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一品武侯

第358章 朝会1

  这一夜,宋言喝得酩酊大醉。

  也就在柳玉龙与江云书等人面前,他才会卸下所有防备。

  如今这武侯府,申氏再没有了多余的心思之后,也算是兄友弟恭,一家人倒是和和睦睦。

  翌日,天晓时分。

  宋言便洗漱更衣,驾着马车往皇宫而去。

  相比于接待大齐与北荒的接风宴,今日的朝会才是重中之重。

  太和殿前,文武百官相互攀交,心思各异,却唯有一点相同,每人的眉宇间,多少都带点凝重的神色。

  倒是与上次审判宋言的朝会,有异曲同工之妙。

  “陛下至今未有明确的答复,与大齐到底是和是战?柳大人可有眉目?”

  身为户部尚书,掌管天下钱财,吴定深知大燕如今的财政,确实不该再有战争暴乱发生。

  与北荒一战,虽取得了空前的大胜,可一应调度也几乎耗光了国库。

  若他个人而言,自然希望牺牲秦般若一人,换来海州短暂的和平。

  可二皇子秦风与礼部尚书黄来发突然的态度转变,让原本还算明了的局势,瞬间又蒙上了一层迷雾。

  他凝目看着柳承志,身为兵部尚书,他多少知道惠文帝的想法吧?

  当军部传来急报,大齐太子率领十万铁骑陈兵海州时,他暗暗捏了一把冷汗。

  甚至与吴定的想法一致,可接风宴上,惠文帝明显不愿与东临王苟和,他反而有些摸不着头脑了。

  一个人的神情,隐藏再深,眼眸深处的变化,是骗不了人的。

  “不管陛下如何裁定,我都没有意见。”

  吴定微微一怔,心中怒骂道,柳承志这话,说与没说,有何区别?

  真是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

  “吴大人何必急于一时,与大齐是战是和,今日恐怕就有答案了。”

  言喻身为刑部尚书,对云清刺杀大齐萧使节一事,自然也了然于心。

  今日的朝会,这或许将成为东临王发难的原因之一。

  “若是国库充盈,我自然是不急。”

  吴定苦笑道。

  一旦与大齐开战,必然要增税,苦的还是大燕的穷苦百姓。

  他们这些人,高高在上,自然不能感同身受。

  大齐之所以选择这个时间发难,则是因为,这天气渐凉,一旦入了冬季,远在苦寒之地的大齐与北荒,势必会南下掠夺。

  倒不如提前做足准备,若是大燕肯服软,那一切自然好说。

  若是不肯,不过是提前兵戎相见而已。

  ……

  御书房中,惠文帝吃了一口燕窝粥,看着眼前的男人问道:

  “皇叔以为,与大齐是战是和?”

  男人身姿笔挺,年纪与惠文帝相仿,气质威严。

  “臣以为,大齐狼子野心,若是开了先河,今后势必会贪得无厌。”

  “不过……”

  他顿了下,目光扫过惠文帝,见对方脸上的神色没有变化,继续道:

  “大齐若是与北荒狼狈为奸的话,北境安危,怕是不容乐观。”

  他分析得倒是明确,利弊也与惠文帝讲的明白清楚,惠文帝自然也有自己的考量,

  “皇叔所言,与朕想的一样,用尊严换来的和平,能持续多久……”

  惠文帝脸上闪过一丝怒意。

  吴王秦玉真微微抬头,眉宇间同样掠过一丝褶皱,

  “今日,朝堂上必有纷争,陛下不如先听听各方言论,再做定夺也不迟。何况,东临王想必也会在朝会上提亲?”

  不知东临王会在朝会上提亲,云城郡主怕是也会借此提出要求。

  “也好。”

  惠文帝颔首,心中有些失望,却很快释然。

  他用过早膳,起身走出御书房,姜傲已经等候多时。

  同样的问题,他再次问姜傲,得到的答案,比吴王还不如。

  “末将是个粗人,不会太多道理,陛下如何决断,听从本心便是。”

  惠文帝轻笑,迈步走向太和殿,没有再多言一句。

  “时辰到……请百官入殿……”

  尚和扯着嗓子,一声大呼。

  宋言跟在人群中走入太和殿,刚刚找到一个位置,便被龙椅上的惠文帝扫了一眼,

  “宋言,你站到前面来。”

  无奈,宋言只能缓步走到前面,与柳承志站在一起。

  群臣心中顿时就炸开了锅,这是宋言被责罚之后,第一次参加早朝。

  与柳承志站在一起,可见他在惠文帝心中的分量,着实不轻。

  秦风微微皱眉,却没有多言。

  圣心难测啊!

  “启禀圣上,大齐东临王与北荒云城郡主到!”

  很快,东临王与云城郡主如约而至,群臣回头望去,只见东临王与云城郡主结伴而行。

  东临王面无表情,眼中似乎还带着些许怒意,特别是与宋言对视的刹那。

  萧佐贺被宋言打成重伤,惠文帝不但不治罪宋言,反而还给了嘉奖,往小了说是不将他放在眼里,往大了说,是看不起大齐。

  “见过大燕皇帝陛下。”

  东临王不行礼,不叩拜,就这般站着。

  群臣屏住呼吸,惠文帝眼眸微微一眯。

  这一幕,与当初布哥何其相似。

  “本王今日到来,是有两件事情想问问皇帝陛下。”

  在惠文帝面前自称本王!

  惠文帝眼眸冰冷,压着心中的怒火,东临王继续道:

  “第一件事,萧使节在驿站遇害,皇帝陛下可曾查到幕后主使?”

  他这话一落,群臣脸上纷纷露出怒色,东临王这分明是在质问惠文帝。

  “大胆……”

  “放肆,见了陛下不行跪拜之礼不说,还敢质问陛下?”

  “蛮夷之邦,果真是不懂礼数。”

  “……”

  瞬息之间,朝堂上乱作一团,东临王却充耳不闻,目光直勾勾地落在惠文帝身上。

  惠文帝眼眸一扫,宋言当即就站了出来,道:

  “陛下,萧使节驿站遇害一案,微臣已经查了水落石出,全身云清与萧使节之间的个人恩怨,并无背后主谋。”

  秦风闻言,猛地松了口气。

  也不知,这是宋言的一面之词,还是云清当真没有将他交代出去?

  黄来发扫了秦风一眼,见他松了口气的同时,心中顿时有些失望。

  “宋候是要包庇幕后的真凶吗?”

  东临王显然不能接受这个结果,怒指着宋言,质问道:

  “那日在驿站,云清明明已经交代了幕后之人,你居然敢当众隐瞒真相?”

  “你若不信,大可自己去查。”

  宋言冷哼一声,也不多看东临王一眼。

  东临王气急,这是大燕国都天京城,他能查个卵出来?

  哪怕是想见云清一面都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