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一品武侯

第350章 兵临城下

  “客官,需要点什么?”

  粗布麻衣的小二,脸上露出职业性的微笑,擦拭桌子的动作也极为麻利,显然是千锤百炼的结果。

  在肃州城外的荒郊野岭,他每日要招待的客人微乎其微,以至于见到这一老一少,显得有些激动。

  在他身前,一名老妇,头发灰白,身躯佝偻,

  “两碗清茶,四个馒头。”

  她的声音平稳,少了一些沧桑的味道,似乎与年龄不符。

  在她身后,一名年轻妇人,长发如瀑,身材丰腴,即便是素颜,脸上的容貌也做了细微的修整,如同芝麻撒在脸上,仍旧难以掩饰绝美的容貌。

  她身着素衣,也不曾有精美的发饰修饰,依旧引人侧目。

  小二忍不住多看了两眼,

  “好嘞,客官请坐,马上来……”

  小二转身忙碌,老妇人态度恭敬,等年轻妇人落座之后,她才坐下,然后警惕性地扫了周围一眼,

  “姑娘,真的不回天京城吗?”

  “不用,现在回天京城,只会增加风险,对殿下也不会有半点帮助。”

  郑婉茗衣袖半遮,将清茶饮尽之后,蜻蜓点水般擦拭了下嘴角,随口问道:

  “此地距离禾海州,还有几日行程?”

  “大约还有两日不到的样子。”

  算算时间,她们从肃州建康府出来,已经有三日时间。

  肃州与海州,相距不足三日的行程,因为她们一路走走停停,硬生生拖延了两日时间。

  “姑娘,这次如此……”

  林妈妈欲言又止。

  她与郑婉茗的关系,如仆从却似亲人,有些事情,她如鲠在喉,却又怕郑婉茗不喜。

  因此支支吾吾,心中诸多疑虑,却没有问出口。

  郑婉茗对林妈妈的性格,同样一清二楚。

  待小二端了四个馒头放在桌子上,道了一声慢用之后,与二人拉开距离,她才漫不经心,道:

  “是殿下的意思。”

  林妈妈心惊,面色微变,下意识又扫了四周一眼,

  “殿下不是让姑娘保护章和公主宋侯吗?如今她们已经回到天京城……”

  郑婉茗摆了摆手,

  “大齐与北荒使团已经到了天京城,北境与海州恐会生变,所以殿下才让你我先去海州。况且,宋言再过些时日,恐怕也要去海州。”

  “海州?宋侯很快便会去海州?”

  郑婉茗颔首,眼眸深邃,

  “前两日,刺杀宋言的刺客中,就有来自海州的人,他睚眦必报,肯定不会轻易罢休的。”

  林妈妈心惊肉跳,郑婉茗继续道:

  “当然,这并非主要原因……快吃吧,吃完好赶路,到了海州,还要先布置一番。”

  ……

  天京城,皇宫御书房。

  惠文帝端坐在龙椅上,

  “所以,此事全是赵王一手谋划的?”

  薛贵战战兢兢,后背已经被冷汗浸透,

  “陛下,这案子目前是宋侯在审理……”

  他的话还未说完,惠文帝便怒喝道:

  “你身为天京府尹,便对此案不闻不问?”

  薛贵浑身一冷,直接跪拜在地,不敢抬头,声音也略微有些发颤,

  “陛下恕罪。”

  “昨夜,云府走水,可有查明是何人所为?”

  驿站发生的一切,惠文帝早就心知肚明,赵王指使云清,杀害大齐萧使节,他根本就不放在心上。

  如今这朝堂上下,倒是出奇的思想统一,对于大齐要迎娶章和公主一事,由原来的支持,现在已经全部持反对意见。

  这其中自然有秦风与黄来发暗中推动的功劳,可惠文帝心思深沉,薛贵也拿捏不准。

  至于云府走水一事,他在得知消息的第一时间,便亲自赶往调查。

  他怀疑的第一对象,自然也是秦风。

  整个天京城上下,恐怕都这么认为。

  “微臣派人去调查,云府上下,除了云清之外,全部审理过一遍,暂时还未查出因由。”

  “微臣无能,还望陛下恕罪。”

  薛贵汗如雨下,脸色也苍白如纸。

  他低着头,看不到惠文帝的神色变化,只能从惠文帝的声音,去判断他当下的情绪变化。

  “此事,可是赵王所为?”

  惠文帝神色平淡,听不出喜怒哀乐。

  薛贵浑身一颤,

  “回陛下,微臣以为,此事应该与赵王殿下无关。”

  “哦?”

  惠文帝眉眼一闪,饶有兴致地看着薛贵,

  “你先起来回话。”

  薛贵如坐针毡,但还是缓缓起身,却依旧不敢与惠文帝对视。

  他沉吟片刻,道:

  “微臣以为,云清杀害萧使节,是否是听命赵王殿下,也疑点重重,更何况……”

  薛贵顿了下,继续道:

  “云府走水,雷声大雨点小,全府上下也不曾有人受伤,若是有心报复云大人。”

  薛贵的话音刚落,惠文帝便冷哼一声,他连忙改口道:

  “若有人报复云清,必然不会如此轻易就放过云府上下。”

  惠文帝微微颔首,薛贵悄然松了口气,再道:

  “所以,微臣以为,此事或许只是个意外,也说不定。至于云清刺杀萧使节,多半是他个人的行为,行迹暴露之后,故意诬陷赵王殿下而已。”

  “宋侯可曾与你说过,调查的结果?”

  结果?

  宋言倒是与薛贵提过一嘴,他此刻回想起来,心下瞬间又凉了半截。

  因为宋言提醒过他,一旦惠文帝追问,他尽力帮赵王秦风憋清关系便是。

  “宋侯调查的结果,微臣已经在奏折中写明,此事全是云清一人所为,其原因是,云清在接待大齐使团的时候,被萧使节百般为难,这才不忿杀人的。”

  不忿杀人?

  惠文帝心中冷笑,却也没有继续拆穿薛贵与宋言沆瀣一气的谎言。

  他要的只是一个说得过去的理由。

  至于处罚,或者怀疑秦风,他自有衡量。

  自从驿馆杀人案的流言蜚语传遍天京城,惠文帝便没有任何动作,他一旦处置秦风,岂不是等于承认秦风指使云清杀人的事实?

  既然宋言与薛贵已经给他找了个台阶,他自然没有不下的道理。

  而就在他要开口之际,御书房外突然传来一道尖锐的声音。

  尚和躬身行了一礼,转身朝着门外走去,不到片刻功夫,他再次疾步走回,在惠文帝耳边低声道:

  “陛下,是大齐东临王求见。”

  惠文帝眉头微皱,这两日,东临王因为萧使节遇害一案,时不时求见,想要给他施压。

  “你去告诉东临王,明晚朕会为大齐与北荒使团设宴,至于萧使节遇害一案,薛爱卿,你去与东临王等人解释清楚。”

  薛贵心头一咯噔,却不敢违背,

  “微臣遵旨。”

  待薛贵退去,又有一人匆忙走进御书房,对着惠文帝叩拜之后,肃然道:

  “陛下,海州来报,大齐陈兵十万,于海州以北五百里。”

  惠文帝大怒,却强忍着怒气并未发作,而是吩咐了一句,便让那侍卫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