文启东有点懵。

  “怎么,孩子生病了?”

  “是啊,道长,孩子病的厉害,村中没有郎中,还望道长慈悲,给孩子看看吧。”

  给孩子看病,自己不是医生啊!

  “这……,我——贫道不会治病,你们还是带着孩子赶快找医生吧,赶快,不要耽搁了病情了。”

  “道长,孩子烧的厉害,这离县城还远,还求道长慈悲啊……”

  官道上,一方求救心切,一方被求治病有点慌……

  要是有明眼人在,此情此景,看到文启东的神情应对,就会看出,文启东这个道士有点不对劲。

  要是本时空的真道士,遇见这种情况,不是先扶起人,而是先淡定询问何事,然后再根据情况,参考自身的能力,思量出不出手。

  不先扶人,因为对方一看就是两个身份低下的农夫,作为身份超然的方外之人,先矜持一下也没什么。

  另外,一看两人的神情和怀中的孩子,要是经验丰富的,一眼就会看出是孩子出了急症。

  这个时候,还有良心的道士,就会掂量一下自己在‘医’上的造诣,决定出手还是拒绝。

  也就两个见识不够的农夫,再加上内心焦急,虽感觉文启这个道士,和以前接触的道士有点不一样,但看对方衣着华丽、形象不凡,想来是对方身份高贵,不想理会自己这些农夫。

  两个汉子哪里知道,他们遇到的是今天刚新鲜出炉的假道士。

  这也是文启东这个假道士,还没完全熟悉道士在古代的多重身份。

  古代道士,基本都学习‘五术’,即:山、医、命、相、卜。

  山,简单解释,就是道教的经义,教派的不同,各自学习的经义也不同。

  医,就是字面意思,医术,治病救人的本事,当然,也是各有传承,符水、草药、炼丹……。

  命、相、卜三项,差不太多,看风水、算命、殡葬、做法……,九叔干的事,就可归此三项中。

  所以,在古代,道士的身份是包含多样的。

  现在,文启东在两个汉子眼中,那就是医生、郎中,是孩子的救命稻草。

  开始的慌乱过去后,随着文启东的询问,两个汉子的解说,文启东终于搞清楚了状况。

  孩子是两天前就病了,刚开始还好,只是低烧,给孩子用了一些当地的土法治疗后,抗了两天,今天孩子突然高烧了,土法也不管用了。

  明末时期,可是没有乡医院村诊所这些机构的,医生郎中也是极其缺乏的,技术高明的大夫,更是几百里方园也难有一个。

  乡人得了疾病,能抗就抗,抗不过去就寻一些土法偏方,再不行,才出钱请郎中。

  还有很多不请郎中,找一些附近的神婆神汉,求一些符水……

  结果可想而知,抗过去了,就是神婆神汉的功劳,抗不过去,那就是命中注定,阎王爷要收人了。

  道士,在这缺医的时代,再乡民眼中,那是比神婆神汉还要高明的存在。

  两个病急乱投医的农夫汉子,出门就碰到文启东这个道士,比以前他们接触到的道士都要显得高贵的道士。

  心里直念‘祖先保佑’孩子有救了,出门就能遇到道士,家里的独苗能保住了。

  面对这种情况,看着两个汉子祈求的眼神,看看已经烧的昏迷的孩子,文启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