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张家来人

  就是有小球智脑的辅助,文启东的炼钢和水泥之路,也不是很顺利,主要是一切都得从零开始,光是前期的基础设施就是一大关卡

  炼钢,煤炭和铁矿石很好解决,文启东有物质分析仪,本就不需要多大的矿脉,在附近的山里,很轻松就找到了煤矿和一处小型铁矿脉

  矿好找,想从无到有建起合用的炼钢炉,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

  已经用智脑优化再优化了,一个微型的炼钢炉还是得需要十几道工序,七八种特殊材料才能建起来

  文启东看到那么麻烦,真想直接往小球内收进矿石,让制造机搞出来几十吨钢材拉倒

  犹豫了一下,还是舍不得浪费能量

  再说,要是搞一个小型的炼钢炉出来,以后会一直用得着,随后的水泥生产,也需要钢铸件制造的磨碎机,还有高温炉的框架,都需要用到钢材

  好在文启东制造东西,不用去试错摸索,从矿石寻找、原料配比、到生产成型,只要照着步骤来就行了

  于是,招来的工匠们发现,来到山谷干活后,自己以往会的打铁烧炭经验都用不上了

  每天干的活,虽然也有熟悉的一部分,但很多做法和方式都不一样了,从原料到成品,从制作工序到原料提取方式,都有了变化

  但就是这些变化,这些工匠们发现,矿石变成铁矿粉后,直接就能出好铁,同样是耐火砖,按道士指导做出来的,能经得住更高的温度,铸造沙模用的沙,配上了一些不知名的原料后,用这些沙模铸造出的铁件,铁件表面不用打磨就很光滑,更是没有了沙眼

  有些铁匠,偷偷的把这些沙藏了一些,准备以后回去用,被道士赶走了两人后,才没人再敢偷了

  其实,这样低级的东西,文启东是不在乎的,但偷东西这种行为之风,却不能让其形成和助长

  都说钢铁是工业的基础,这话一点也不错,当耗费了半个月的时间,把第一炉钢水练出来后,后面的东西很快就制造了出来

  这大半个月,整个山谷是浓烟滚滚,人声沸腾,荒芜的山谷,在几百人的折腾下,变得面目全非,活脱脱一个大工地

  按文启东的规划,山谷北部,从北面大山上下来的那一小段狭长地带,要筑一道小水坝,有了小水坝,既能防洪又能给山谷用水提供方便

  山谷的出口处,修上一条路,方便山谷与外界的进出,另外,在山谷入口最险峻狭窄处,山谷的‘院门’也是要修的,以后几十年都是战乱,没有‘院墙’,事多

  再加上山谷内的沟渠道路,这些都需要修筑,修筑这些,用料最大的就是水泥

  这一时期,西方已经有了配方水泥,但质量也就那样,除了用火山灰为主料的水泥还好一些,其它的配方水泥,只比三合土好一点

  文启东要生产的水泥,水泥配方是产考了高等文明科技的,水泥质量那是‘杠杠的’,绝不会出现使用时,水泥和沙子相看两厌,泥是泥沙是沙,两者不黏在一起的水泥产品

  生产水泥的机器,大件的可以铸造,一些精密的关键轴承等部件,只好动用了制造机,好在只是简单制造一些零部件,消耗极少

  没想着以后靠水泥卖钱,所以机器也是制造的很小,几乎就是实验室级别的了,每天也就生产几千斤水泥,想干个大点的工程都供应不上

  生产量虽小,可生产出的水泥质量却很高,用这种黑科技配方生产的水泥,所建的房屋质量,不要说五十年、七十年,就是五百年、七百年,房子也倒不了,真的可以做到传承百代,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伟人都说过,人多力量大……

  在钢练出来后,随着干活工具的升级改进,整个山谷很快就大变样了

  以前杂草灌木丛生,地势高低不平的山谷,现在道路平坦,阡陌成片,沟渠畅通……,要是再盖好房子,一幅田园画卷就完美了

  没看在山谷里干活的流民,好多都不想要工钱了,想留在山谷给文启东当佃户

  这个给流民们工钱,是在流民们都熟悉自己的活计后,文启东为了后续打算,专门给干活的流民添加的

  几百名流民,山谷的活干完后,怎么办?

  直接撵走?……,别开玩笑了,请神容易送神难……

  几百流民,在这山谷里,有活干,又吃了几个月的饱饭,最后没活了,没饭吃了,又身无分文的,再赶他们去做朝不保夕的流浪人员?

  到那时,就会发现,流民们没那么好说话了

  给他们讲道理?,啥道理都不可能说的通,在没有希望,注定还会饿死面前,‘掌心雷’就是再厉害也没用

  古代各地的县城、州城,为什么害怕流民聚集,就是怕来了就不走了,一个安置不好,就是民乱

  给了流民们工钱就不一样了,在这吃饱喝足身体养好了,手里再有了钱,以中国农民故土难离的秉性,大部分人都会选择回老家

  至于那些不要工钱,不想回老家的,只是少数不说,本人一定还有其它原因

  不论哪种情况,文启东统一的答复是看表现,表现好的,山谷建设完成后,可以酌情考虑

  山谷里一口气平整出来几百近千亩地,光靠在洛阳招的那二三十人,肯定种不过来,时间长了就会又荒废了

  适当的留一些种地的,打理好山谷的同时,也能让山谷有人气一些

  一切的想法,都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为了建好自己的道观,折腾了两个月下来,文启东已经快没钱了

  从蒲州走时,在张家银窖里‘拿’的几万两银子,这前前后后的办事花下来,消耗的差不多了

  这还是钢筋水泥都是自己造,砖瓦也是自己烧的情况下,就是这样,银子还是如流水般花了出去

  两个月下来,修武县的商业环境,都随着文启东的山谷建设,被带动的繁荣了几分

  文启东数着自己兜里还剩余的银子,暗想,当初也多亏没有选择建造砖木的房子,当时要是盖砖木结构的房子,光是木料一项,手中的几万两银子可能都遭不住花

  原时空时,看资料上明末时期,那些江南的盐商和致仕的官员,在苏州修园林,占地百十亩的园林,修建费用都达到几十万两银子

  以前看了这些资料后,感觉记载的有点夸大,现在看来,是自己眼光浅了,没见过大钱

  说到大钱,文启东感觉自己目光更短视的事,是自己心太软,在张家地窖‘拿’银子时,明明几十万两银子堆在那,自己却只拿了二万多两,现在银子不够用了,才后悔当时拿少了

  现在后悔也没用了,总不能再跑一趟去拿点……,那也太掉自己这‘有道真人’的‘价’了

  文启东正坐在自己的专属木屋内清点钱包,屋外,何成文‘何知客’的声音传了进来

  “观主,在屋吗?,道爷……”

  文启东打开木屋的门,一阵凉风迎面,顿时把屋内闷热吹散了不少

  门外,被文启东任命为道观的临时知客,在几百流民中脱颖而出的‘人才’何成文,满脸媚笑的躬身站在门口

  “有啥事……”

  “观主,是有人来找道爷您,对方说是蒲州张家的人,说是来求道爷看病的,一共来了五个人,一个管事,四个护卫……”

  “哦,蒲州张家……”

  文启东神识一探,‘看’到窝棚营地外,站着五名牵马的人,其中那名管事见过几面,好像是张府的三管事,四名护卫也有两名认识

  张三爷派这几个人来找自己,看来是自己的‘生死符’发作了

  收回神识,对自己任命的张知客淡淡的说道:“带他们过来……”

  “是,观主”

  张知客向文启东施了一礼,转身去带人

  不大一会儿,何知客领着五人来到文启东的木屋前,看到站在门内的文启东,张三管事紧走几步,上前见礼

  “小可拜见道长,几月不见,道长仙风依旧……”

  “无量天尊,管事客气了,管事从何而来啊?”

  “不瞒道长,小可从蒲州赶来,特来求道长救命的…...”

  “哦,看管事身体康健,何来救命之说?”

  “禀道长,小可是来求道长放过……救三老爷的命的……”

  “无量天尊,张三爷病了……,贫道告别时,张三爷还身体健朗,这怎地就病了……

  无量天尊,贫道失礼了,管事远来辛苦,若不嫌弃小屋窄陋,就进来喝杯茶”

  “哎呀,小可惶恐,求之不得,求之不得……”

  文启东这边邀请张三管事进屋,转头对何知客道:“带几位善信去旁边休息……”

  文启东和张三管事两人进了屋,分宾坐下后,外面进来一个婢女给两人倒上茶水

  “我这条件简陋,管事请先用茶,万事不急,慢慢说”

  张三管事一边端茶喝水,一边心里嘀咕:眼前的道士可是有神通的,死在他手上的张家人可不少了,自己虽受老爷重托,可为了自己小命着想,万不能惹这杀神道士生气

  文启东静坐一旁,等着张三管事说话,想看对方是怎样的打算

  对张三爷的病,在‘病情’没有最后爆发之前,文启东都能给随手治好了,治不治,这取决于张家的态度

  虽说张家想杀死自己,谋夺医书,可这不是没能得逞嘛,自己没事,张家又是死人又是丢银子,损失惨重,却什么都没得到,想来也是挺‘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