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一品武侯

第363章 朝会6

  “既然你也知道,一旦与大齐开战,需要耗费千万银两,为何还要极力促成,莫非是要将大燕推进万丈深渊才肯罢休?”

  尤瑜怒斥宋言,心里是乐开了花,这可是宋言自己给自己挖的坑,与他没有半点关系。

  最多,他也就当着群臣的面,说出实情而已。

  他这话落下,柳承志惊然色变,宋言一向谨慎,为何会犯这样低级的错误。

  秦风同样面露喜色,若不是碍于场合,恐怕都要大笑两声才行。

  惠文帝同样一脸不解的看着宋言。

  反倒是宋言,却不慌不忙,笑道:

  “先生何必心急?”

  “先生只看到一旦开拔耗费巨大,可曾想过,迁移北境百姓,也是劳民伤财?”

  宋言看向吴定,吴定心头一惊,宋言问道:

  “吴尚书,动民不仅伤财还伤根的道理,你应该比我清楚吧?这其中所耗费的银子怕是不比开拔的银子少多少吧?然解决一个问题又会衍生出其他问题,何时是一个头?”

  吴定很想否认。

  可对上宋言炙热的目光,他只能咬着牙默然不语。

  “归根结底,不过是一句话,如何做到北境安宁而已。”

  群臣一听北境安宁,脸色顿时大变。

  他们即便不愿意与大齐开战,自然也希望北境安宁。

  惠文帝深吸了口气,语气威严,

  “好一个北境安宁,若无大燕人人都有如此决心,何惧大齐与北荒蛮夷?”

  尤瑜何等聪明,从吴定难看的脸色就能看出,迁民也只是纸上谈兵,不可能轻易做到。

  宋言这招围魏救赵,打了他一个措手不及。

  “好一个北境安宁,迁民哪怕也需要耗费银两,至少能保证不起战乱,百姓不用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你自己也说了,一旦开拔,动辄千万银两,以大燕如今的财政,如何承担,至少迁民的话,可以缓慢进行。”

  问题又回到了起点,尤瑜死抓着这个不放。

  宋言心里也清楚明白,哪怕惠文帝不愿意承认,听到尤瑜这话,脸色也瞬间暗淡了下来。

  “老夫知道,你在北境与北荒一战功成名就了,可你能保证,与大齐一战,能稳操胜券吗?”

  稳操胜券?

  这谁敢保证?

  惠文帝闻言,也露出怒色,这老匹夫,简直是强词夺理。

  “尤先生这话,未免有些强人所难了吧?行军打仗,谁敢保证能稳操胜券?”

  柳承志冷言道。

  尤瑜根本不理会柳承志,目光依旧死死盯着宋言。

  宋言微微沉吟,摇了摇头,

  “无法保证。”

  尤瑜傲然而立,眉宇间皆是洒脱,

  “既然弊大于利,这场战该不该打,即便是民间百姓都知道,你还不知吗?”

  群臣暗暗摇头,经过尤瑜这般分析,哪怕坚定的主战派,此刻心里也开始打鼓。

  难道,当真要忍气吞声才行?

  惠文帝也颇为无奈,似乎也不想继续纠结这个问题,直言不讳道:

  “宋言,你且说,这场到底该不该打?”

  一时之间,偌大的太和殿,群臣的目光全部集中在宋言身上。

  宋言沉默。

  他没有即可回答,落在尤瑜眼中,只以为他自己都不确定,开始想着如何认输,才能挽回颜面了?

  可惜,太晚了。

  他悠然自得,刚要开口,却被宋言抢先了一步,

  “臣还是那句话,打。”

  他这话一出,群臣顿时露出愤怒之色,不少人已经开始指责宋言。

  “宋言,你可知,你轻飘飘一句话,或许将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若是北境有失,你将是千古罪人。”

  “哪怕当初的武国公,都不敢像你这般。”

  “就是,宋言,你想万死难辞不说,这军费难道由你来出吗?”

  “……”

  面对群臣的指责,宋言哑然失笑,摇了摇头。

  尤瑜趁热打铁,高声道:

  “宋言,你当真以为有些许成就就不知天高地厚。”

  他转而又向惠文帝作揖道:

  “陛下,还请治罪宋言。”

  “请陛下治罪宋言。”

  群臣附议,秦风恨不得落井下石,可他也是主战派,断然不能在这个时候做墙头草,否则惠文帝定然会不喜,得不偿失。

  可惜了。

  宋言苦笑,这群人只会口诛笔伐就算了,还会见缝插针。

  “宋言一心为国,何罪之有?”

  秦牧怒喝一声,一时倒是止住了不少人的声音。

  惠文帝见状也摆了摆手,脸上露出温怒之色,

  “且不说宋言征战北境有功,即便他今日所言,也是为大燕着想,何来治罪一说,诸位爱卿,切莫再言。”

  有惠文帝撑腰,尤瑜哪怕心有不甘,也无可奈何。

  宋言老神在在,尤瑜又道:

  “既然如此,那老夫到想知道,这千万军费,从何处来?”

  “怎么?无法回答了?”

  “自然是有来处。”

  宋言这时也不在沉默。

  老匹夫,是你一再逼迫,那就别怪小爷不给你脸了。

  “不过,在回答先生这个问题之前,晚辈想问问先生,一旦此次大燕示弱,大燕且不说大齐会不会变本加厉,其他诸国会不会效仿,到时候又该嫁那位公主,或者,嫁先生家的女眷?”

  “你……”

  尤瑜家中的女眷都已经成婚,年龄都不小。

  宋言这么一问,显然是在羞辱他啊!

  可他憋了半天,

  “有辱斯文。”

  “既然先生回答不出来,那应该能明白,这一战,其实无关乎银子多少,而是我大燕的态度问题。”

  惠文帝闻言,忍不住拍手称赞。

  “不错。”

  宋言行了一礼,

  “先生虽然熟读治国策论,可只是皮毛,没有明白其中深意,纸上谈兵而已,若是真论实战,恐怕还不如晚辈帐下的任何一个将领。”

  宋言这话一落,原本还趾高气扬的尤瑜,顷刻间面色涨红,呼吸都变得急促起来。

  几次想要辩驳,却找不到合适的用词。

  就连极力推崇尤瑜的群臣,此刻也哑口无言。

  他们并非不讲道理,只是从自身出发,想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而已。

  “先生是当代大儒,是我大燕文人的榜样,本应该作为表率,痛击大齐才是,为何如此没有傲骨,未战先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没有半点文人该有的风骨。”

  “陛下,请治罪尤瑜言语过失之罪。”

  宋言怒斥一声,高声朝惠文帝喊道。

  尤瑜面色巨变,身子猛的一颤,险些要摔倒。

  “你……这只是你的臆测,其他诸侯国是否会侵犯我大燕,还犹未可知。”

  半响,尤瑜也只是找到了这么一句无用的话来反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