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赵家猪崽

  第23章赵家猪崽有着杨天翔这个生力军的加入,苏家豆腐生产速度提升了不少,但是也面临一个问题就是豆渣的处理。

  平日里因为生产量不大,现在劳动力加了而且熟能生巧,这几日都在做豆腐,产能自然也跟上来了。之前的豆渣都是卖给村里或者县城周边养猪的人家,现在没有那么多门路卖出去,扔掉了也怪可惜的。

  正在苏易水愁眉苦脸之际,李小石鬼鬼祟祟的往苏易水家院门口扔了个石子儿。李小石是隔壁李大山家长子李富的儿子,如今八岁,比苏易水大一岁多,村里都叫他石头。

  “狗蛋狗蛋...”李小石轻松呼唤着。

  苏易水被小石子的声响吸引了注意力,便听到李小石的声音。

  “娘,我出去玩会儿啊!”话音还未落,苏易水便没了影儿。

  “狗蛋,走!听说赵大婶家母猪下崽了,我还没有看过猪崽子呢,咱们看看去!”石头一马当先拉着苏易水往前走,“看完猪崽子去山里玩,现在漫山遍野都是花,可漂亮了!”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苏易水听到李小石说赵大婶家的猪下崽了,便有了定计。

  “真的吗!走走走!”其实苏易水对看猪崽这种事没多大兴趣,就想去看看这个时代养猪的法子。因为猪肉的臊味重,所以价格远不及牛羊肉,富贵人家也是看不上猪肉的。

  随即,两个小萝卜头便欢天喜地的往赵大婶家去了。

  赵大婶家,也就是赵木匠的妻子。因为赵木匠常年在木匠作坊,故而家中大部分事务都是赵大婶带着几个儿子儿媳在操持。

  苏易水和李小石来到赵大婶家隔壁,整个猪圈由简陋粗糙的石头堆砌而成,圈门做了几根木栅栏,整个猪圈不是很大,圈门口放了用石材掏空的食盆。

  猪圈地势相对高一点的地方铺了一些稻草,此时母猪就躺在干稻草上,几只粉红色的小猪崽子正欢快的喝奶,肚子圆圆滚滚的,发出哼唧哼唧的声音。

  “一二三四...七八!”一共八只诶!

  苏易水看了看小猪猪后,就打算回头让黄氏来赵婶子家抱几只回去养。

  就在苏易水和李小石准备回去的时候,遇见了来猪圈喂食的赵大婶,当然赵大婶家也是用的苏家的豆渣混着野菜来喂的。

  “狗蛋、石头,你们来看小猪崽嘞!”

  “是的,赵大婶!你们家的小猪崽养的可真好!”苏易水见人说人话,逢人便夸总是没错的。

  “是啊,自从用了你们家的豆渣后,我们家的猪上膘都快多了。”赵大婶眉眼间的喜意溢满了整个脸颊,“过年就是因为猪太瘦了,没舍得杀,这不,多喂了一两个月,胖多了!”

  “赵大婶,你们的公猪在哪呢?”

  “公猪在里间呢,里间比较小,就把母猪挪到大的外间了。”

  “我可以去看看吗?”

  “去呗,我正好也要去喂猪。”

  赵大婶提着桶在前面走着,苏易水和李小石便跟着往里去了。

  “赵大婶,这只猪就是和母猪配种的那只?”

  “是嘞,咱家就这两只,母猪一般都留着下崽,公猪配完种合适就杀了。”赵大婶一边把桶里的猪食倒入石槽,一边回应着苏易水。

  这会苏易水便是明白,这个时代的养猪人还未发现猪谯了后就能解决猪肉臊这个问题了。但是作为成年人的灵魂,深谙闷声发大财的道理,他可以先富带后富,前提是他能先富起来。

  “赵大婶,你们家的猪崽子卖吗?我想养猪!”

  “狗蛋!养猪可不是闹着玩儿的,现在有你们家豆渣还好些,不然人都没有粮食吃,哪有剩的给猪吃!”赵大婶笑道,“但也是,现在你们家每天都有豆渣,确实可以养头猪,那你后面可要天天打猪草咯!”

  “我要把小猪猪养的白白胖胖的!”苏易水握了握小拳头,假装欢欣雀跃的样子。

  “那行,过几天出栏了来抱几只,但是要你长辈点头喔。”

  苏易水点头称是,便和李小石结伴到小河村的后山去了。

  小河村依山傍水,后山名曰朝阳山。

  此时的朝阳山脚下,一片生机勃发,处处洋溢着春天的气息。桃树盛开着粉嫩的花朵,粉色的花瓣仿佛蘸上了春日的温暖阳光,绽放出绚丽的色彩。桃花簇簇密密地开满了树枝,宛如一团云彩,轻盈而娇艳。

  微风吹过,桃花轻轻摇曳,纷纷洒下一片粉红的花瓣,在空中舞动着,仿佛落下了一场粉色的花雨。花瓣轻触在苏易水的面颊上,带来一丝清凉和芬芳。

  此时的苏易水沉浸在这纯天然无污染的美景中,闻着扑面而来的桃花香气,甜美而清新,令他心旷神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