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自食苦果

  一同廷议的还有吏部尚书的人选,见刘瑾大发神威,朝臣也不敢撄其锋,最后吏部尚书落到了兵部尚书许进头上。

  许进在兵部当待郎时曾经跟刘瑾打过交道,其时刘瑾提督三千营,两人有些交情。

  刘瑾在一日之内坐收两部,大显身手。

  当晚上收到消息时木已成舟,朱厚照也没有办法补救。

  他只能让钱安给王守仁送口信,言明会事后补偿,安慰一下。

  王守仁是朱厚照的头马,而刘瑾又是自已一手放纵惯出来的,他怕王守仁想不通消极怠工甚至撂挑子就不妙了。

  朱厚照接下来的谋划里,王守仁可是占了不少的份额。

  其实以王守仁的性子也断断做不出找朱厚照告状的事,更不会因人废事。

  他回到家就帮着王华收拾东西,准备送父亲南行。

  王华想得通透,也看到了危机,颇为担忧。

  “伯安,为父南行后你一定要谨言慎行,只做事,不说话。”

  王守仁愣住了,旋即点头:“父亲,伯安现在既忙着内书堂的教职,又在帮师尊起草盐业方略,还有武选司的职事,每天都忙不过来,压根都没空理会其余。”

  王华欣慰地松了一口气,他最怕这个掘儿子认死理,可也因为认死理,他就偏偏认准了小皇帝,还以师礼事之,口称师尊不停。

  也好,至少在接下来激烈朝争中王守仁不会有什么大祸,只要他死心眼地跟着他的小师尊就行。

  但一些个门道王华还是打算跟儿子交侍清楚,省得他懵擦擦着了小人的道,因为朱厚照身边就是个小人窝啊。

  王华清了清嗓子:“伯安,你可知现在南北之争逾发炽烈,而刘太监又自成一党,接下来朝堂上可是会打出狗脑子的?”

  本以为王守仁会蒙或者震惊,可他表情平静得很:“知道,其实这些师尊也知道,还是他故意放纵的。”

  这就意外了,王华被雷得外焦里嫩,许久不跟儿子淡心,没成想落伍的竟然是他这个自诩目光如炬的父亲。

  王华少见地动了容,话语也稍显捉促:“皇上故意的?”

  “是,其实父亲也算是泱及池鱼,师尊有大手笔大谋划,伯安也是一时失算,浑忘了挥动狂澜会连累到父亲,师尊要做的事,伯安是弄潮手先锋官,不可能躲过有心人的眼,暂时没法动伯安,自然会从儿子亲近之人着手。”

  王守仁没有具体说,王华也不问,都知道这是朱厚照的密谋。

  其实以王守仁的聪明劲,朱厚照交侍的事情又怎么会不清楚,甚至后续他都有大概的推算,不然他也不会成圣作祖了。

  只不过表面上的憨拙将他的玲珑心遮掩了,别人都当他王伯安是二楞子,他也乐得装,实际上了哑巴吃汤圆——心里有数。

  见王守仁如此淡定,王华就彻底放心了,反过来安慰儿子。

  “你也别往心里去,为父南调也算是躲开了风波,到南京去修身养性也不错,南京是个好地方啊,离家乡近,风土人情都适应。”

  王守仁却摇头了:“未必,以师尊的布局,南京不一定闲,甚至不久之后反而是众矢之地也未可知。”

  这回轮到王华蒙了,他紧皱眉头,想不通会是什么局面,但鉴于老父亲的自尊,他也没问。

  王守仁却说了,这是他自己分析出来的,也不算机密。

  “师尊刻意地促成刘瑾之势与南北对立,绝不是外人所见的宠信奸腻,师尊清醒着呢,而且短期内刘瑾也不会失势,儿子认为师尊是用刘瑾作挡箭牌,而内里却另有谋划,定为惊天动地之举,儿子也是因此对师尊五体拜服。”

  当然啦,盐政的规划摆明了是全国性的,而食盐的最大产区在两准,糖业就更是南方的标配,朱厚照在这上面倾注如此大的热情,处在南方的南京又怎么清净得了。

  “甚至伯安有预感,很快便会离京南调,到时又会在南京与父亲相聚。”

  单说淮盐就属于南直隶管辖,想要实现朱厚照的计划,执行的第一人选便是他王守仁,这一点王守仁可是从朱厚照说出来时便有了心理准备。

  王华见王守仁如此笃定,也就信了七分,但也有三分的不确定:“为父应该如何应对?”

  “如果儿子所料不错的话,师尊应该会对南方的吏员作出调整,而且十分可能会动南方的解额。”

  这王华就不淡定了,由不得他不关心,去了南京也是礼部,而科举就是礼部的事。

  “何以见得?”

  “科举南强北弱,并非是南人真强,而是南方文教盛于北地,这也与南方比北地繁荣有关,师尊欲以南北之争让朝臣疲弊而另超炉灶,就必然会动用这条。”

  如果朱厚照在此的话,一定会惊叹自己的心思被王守仁分析了个七七八八。

  当然,如果王守仁没有这个能力和眼光的话也不值得朱厚照收为己用。

  幸好王守仁没有别的心思,而且因为朱厚照带给他许多新理念让王守仁心服口服,倒也成就了师徒相得的佳话。

  君择臣,臣亦择君,王守仁从朱厚照的言行举动里看出了其中的民本思想,它符合王守仁的志向。

  王守仁跟朱厚照想到了一起,这会朱厚照也正在打解额的主意,甚至想走得更远些,不是分榜,而是分卷。

  刘瑾的举动让朱厚照自食其果,他索性就打算利用科举把南北党之争彻底激化,利用党争来搅乱刘瑾的小算盘,让刘太监也尝尝自食其果的滋味。

  刘瑾认为刘机会向着他,殊不知刘机本来就曾因皇榜之事与张升闹过别扭,实话实说而已。

  而实际上刘机不但看不惯刘瑾,还恨不得事事处处与其作对。

  这是史书上写明的事实,怎能逃过幕友的神通。

  刘机当了礼部尚书,也正好管着科举这摊事,那就是最好的入路了。

  在南北分榜的事上捅一手,头疼的不是朱厚照,反而因为装病使他最无嫌疑。

  而最受夹板气的是刘瑾,南党会恨他,北党不买帐,焦芳还会找他闹,四处难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