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这一片四里八乡早就变成富庶县了。
睿姐给来看他们的小子和姑娘们打赏,大家连铜板都不肯要她的,给点心和糖果吃,却收下了。
给婶子们金银做礼物,都被拒绝了,确实不难在钱上了,赵家村轻易不收别人的礼物和钱,这是族规。
睿姐真的打心里为赵家为娘感到骄傲。
第342章传人
赵家村可以说在短时间内经过了上下三代人的努力修正族规,其中包括了很多方面。
这些都是三爷爷和村长还有赵斌等已经出人头地的族人,在别的家族看到了好的族规,不断地寻找经验后拿回来的宝贵的信息。
这些年村长还在不断地修正族规,管理经验丰富了,人也越发老道了。
如今赵家村下一任村长已经有了候选人了,有三个候选人,都是年轻有为的后生,且都是秉性正直的好孩子。
有两个是秀才,另外一个也是童生能言善道,善于沟通。
村长悄悄跟赵凤说:“我看好赵严,我老了,赵家村的族学建立时间还是有点短,很需要一个严厉端方,又不失开拓果决的人带领着继续走下去。另外两个,我打算一个对外负责作坊这些生意,剩下的那个做里正。”
“里正叔愿意么?”
“愿意,他儿子在船运gān得很出色,也是一个掌舵人了,不缺这点东西。”
村长跟着赵凤也没少学本事,既然想让不合适的人放手,就要给他一个合适的位置,这样就好处理纠纷和嫉妒了。
“叔想得周到。我这次回来还有件事。”
“你说。”
“我想让你们单独开一个女子学堂,我想了很久,村里和别的地方不太一样,对男女比较忌讳,所以单独分开会好一些。”
现在也是分开的,只不过是单独两个房间,但赵凤说的是单独盖一个学堂,女孩子和男孩就不会参合到一起了。
女子来上学的多数都是本村人,其他村的姑娘几乎没有,尽管很羡慕,但大家有自己考量。
害怕男女大方不注意惹出事来,坏了姑娘的名声就麻烦了。
赵家村的姑娘都是本村人,说出去都姓赵,都是没出五服的兄妹呢,所以不怕这些流言。
“可以,这件事我来办。”
“这次不要再赵家村了,女子学堂单独设在县城里,以后好坏和赵家村关系也不太大,咱村的学堂照旧,姑娘就不收外村人了,尤其是表妹这样的关系。”
“行,这点我考虑到了,亲戚家的姑娘有愿意来的,我全都拒绝了,就是怕表哥表妹弄出事来。”
“您办事我放心。在县城弄个女子学堂以后jiāo给县衙负责,算是我给四里八乡的一点好处,这样以后村里就少些压力。”
“好。”
事定了下来,村长立刻就去找县长商量这件事了,县长一听一拍即合,这是妥妥的政绩啊。
赵家村学堂办得好处的人才多,多少人想往里面挤,但因为考试都过不去而有怨言。
村长这些年承担了很大的压力,并且提高了外村人的束脩费,和县城学堂的束脩费是一样的了,但本村人只收很少的一点书本费,并且管两顿饭呢。
对本村人越发照顾,优惠和福利也比较多,但外村人一切按照县城的标准来,没有啥优惠了,门槛还特别高。
族学针对姑娘上学是免费的,不要钱,管饭,教手艺,但学不好可是要打手板心的。
村里人现在对村长里正都是特别信服的,赵家村现在没有困难户了,家家户户都不难,日子都挺不错的。
多少人都想往赵家村嫁姑娘呢,赵家村的姑娘嫁出去条件也比较高,长辈们都会帮着想看一二。
都学jīng明了,例如赵凤,赵燕秀儿,嫁得好不都提携家里了么,一好变成两好了,还提携村里生意了呢。
赵家村人的眼界也打开了,给姑娘说亲眼光都高,条件太差的肯定不要,太老的也不要,你没几年嗝屁了,还是家里的负担,要嫁就嫁个差不多门当户对的,以后互相提携帮衬。
像虎子和诚子的媳妇,那都是远近闻名的大地主的女儿,兄长也是有功名的,两个媳妇的嫁妆带过来就是每人都是二十亩土地,生怕委屈了自己闺女。
赵凤第二天带着女儿和李瑜去给父亲等长辈上香。
摆好了香烛纸钱,挨个给两边的爷爷奶奶,还有父亲上香。
赵仁也带着媳妇过来了,知道他们今儿一定会来上香的。
他们来得好时候已经有人提前上过香了。
赵凤颇为诧异,她之前问过李婶子,上个月家里才扫过墓,知道她要回来还没顾上扫墓呢。
赵仁只看了一眼就说了:“赵然来过了,她定期过来扫墓的,只是都是找大家不在的时候,和他们错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