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有女西来1

  诸葛瑾几乎是立刻朝诸葛圭跪下道:“爹,您万万不可听从二弟的胡言乱语,他毕竟年纪还小,很多事情不知深浅。但诸葛家真的与外族有所联系,那么就真会令诸葛家陷入天下唾弃、万劫不复之地了。”

  诸葛圭的目光冷冷的扫过诸葛玄和诸葛瑾,有些失望的道:“子穆、子瑜,你们读了这么多年的书,是把脑子读僵了吗?”这话说得诸葛玄和诸葛瑾均是不由得一愣,呆在那里继续听诸葛圭训话。

  看到两人不明所以的样子,诸葛圭仰头望天,幽幽一叹道:“昔年郑老师曾送孤一句话,让孤至今难以忘怀。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诸葛家能发展到今天,这句话居功至伟!”说着说着,诸葛圭竟是声色俱厉起来。

  “大王英明!”吕布拜了下去,恭敬得磕了三个响头。诸葛亮大感惊异,吕布自从加入诸葛家以来,对诸葛圭从来都是直呼其字,即便诸葛圭登位唐王后,也从未变过。诸葛亮知道,诸葛圭凭借这一句话,让身为天下第一高手的吕布,真正的对其崇敬起来。

  诸葛圭面对吕布的跪拜,似是理所当然,坐在榻上安如泰山,继续说道:“子穆子瑜,你二人和荆州江东群儒一样,儒学师从淮南学派,论起淮南流派,在陈留青州淮南这三支儒学大派中,引经论据、文辞作赋当属第一,只是过于追求规矩,行事未免过于死板了。儒学之所以能够蓬勃发展,正是因为不断外有各种学派从旁挑衅鞭策,内有各种流派争鸣论据,不断有不同的声音响起,不断有不同的事物介入,为儒学注入了新鲜的生命力。若是凡事以规矩论事,儒学只怕就会如同一潭死水,慢慢枯竭了。”

  “王兄圣明!”诸葛玄也是跪倒在地,纵是他心中仍有反对意见,面对诸葛圭的一番教诲,也只能憋在心里。诸葛亮心中恍然,直到为何诸葛圭轻易的便接受了自己所说的言论,因为自己和诸葛圭同受郑玄老师的教诲,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正是郑老师在潜移默化中灌输给两人的思想。方才诸葛圭的一番高谈阔论,也是令诸葛亮眼界大开,心中也是暗暗拜伏,诸葛圭就算除去唐王和诸葛家家主的光环,在世上也可称作一代大儒了,他真正的接过了郑老师的衣钵。

  “居如我们这些高位者,行事死板是万万成不得大事的。”诸葛圭的声音打断了诸葛亮的凝思,诸葛亮回过神来,看到屋内除去自己已经是跪倒了一片。诸葛圭刚才打句话在诸葛亮脑中,打了一个转,心下大喜,经此一事,诸葛圭对诸葛亮的印象恐怕又是上了一个大台阶呀!忙也跪倒道:“爹当真是字句珠玑,西凉天圣教的五万铁骑可不全是汉人呀,这些人却让曹家养精蓄锐十年的大军狼狈了如此之久,若是能够让北方游牧民族为我所用,对诸葛亮大唐在平定河北之后的大事必有助益!”

  诸葛圭闻言眼中精忙一闪,有了骑兵大军,西北关中淮兖之地,岂不是手到擒来?遂问道:“孔明,以你之见,这北上大军中派谁出战合适?”

  总算等到了诸葛圭问这句话,诸葛亮连忙道:“平戎将军张颌向来勇猛,又是熟悉北方之地,可为副帅。”

  诸葛圭点了下头,道:“是该让张颌出手的时候了,只是孤曾经承诺过,不会主动派他与袁家交战,不知张颌肯否出战。”

  “这个请爹放心,儿臣于张颌有些交情,自信能够说服张颌。”诸葛亮恭声道,“至于统帅,儿臣以为,当是曾在公孙瓒手下令蛮夷闻风丧胆的赵云最为合适。况且,张颌与赵云乃是结义兄弟……”诸葛亮潜一层的意思并没有说出来,有了赵云在旁约束,自然不怕张颌再反回袁家。

  诸葛圭显然听出了诸葛亮的暗指的意思,点头道:“并州有兵马三万,只能勉强自保,不从那里派兵了;于禁带着七万大军盘踞冀州,对付袁家是足够了,但加上乌桓的六万人,恐怕只能自保了。这样吧,赵云为主帅,张颌为副帅,从北郊校场点出三万大军,再把张燕新组建的两万黑山军带上,待来年春耕结束后,立刻开赴冀州。于禁也为副帅吧,以赵云的资历,压得住这两人的。”

  看得出诸葛圭这回下了血本,十二万兵马,是诸葛家眼下能抽调兵马的极限。诸葛亮又进言道:“爹,儿臣想举荐一个人。夜鹰部队的阎柔,处事冷静,有将才之风,如今他已经登上武林榜人榜甲级,暴露在世人面前,不再适合为夜鹰成员了,不若将他派往北方,随军出战吧。”

  诸葛亮答应过阎柔,等他为夜鹰部队训练出新血后,就会为他在军队中某一个职位的,估摸着等到明年二月春耕结束后,新训练的一百二十名夜鹰也能开始执行任务了。

  “阎柔呀,这个人我知道,的确有些能力,这样吧,叫他现在赵云麾下当一名校尉,俸八百石,若有军功,再行封赏,另外叫赵云着重培养下就好了。”诸葛圭道。

  阎柔在夜鹰部队中表现再好,也只是一名优秀的特等兵,俸禄高一些罢了,地位也只等同于诸葛家的中层军官督将一级。如今鲤鱼跳龙门,直接越过都尉一级,一跃升为中层军官中的最高官职校尉,看来诸葛圭对阎柔的印象的确不错,成为将军也是指日可待。

  在诸葛亮看来,校尉这个位置已经是阎柔所能胜任的最高职位了,毕竟阎柔还是没有带过兵的,先让他从带兵数千的校尉做起,慢慢历练吧。想到这里,诸葛亮拜道:“儿臣代阎柔谢过爹封赏。”

  诸葛圭点点了头,道:“今天就议到这里,你们先下去吧。”诸葛亮四人这才从地上站起,转身出了议事厅,隐约听到身后诸葛圭的声音:“来人,将赵云将军传到我府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