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 章 除夕年礼

  第9章除夕年礼年长庚虽然回京,但因为临近年关又要述职,所以并未闲下来,这期间,年令仪很快就跟二嫂卓氏和两个小侄子侄女混熟了。

  那套蓝宝石头面把卓氏衬得丰容盛鬋,卓氏很喜爱,对年令仪的眼光赞不绝口,侄子侄女也很喜欢年令仪送的平安扣,时常抓在手里。

  经过一段时间相处,年令仪更发现二嫂不论在内料理家务、主持中馈,还是在外与一众夫人相交都让人挑不出错,更遑论蕙质兰心内外兼修,当真和自己英豪的二哥乃是绝配啊!

  转眼就到了年底。

  李玄若自腊月来是双脚不离地,因为皇帝身体不好,今年过年的一切事务都甩手给了他,他忙的焦头烂额。

  纵使前世当了许多年皇帝,但官员述职、考核、审查,清点国库,准备除夕宫宴和诸位王公大臣年礼众多事务一齐压下来,李玄若也很是头痛。

  虽忙但李玄若心里仍然记挂着年令仪,每日夜晚自己独自于寝殿仍抽出空来做荷包,虽用心用力但终究没这份天赋,拆拆补补两个月也不成样,本来计划着年关送给离离的,但到最后李玄若看着丑到极点的粉色布料和上面两块五颜六色,眼底一片嫌弃。

  于是李玄若打算先把荷包放放,先送一枚带着同心结的玉佩。

  这玉佩是李玄若生母贵妃娘娘留给他的遗物,李玄若自小不离身,到现在已经有好些年头了,玉佩的水头一看就是常被人拿在手里把玩的。

  李玄若记得上辈子在正情浓意切的时候就把它送给了年令仪。

  既为了勾起年令仪对他们琴瑟调和的回忆,又为了显示自己这一世的诚心,李玄若熬了几个大夜编成了蓝白相间的同心结挂上去,样子虽然不复杂,但配这块玉佩刚刚好。

  好在李玄若有军中拧麻绳的经验,这回很快就完成了,自觉编得很好看,送给离离当除夕礼也拿的出手。

  今年的除夕宴因皇帝身体不好一切从简,王公大臣离开后李玄若一直在守岁。

  望着天上那轮弯弯的明月,李玄若脑子了都是年令仪,离离此时也在院里赏月吧…他们观的是同一轮月亮…

  朦胧的月光模糊了李玄若的视线,他的思绪渐渐飘远……

  上一世每当到除夕夜,年令仪总喜欢自己写一对福字贴在宫门上。

  记得有一次除夕下起了雪,年令仪着一身暗红色宫装,身姿窈窕,青黛青绿给她打伞,冒着雪也要亲手贴福字,问她为什么一定要自己贴,李玄若深刻记得她的回答,她说亲手贴福字是代表新的一年能幸福,有盼头,有希望。

  她希望日子能过的幸福……

  他还记得在一席暗红色宫装的衬托下,她眉目明艳,神采飞扬,皮肤白皙如正下着的雪,一袭宫装又衬得她如傲雪红梅,那么浓郁、那么明艳动人。

  他听见了他的心狂跳的声音,仿佛要从胸膛里蹦出来……

  他情不自禁地想,如果穿一身大红色宫装她是不是更惊艳……

  这个想法从他心底冒出来就再也没下去过,他盼着有一天能看见她着一袭大红色衣裳和他并肩而立…

  这一世他一定要做到,把世间最好的捧到离离面前。

  李玄若想起今夜自己在东宫找了个机灵的小太监去年府送玉佩,也不知道离离收到没有……

  ……

  年府今年的除夕宴很热闹,这是六年来年家一家人最齐全的一次。

  饭桌上菜样丰盛,是厨房的人下了大功夫的。

  年令仪坐在孟氏旁边,看着祖母满是皱纹的脸上慈爱洋溢,父亲和两位兄长推杯换盏,时不时聊起官场上的事,母亲则和二位嫂嫂闲话家常,裕哥儿、泓哥儿、淑姐儿几个小孩子早早吃饱闹成一团,一片和乐融融,年令仪心中暖意盎然。

  已经二十五年没有过这么热闹的除夕夜了,上一世自从自己入了宫,宫里的除夕规矩森严,有许多禁忌,并未有寻常人家的烟火气。

  死后在地府的二十年更是寂寥。

  年令仪早就吃饱了,满脸笑意地看着几个小孩子用饱就坐不住了,在屋里打闹起来,生怕小侄儿们磕着碰着,年令仪就向母亲提议带着侄子侄女出去放烟火。

  当然,年令仪自己心里也有些痒。

  孟氏见年令仪跃跃欲试的架势,如何不知道她也坐不住了,无奈道:“去吧,小心些,别伤着自己,让徐嬷嬷和青黛青绿跟着…也要找个会放烟火的小厮……”

  四个人得了令像脱笼的小鸟一样奔出屋门,转眼就不见了人影。

  卓氏看着年令仪领着小孩子蹦蹦跳跳跑出去,颇有些想笑。

  孟氏如何不了解自己的女儿,那天生就是个孩子天性,无论长到多大都一样:“离离虽然已然及笄,但骨子里还是个小孩……以后进了夫家可怎么办啊……”

  康氏见婆母忧心,安慰道:“徐家是咱们的亲戚,定然会好好待离离的。”

  年老夫人也感叹道:“是啊,把离离放在徐家、放在眼皮子底下我这个做祖母的才安心啊…”

  院子里,小厮已经准备好了烟火,是近年京城最时兴的样子,适合女眷和小孩子在除夕夜图个吉利。

  年令仪从小喜欢玩烟火,为这事也挨了不少训斥,但仍然不肯悔改,可后来嫁进东宫就许久没摸到了。

  因为宫规禁止明火。

  年令仪和三个侄子一人手拿一根仙女棒,近几年仙女棒在京中贵人家里很流行,样式美观,火花虽然不大但点燃迸发出五彩斑斓的光,让人移不开眼。

  点燃仙女棒,年令仪和几个侄儿一样,跑着跳着,围着树转来转去,笑靥如花。

  几只很快点完了。

  孟氏和康氏、卓氏因不放心几人,后脚也跟出屋子来看着他们,虽身份使然并未亲自放,但见他们玩的开心自然也是乐不可支。

  门口的小厮行至孟氏面前,汇报:“夫人,宫里送赏的公公来了……”

  往年也是这个时辰,孟氏并不意外,吩咐道:“快去通知老爷和少爷们出,“咱们几个先去。”

  今年宫中的赏赐比规制多了近一半,样式很是丰厚,不像赏给一个臣子家的,倒像是赏给宗亲的,年长庚有些奇怪:“难不成我离京多年,宫里的规矩变了?”

  “听闻今年是太子一手操办的,可能是特意多赏的。”年怀章解释道,“太子第一次办这事,自然要特殊些,可能各家都多了,应当不是只有咱们一家。”

  接完赏天色已晚,年令仪有些累遂向父母请辞,带着青黛青绿回弄玉筑。

  穿过后院的小路时,一阵轻呼让年令仪惊了一下,定睛一看,这不是刚才送赏的其中一个小太监吗?怎么没走?

  小太监见吓到了年令仪,上前先躬身作揖赔罪,后道:“年姑娘,太子殿下有东西给您。”

  “什么?你是东宫的人?”

  年令仪不免惊讶,李玄若真是无孔不入啊!这好好的清风霁月的一国太子,竟把太监安排到臣下家里给内眷送东西,脸皮当真变厚不少!当真是有损储君威仪!

  小太监见年令仪面色古怪,解释道:“殿下吩咐小的把这玉佩送给姑娘,称不用多言,姑娘看见自会明白…”

  年令仪看着小太监举起的玉佩,这不是上一世李玄若送给自己的吗?怎的还换了条同心结?

  “这玉佩上的穗子是太子殿下亲手编的,白日殿下政务繁忙,只得晚上编,熬了个大夜,殿下的眼睛都熬红了,很是辛苦,想来殿下对姑娘的情深义重啊…”

  小太监知这年姑娘在殿下心里定是不同,自然不肯放过溜须拍马的机会,奉承道:“年姑娘哪日飞黄腾达,可别忘了多关照关照小的…”

  年令仪看这玉佩像块烫手山芋,并不想接:“这如何使得!还劳烦公公把玉佩还给太子殿下。”

  小太监见状,愁眉苦脸,这年姑娘怎么不收,那不成太子殿下还没得到人家姑娘的心?可若是自己把玉佩拿回去准没有好果子吃!当真神仙打架小鬼遭殃啊!

  小太监愁眉苦脸,可怜道:“姑娘说笑了,这不是为难小的吗?这太子殿下亲自吩咐的差事让办砸了,小的怕不是要掉一层皮啊。”

  “姑娘行行好,可怜可怜小的吧……”

  年令仪听小太监这样说,也不忍为难,接过玉佩,想着等自己找个机会还回去。

  “那就告辞了…”小太监见年令仪收下,生怕她反悔,脚底抹油要溜。

  年令仪回到弄玉筑,坐在塌上,看着手里的玉佩有几分愁。

  这玉佩是贵妃娘娘留给李玄若的,他爱若珍宝,虽然前世也是送给了自己,但这一世自己和他并没有关系,也不打算有关系,这东西定然是要还回去的。

  可看着这玉佩,看着上面的同心结,回想起之前二人相处的种种好,年令仪又有几分心软。

  又有几分前路未定的怕……

  青黛青绿见姑娘神情几经变化,想起之前遇到太子殿下的事,心里倒也大概清楚太子殿下对姑娘有意,可姑娘对殿下却避如蛇蝎,道:“太子殿下喜欢姑娘,姑娘为何要避着?”

  “一入宫门深似海啊。”年令仪摸了摸玉佩上得同心结,神情惶惶,心中哀婉,“只因男人的心就堵上自己的大半辈子,一头扎进去,这样真的值得吗……”

  作者有话要说

  年长庚虽然回京,但因为临近年关又要述职,所以并未闲下来,这期间,年令仪很快就跟二嫂卓氏和两个小侄子侄女混熟了。

  那套蓝宝石头面把卓氏衬得丰容盛鬋,卓氏很喜爱,对年令仪的眼光赞不绝口,侄子侄女也很喜欢年令仪送的平安扣,时常抓在手里。

  经过一段时间相处,年令仪更发现二嫂不论在内料理家务、主持中馈,还是在外与一众夫人相交都让人挑不出错,更遑论蕙质兰心内外兼修,当真和自己英豪的二哥乃是绝配啊!

  转眼就到了年底。

  李玄若自腊月来是双脚不离地,因为皇帝身体不好,今年过年的一切事务都甩手给了他,他忙的焦头烂额。

  纵使前世当了许多年皇帝,但官员述职、考核、审查,清点国库,准备除夕宫宴和诸位王公大臣年礼众多事务一齐压下来,李玄若也很是头痛。

  虽忙但李玄若心里仍然记挂着年令仪,每日夜晚自己独自于寝殿仍抽出空来做荷包,虽用心用力但终究没这份天赋,拆拆补补两个月也不成样,本来计划着年关送给离离的,但到最后李玄若看着丑到极点的粉色布料和上面两块五颜六色,眼底一片嫌弃。

  于是李玄若打算先把荷包放放,先送一枚带着同心结的玉佩。

  这玉佩是李玄若生母贵妃娘娘留给他的遗物,李玄若自小不离身,到现在已经有好些年头了,玉佩的水头一看就是常被人拿在手里把玩的。

  李玄若记得上辈子在正情浓意切的时候就把它送给了年令仪。

  既为了勾起年令仪对他们琴瑟调和的回忆,又为了显示自己这一世的诚心,李玄若熬了几个大夜编成了蓝白相间的同心结挂上去,样子虽然不复杂,但配这块玉佩刚刚好。

  好在李玄若有军中拧麻绳的经验,这回很快就完成了,自觉编得很好看,送给离离当除夕礼也拿的出手。

  今年的除夕宴因皇帝身体不好一切从简,王公大臣离开后李玄若一直在守岁。

  望着天上那轮弯弯的明月,李玄若脑子了都是年令仪,离离此时也在院里赏月吧…他们观的是同一轮月亮…

  朦胧的月光模糊了李玄若的视线,他的思绪渐渐飘远……

  上一世每当到除夕夜,年令仪总喜欢自己写一对福字贴在宫门上。

  记得有一次除夕下起了雪,年令仪着一身暗红色宫装,身姿窈窕,青黛青绿给她打伞,冒着雪也要亲手贴福字,问她为什么一定要自己贴,李玄若深刻记得她的回答,她说亲手贴福字是代表新的一年能幸福,有盼头,有希望。

  她希望日子能过的幸福……

  他还记得在一席暗红色宫装的衬托下,她眉目明艳,神采飞扬,皮肤白皙如正下着的雪,一袭宫装又衬得她如傲雪红梅,那么浓郁、那么明艳动人。

  他听见了他的心狂跳的声音,仿佛要从胸膛里蹦出来……

  他情不自禁地想,如果穿一身大红色宫装她是不是更惊艳……

  这个想法从他心底冒出来就再也没下去过,他盼着有一天能看见她着一袭大红色衣裳和他并肩而立…

  这一世他一定要做到,把世间最好的捧到离离面前。

  李玄若想起今夜自己在东宫找了个机灵的小太监去年府送玉佩,也不知道离离收到没有……

  ……

  年府今年的除夕宴很热闹,这是六年来年家一家人最齐全的一次。

  饭桌上菜样丰盛,是厨房的人下了大功夫的。

  年令仪坐在孟氏旁边,看着祖母满是皱纹的脸上慈爱洋溢,父亲和两位兄长推杯换盏,时不时聊起官场上的事,母亲则和二位嫂嫂闲话家常,裕哥儿、泓哥儿、淑姐儿几个小孩子早早吃饱闹成一团,一片和乐融融,年令仪心中暖意盎然。

  已经二十五年没有过这么热闹的除夕夜了,上一世自从自己入了宫,宫里的除夕规矩森严,有许多禁忌,并未有寻常人家的烟火气。

  死后在地府的二十年更是寂寥。

  年令仪早就吃饱了,满脸笑意地看着几个小孩子用饱就坐不住了,在屋里打闹起来,生怕小侄儿们磕着碰着,年令仪就向母亲提议带着侄子侄女出去放烟火。

  当然,年令仪自己心里也有些痒。

  孟氏见年令仪跃跃欲试的架势,如何不知道她也坐不住了,无奈道:“去吧,小心些,别伤着自己,让徐嬷嬷和青黛青绿跟着…也要找个会放烟火的小厮……”

  四个人得了令像脱笼的小鸟一样奔出屋门,转眼就不见了人影。

  卓氏看着年令仪领着小孩子蹦蹦跳跳跑出去,颇有些想笑。

  孟氏如何不了解自己的女儿,那天生就是个孩子天性,无论长到多大都一样:“离离虽然已然及笄,但骨子里还是个小孩……以后进了夫家可怎么办啊……”

  康氏见婆母忧心,安慰道:“徐家是咱们的亲戚,定然会好好待离离的。”

  年老夫人也感叹道:“是啊,把离离放在徐家、放在眼皮子底下我这个做祖母的才安心啊…”

  院子里,小厮已经准备好了烟火,是近年京城最时兴的样子,适合女眷和小孩子在除夕夜图个吉利。

  年令仪从小喜欢玩烟火,为这事也挨了不少训斥,但仍然不肯悔改,可后来嫁进东宫就许久没摸到了。

  因为宫规禁止明火。

  年令仪和三个侄子一人手拿一根仙女棒,近几年仙女棒在京中贵人家里很流行,样式美观,火花虽然不大但点燃迸发出五彩斑斓的光,让人移不开眼。

  点燃仙女棒,年令仪和几个侄儿一样,跑着跳着,围着树转来转去,笑靥如花。

  几只很快点完了。

  孟氏和康氏、卓氏因不放心几人,后脚也跟出屋子来看着他们,虽身份使然并未亲自放,但见他们玩的开心自然也是乐不可支。

  门口的小厮行至孟氏面前,汇报:“夫人,宫里送赏的公公来了……”

  往年也是这个时辰,孟氏并不意外,吩咐道:“快去通知老爷和少爷们出,“咱们几个先去。”

  今年宫中的赏赐比规制多了近一半,样式很是丰厚,不像赏给一个臣子家的,倒像是赏给宗亲的,年长庚有些奇怪:“难不成我离京多年,宫里的规矩变了?”

  “听闻今年是太子一手操办的,可能是特意多赏的。”年怀章解释道,“太子第一次办这事,自然要特殊些,可能各家都多了,应当不是只有咱们一家。”

  接完赏天色已晚,年令仪有些累遂向父母请辞,带着青黛青绿回弄玉筑。

  穿过后院的小路时,一阵轻呼让年令仪惊了一下,定睛一看,这不是刚才送赏的其中一个小太监吗?怎么没走?

  小太监见吓到了年令仪,上前先躬身作揖赔罪,后道:“年姑娘,太子殿下有东西给您。”

  “什么?你是东宫的人?”

  年令仪不免惊讶,李玄若真是无孔不入啊!这好好的清风霁月的一国太子,竟把太监安排到臣下家里给内眷送东西,脸皮当真变厚不少!当真是有损储君威仪!

  小太监见年令仪面色古怪,解释道:“殿下吩咐小的把这玉佩送给姑娘,称不用多言,姑娘看见自会明白…”

  年令仪看着小太监举起的玉佩,这不是上一世李玄若送给自己的吗?怎的还换了条同心结?

  “这玉佩上的穗子是太子殿下亲手编的,白日殿下政务繁忙,只得晚上编,熬了个大夜,殿下的眼睛都熬红了,很是辛苦,想来殿下对姑娘的情深义重啊…”

  小太监知这年姑娘在殿下心里定是不同,自然不肯放过溜须拍马的机会,奉承道:“年姑娘哪日飞黄腾达,可别忘了多关照关照小的…”

  年令仪看这玉佩像块烫手山芋,并不想接:“这如何使得!还劳烦公公把玉佩还给太子殿下。”

  小太监见状,愁眉苦脸,这年姑娘怎么不收,那不成太子殿下还没得到人家姑娘的心?可若是自己把玉佩拿回去准没有好果子吃!当真神仙打架小鬼遭殃啊!

  小太监愁眉苦脸,可怜道:“姑娘说笑了,这不是为难小的吗?这太子殿下亲自吩咐的差事让办砸了,小的怕不是要掉一层皮啊。”

  “姑娘行行好,可怜可怜小的吧……”

  年令仪听小太监这样说,也不忍为难,接过玉佩,想着等自己找个机会还回去。

  “那就告辞了…”小太监见年令仪收下,生怕她反悔,脚底抹油要溜。

  年令仪回到弄玉筑,坐在塌上,看着手里的玉佩有几分愁。

  这玉佩是贵妃娘娘留给李玄若的,他爱若珍宝,虽然前世也是送给了自己,但这一世自己和他并没有关系,也不打算有关系,这东西定然是要还回去的。

  可看着这玉佩,看着上面的同心结,回想起之前二人相处的种种好,年令仪又有几分心软。

  又有几分前路未定的怕……

  青黛青绿见姑娘神情几经变化,想起之前遇到太子殿下的事,心里倒也大概清楚太子殿下对姑娘有意,可姑娘对殿下却避如蛇蝎,道:“太子殿下喜欢姑娘,姑娘为何要避着?”

  “一入宫门深似海啊。”年令仪摸了摸玉佩上得同心结,神情惶惶,心中哀婉,“只因男人的心就堵上自己的大半辈子,一头扎进去,这样真的值得吗……”

  作者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