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宇文瑶

  沉醉于李景行的侃侃而谈演讲之下的众人还没回过来神。

  “好!说得好!夫为官者,当思职责之重,不忘初心之志。以天下为己任,方能无愧于天地,无愧于君民。”

  明宗帝只能说自己对李景行是越发的欣赏和看好。

  随着皇上的开口,平静的水面仿佛被丢入了一颗石子泛起阵阵涟漪。

  敬佩声附和声叫好声不绝于耳,让本以为李景行朱玉在前后面应该没有人在开口献丑的时候。

  台上那群官场老油条,哪里能懂刚出茅庐热血沸腾的新兵蛋子的想法。

  此刻大家都踊跃举手想要上台继续发言,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

  台上的林志远,看着台下这群少年人,心里直叹,“不一样了,真是不一样。”

  八位阅卷官,都以为皇帝会来琼林苑只是走个过场。

  没多久就会离席,哪知此刻的明宗帝看着眼前这群意气风发的少年。

  哪里肯走?这群初入官场的少年人敢说敢想。

  虽说见解形式都不如朝廷大臣那般稳重老辣。但是这种拼劲闯劲却是那群大臣所不具有的。

  等一甲前三名都发表过自己的言论之后。

  下面的气氛更是不得了,很快,李景行就发现李绍轩此刻已经站在了台前。

  “为官者,身负重任也。其道之要,在乎廉、明、仁、勤。

  廉者,不贪不秽也。为官清廉,则能正己身,不为私欲所惑,不受贿赂之累,方能公正处事,为民谋福。

  明者,聪慧也。为官需明,明于事理,晓于政务。能察民之苦,解民之忧,断事公正,不偏不倚。

  仁者,爱人也。以民为本,心系百姓,忧其所忧,乐其所乐。仁政施之,民皆蒙其惠。

  勤者,不懈也。勤于政事,不怠惰,不疏懒。尽心尽力,务使政通人和,百业俱兴。

  为官者,当以廉明仁勤为本。若能行此四者,方可为良吏,受民之爱戴,留名于后世。”

  此刻,李景行发现站在台上滔滔不绝的李绍轩是那么的耀眼夺目。

  突然就有一种感觉,大家都成长了好多。

  身为他最好的朋友和师兄,李景行一点也不吝啬自己的掌声。

  此刻的三层阁楼上,这是宇文瑶和宇文烨的秘密基地。

  从这边正好可以从侧面看到台上的人侃侃而谈。

  这次也是太子宇文烨拉着长公主宇文瑶在这里偷偷看他们举行的琼林宴。

  看着自己的好朋友在台上高谈阔论,耀眼夺目。宇文烨都忍不住想为他们鼓掌。

  此刻的宇文瑶,目光全部落在那个娃娃脸,笑得一脸灿烂的李绍轩身上。

  心中暗自好笑,没想到当日那个爱哭鬼,竟然有这番才能,站在高台上侃侃而谈,竟让人打心底里冒出一些欢喜。

  “嫡姐,你看!场上长得最俊的那几个都是我的朋友。”

  宇文瑶是太子殿下宇文烨的一母同胞的亲姐弟。

  两人关系自是不必多说,皇帝对他这一个女儿也是十分疼爱。

  因为宇文瑶不是一个男儿身,所以皇帝从来没有禁锢过他的自由。

  他想做什么要什么都会给他,而太子从小就被他严格要求。

  不是明宗帝不想让自己的烨儿拥有一个美好的童年。

  因为他身上的使命,黎民百姓等不起他的慢慢成长。

  宇文遥身处皇宫,性子一向淡然,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去游历大庆朝的大好河山。

  今年已经十五,收到母后的来信,要让她回来大办笄礼。

  听着耳边自己弟弟,念念叨叨一直在诉说着他好朋友之间的事情。

  宇文瑶听着也很有趣,对自己弟弟这几个朋友都很有好感。

  琼林宴上的气氛已经从高潮退了下来,皇帝也自然而然的让他们在这里放开玩,随着皇帝的退场。

  场上的气氛又开始热烈了起来,起码基本上所有的进士都起身去台上给八位阅卷官一一敬酒。

  李景行的身边也围着王鸿远、萧逸凡与李少轩,林子俊几人。

  萧逸凡看着李绍轩和林子俊两人,把头凑过去,悄悄的在两人耳边轻声提醒。

  “你们都是二甲进士,现在京城空缺好的职位很少。你们可以暂缓归乡,提前打点一番。不然这几个位置可是有好多人虎视眈眈的盯着,可轮不到你们。”

  李绍轩和林子俊也不是傻的,知道这是萧逸凡给他们透露小道消息。

  “萧兄,言多不谢,都在酒中。”说完林子俊和李绍轩就一饮而尽。

  几人也都承了这个情,本来他们打算就是尽快回去提早回来的。

  现在都有了这样一个内部消息,他们岂能不抓住这个好机会?

  毕竟这次二甲进士都有40多名,以他们没什么背景没什么靠山的情况下。想轮到他们的确也是难如登天。

  最后就连王鸿远都说了一句,让他们走他爷爷那边的关系。

  因为这次空出来的职位,大部分都属于王太傅那边的空缺。

  有时候李景行真的很庆幸自己的运气好,能碰到这么多的贵人。

  “记住凡成事者,须秘而不宣。盖事已密成,方无疏漏之虞,免横生枝节之患。”

  几人都朝对方感谢,是真心感谢对方给自己透露了这个消息。

  他们在这一方小天地里面密谈,别的近士也三三两两的举着酒杯在一起讨论这个事情。

  更有甚者已经扒在几位阅卷官的面前,想要让对方给自己行一个方便。或者透露些什么小道消息。当然他们付出的条件也是非常丰厚。

  考中进士的不伐有家族背景,小道消息也不比他们差。

  估计林子俊和李绍轩他们竞争对手可不少。

  就比如像萧逸凡,有一个丞相爷爷,前途那是不必忧愁。

  人家也是二甲第一,直接是跟李景行他们去翰林院当值的。

  此刻的周闻海,看着对面围成一圈的人,一甲第一第三,二甲第一竟然都在一块。

  却不叫上他,这不是孤立他是什么?好在周文海拥有读书人的傲气不屑与他人为伍。

  毕竟他的身边,也有大把的巴结阿谀奉承之人。

  随着琼林宴的散场,再迟钝的人也得到了自己想要得到的消息。

  又跟他们这一批同年联络了感情,在场的众人,谁知道他们以后会不会一飞冲天。搞不好以后还会相求到人家头上。

  皇上对他这个六元及第状元郎,那是相当不错。

  不单单是给他任职了翰林院修编一职,还给他吃了一个三进的状元府。

  李景行听说以往的状元可没有这个待遇,还是多亏了他六元及第的祥瑞。

  所以现在李景行又多了一处房产,李景行也暂时不打算搬过去。

  他们住在这边,离朋友家人都很近,而且李景行也挺喜欢这种热闹的氛围的。

  几人从宫里出来,回家休息一晚,约好了明日在李景行的书房谈事。

  这次除了李少轩和林子俊考中二甲,林子轩也考中了二甲第三十三名。

  毕竟林子俊跟林子轩现在的关系不同往日。所以这次肯定是要带上他的。

  也就是说他们需要三个名额,第二天,几人齐聚李景行的书房。

  徐铭泽虽然没有考,但大家还是习惯做什么事情都会带上他。

  看着林子俊并没有带着林子轩过来,李景行跟林子俊打声招呼,让他把他弟弟带过来。

  林子俊也知道李锦行的意思。

  等到大家都坐在李景行的书房,大家也都习惯了李景行来主导事情,所以此刻都同时看向了李景行。

  “我们这次需要三个留京名额,在这个人情社会,我们既然有关系就要利用的彻底。不然清高傲气觉得靠自己的本事就能留下来。那就是傻的彻底。”

  “这次求人家帮忙,要么就欠别人的人情。要么就给别人所需要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