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满朝文武不要脸

  第16章满朝文武不要脸郑直多次尝试,却始终无法将外界的能量吸收进体内。

  无法吸收能量也就意味着,不管什么体系他都无法修炼。

  “这不合理,书上说只要能感知到外界能量就可以吸收入体,为什么我不行?”

  郑直又把太玄录,长生图看了一遍,三本秘籍后面的修行方向虽说不同,可最开始修炼的方法是一样的。

  问题出在哪里?郑直百思不解,好在家里不缺修行的。

  郑直刚出屋就看到老杨坐在石凳上,皎洁的月光将他包裹起来,仿若世外高人。

  郑直心中一动,老杨这个时间点出来,肯定知道他的问题。

  没等郑直开口问,老杨率先说道:“少爷修行上的问题,唯有天篆文册可以解答。”

  “天篆文册?那里面到底……”

  郑直回头,老杨已经回屋了,他也只好按下心中的疑问。

  寂静的夜悄悄过去。

  第二天一大早,郑直在刘二狗殷切的目光中,骑马前往番馆。

  到番馆时,番馆内的人正在门口打扫卫生。

  “去通报一声,郑直求见安南公主。”

  番馆通事说道:“安南公主昨夜便启程回秦,临走前给驸马爷留下了一封书信。”

  走了?

  郑直这才想起,赵倩过来是代表秦国向李泽贺寿的,寿宴

  结束后她就应该走了。

  拆开信封,上面上面龙飞凤舞两个大字,再见。

  坑爹呢?

  “安南公主什么时候走的?”

  “昨夜子时。”

  郑直计算了一下时间,昨夜赵倩将三本武道秘籍送给他后,回到番馆便收拾东西离开了,就像是在逃避他一样。

  难道她知道了小二的身份?这不可能啊,小二有预知能力,不会自投罗网的。

  耽误的时间太长,追不上了。

  “事情超出我的能力范围了,说到底,我只是一个闲散的驸马都尉。”

  郑直嘟囔着,买了早饭回家,想着要怎么和刘二狗说,以他昨夜的情况看,他知道后很有可能北上秦国。

  回到家,郑直远远的就看到家门口多了一匹骏马,旁边是一脸焦急的宫中侍卫。

  “郑驸马,可算等着你了,快些换朝服。陛下有旨,宣驸马郑直上朝。”

  明国的驸马都尉虽然是正三品的高品级官职,但没有任何工作内容,完全是个闲职。

  除了宫中宴会和大型祭典会让驸马都尉露面,其他时间驸马都尉都像不存在一样,上朝更是天方夜谭。

  刘二狗接过早餐,老杨拿着朝服出来,给郑直穿上。

  “陛下让我去上朝,有什么事情?”

  “驸马爷去了就知道了。”

  在侍卫的带领下,郑直来到大明的权力中心,庄重威严的太和殿。

  郑直抬头向上看,太和殿前红色柱子上的盘龙云凤雕刻的栩栩如生,好似活着一般。

  两侧的大内侍卫身形高大,如同两排小山似的列在两旁,给人以无限的安全感。

  往里看,明国的文武大臣整齐站在里面,背对门口,面朝皇权。

  进了大门,迎面就看到了坐在正中央的大明皇帝李泽,他坐在金漆雕龙宝座上,也坐在巨大的匾额下。

  匾额上写着遒劲有力的四个大字,建极绥猷,意思是皇帝承担上对皇天,下对庶民的双重神圣使命。

  “郑直?”

  李泽喊了一声,郑直这才从宫殿的震撼中回过神。

  “参见陛下。”

  李泽看着郑直,忽然笑了:“你小子真是能耐不小。”

  郑直一头雾水,他还没从大早上被叫来上朝这事回过神,上朝后皇帝又是这种态度,他更纳闷了。

  再看旁边的大臣们,表情和郑直一样的纳闷。

  “陛下,叫儿臣来有什么事情?”

  “听闻在昨日的恭亲王诗会,秦国的安南公主大庭广众之下表达了对你的爱慕,可有此事?”

  李泽一脸八卦的表情看的郑直哭笑不得,你是我老丈人啊,怎么还能八卦女婿的花

  边新闻?

  郑直赶紧表忠心:“陛下,我对二公主忠贞不渝,天地可鉴。”

  李泽撇撇嘴:“昨日安南公主呈上一封信函,定下了交接天篆文册的时间和地点,并且点名要你前去。

  你就辛苦跑一趟,去拿回我大明的战利品。”

  此言一出,满朝文武都炸了,这可是长脸的好事,代表明国对秦国的一次胜利,是要载入史册的,这种好事怎么能便宜了郑直?

  “陛下,此事万万不可。”

  郑直循声望去,看到发言的人,忍不住撇了下嘴,翰林院罗同光,诗会上解不开题目,窘迫下台的老家伙。

  李泽没想到有人会出来反对,反问道:“有何不可?”

  “陛下,此事是我大明对秦国的重大胜利,理应以最高规格对待,只派遣一个小小的驸马都尉,简直是对我大明,以及对秦国的侮辱。

  若是让他国知晓,定然会说我们不懂礼仪,失了礼仪之邦的美名。

  因此,臣谏言,理应派遣德高望重之人前去交接,彰显我大国风范。”

  罗同光说完,臣子们纷纷点头称赞。

  “陛下,臣附议。”

  “臣等附议。”

  郑直人都傻了,解题的时候你们当缩头乌龟,露脸的时候你们跟雨后的狗尿苔似的,全冒出来了。

  李泽也被说动,想了一下提出一

  个折中的点子:“此次交接仪式,由郑直担任副钦差,再选一名正钦差,以示我国重视,如何?”

  百官们没意见,齐声高喊:“吾皇圣明。”

  “那么,正钦差由谁担任?”

  罗同光当仁不让的站出来:“陛下,老臣名满天下,足可担任正钦差。”

  真他么不要脸啊,郑直暗暗呸了一句,其他臣子哪里肯让,三言两语,很快便在朝堂上吵了起来。

  李泽也听的心烦,又把郑直提了出来:“郑直,你看可有合适的人选?”

  朝堂内立即安静,所有人都希冀的看着郑直,更有甚者,都开始飞媚眼了。

  郑直冷冷一笑:“陛下,安南公主点名要儿臣去,儿臣过去便是对秦国最大的尊重。至于各位大臣们,秦国要是再出谜语,你们谁有把握解开?”

  本来安静的朝堂更加安静了,郑直提到的问题,他们不得不重视一下,万一秦国人不甘失败,再提出谜题,届时很可能不是长脸,而是丢脸。

  郑直乘胜追击,点名罗同光:“罗翰林,我再给你出一道题目,你若是解开,我让你为正钦差如何?”

  罗同光一张老脸气的通红,他颤抖的指着郑直:“你,你…”

  罗同光一口气没上来,气晕了过去。

  郑直对满朝文武竖起一根中指:“祝你们身体健康。”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