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家宴

  第28章家宴穆晓兰心思单纯,很好哄,很快就放下了令人心悸的偃月刀,拉着郑直的手,蹦跳着回家。

  回去的路上,恰好学堂下课,二人看到了郑直的弟弟郑器。

  郑直琢磨了一下自己家哥俩的名字,正直,正气,满满的正能量。

  郑器也看到了郑直和穆晓兰,他上前叫了一声哥哥姐姐,便闷头跟在后面一言不发。

  郑直和穆晓兰早已习惯郑器的沉默,并不是这孩子性格内向,而是兄弟俩平日里交流甚少。

  没考上状元之前,郑直的生活基本是三点一线,读书吃饭上厕所,和郑器一天可能都说不上一句话。

  郑直看着后面的郑器,对他招招手,将李怡送他的几本高品儒生经典递给了他。

  “你若是想走圣贤道,这几本书对你有很大的帮助。”

  郑器拿着书,惊讶的看着郑直,这可是哥哥第一次送他东西。

  看到郑器的表情,郑直暗骂状元郑直,这货真是读书读傻了,自己亲弟弟都不关心,幸好这家伙没有当官,不然肯定是百姓之难。

  三人回到家,家里的丫鬟正在准备饭菜,郑直的母亲陪着穆铁牛夫妻在聊天。

  离去半年的儿子回来,郑直的母亲却没

  表现的多高兴,只是点了点头。

  郑直也习惯了,根据他的记忆,自从知道自己无法修炼后,他便埋头于万卷之中,和家里所有人的交流都很少。

  “晓兰,过来。”

  晓兰母亲对郑直翻了个白眼,把穆晓兰叫到身边:“今天我碰到了王猪头,她给我介绍了好几个有前途的小伙子,年纪也合适,明天带你去看看。”

  王猪头是青州县最有名的媒婆,喜欢吃猪头,新人成了之后要一个猪头,因此有了王猪头这个雅号。

  郑直顿时感觉脸上有点发烧,不怪人家生气,整个青州县都知道郑直和穆晓兰的事情,结果郑直转脸娶了公主。

  虽然在这件事上大多数人都表示理解,但晓兰母亲可不理解。

  “妈,我不去相亲。”

  “混账丫头,人家都成皇亲国戚了,你还惦记有什么用?趁早给我收了心,明天我就带你去相亲。

  以前那些什么关系,趁早给我断了。”

  郑直更是尴尬,母亲知道这件事情是自己家理亏,只好端着茶不说话。

  穆铁牛咳嗽了一声,对郑直说道:“今天你送过来的两具尸体,我已经让人去处理了,你走的时候就可以带上了。”

  穆晓兰一惊,挣脱开母亲的手来到郑直身边:“发生了什么事情?”

  晓兰母亲气的脸都变形了,女大不中留啊。

  穆铁牛也是脸色铁青,他特地把尸体这事拿出来说,是想告诉女儿,郑直已经和以前不一样了,他变了很多。

  谁知穆晓兰一点都没理会到父母的用意,满心只有她的情郎。

  郑直说:“从武关回来的时候,遇到了两个秦国探子,老杨就给处理了,准备带回京给刑部。”

  晓兰母亲诧异道:“老杨干掉的?”

  穆铁牛刚知道的时候也不大相信看上去蔫巴的老杨能杀掉两个秦国探子,可人更不可能是郑直杀的。

  至于刘二狗,自动被穆铁牛忽略。

  “是。”

  郑直不想多谈老杨的话题,于是气氛又回到了郑直抛弃穆晓兰的尴尬氛围中。

  天黑,饭菜上桌,郑仲济才姗姗来迟。

  “突然来了点事情,在衙门处理了一下。”

  郑仲济说着,奇怪的看了郑直一眼,好像在问,那件事情真的是你做的?

  郑直稀里糊涂,但郑仲济却没多说。

  两家人又一次坐在一起吃团圆饭,按照以前的情况,一桌人,四个大人在一起聊天,三个小的

  闷头吃饭。

  这一次,郑仲济却忽然把郑直推了出来:“半个多月前陛下寿宴,郑直做了一首诗,震惊四座,你再念一遍给穆叔叔听。”

  郑直低头抠脚,怎么穿越到封建社会也避免不了家宴上被大人点起表演才艺?

  “难道忘记了?”

  郑直连连点头:“对对对,我忘记了,回头等我想起来,我写到纸上给父亲大人和穆叔叔品鉴。”

  四个大人都感觉郑直说话怪怪的,好像比以前活泼了不少。

  “那首诗忘记了,我把今日直儿写的词给大家念念。”

  郑直低头在地上找缝。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李煜的词念完,哪怕是不怎么读书的穆铁牛都能感受到那股惆怅寂寥之情。

  两位母亲更是瞬间明白了郑直所想,她们齐齐看向穆晓兰,这分明是郑直写给穆晓兰诉说委屈的。

  能写出如此至深的词曲,郑直绝对不是始乱终弃之人,终究是天恩不得不承受,说来也怪不得郑直。

  晓兰母亲看了看郑直,又看了看自家女儿,一切委屈只能化作一声叹息。

  “直儿

  ,吃菜吃菜。”

  晓兰母亲用这种方式表达自己了自己的歉意,郑直低头不语,父亲忽然搞这一出,难道是支持自己迎娶穆晓兰?

  郑仲济忽然又说道:“直儿在京城只有老杨一个人照顾,老杨毕竟老了,许多事情怕是照顾不好。

  我想在咱们青州找几个熟悉的人,陪着直儿一同上京,照顾他的饮食起居。铁牛,你有什么合适的人选推荐?”

  郑直瞪圆了眼睛,老爹你这样直接不好吧。

  穆铁牛的心思到底是比不过郑仲济,他大咧咧道:“那还用选吗,晓兰和直儿从小生活在一起,再熟悉不过了,就让晓兰陪着郑直去京城吧。”

  郑仲济客气道:“这样不好吧,虽说两个孩子熟悉,可晓兰毕竟也到适婚的年龄了,跟着郑直怕是会引起一些闲言碎语。”

  “咱们都没意见,管他们那些污秽之人做甚?”

  郑仲济这才满意的笑了,郑直都快哭了,爹,你不能这样欺负人家善良的穆叔叔啊。

  穆晓兰跟着郑直上京的事情,就在四个大人和谐的讨论中定下来了,完全没有询问两个当事人的意见。

  郑直转头看了看穆晓兰,嗯,其中一个当事人没有意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