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自古从来无好宴

  雒阳。

  皇宫大殿。

  天子端坐于上,接受众臣朝拜。

  众人礼毕。

  刘协看着众人慢慢说道:“此次春猎,朕被贼人所追杀,幸祖宗庇佑,皇叔相护,朕才逃过此劫。现欲封皇叔为左将军,阳城亭侯。诸公以为如何?”

  王允率先接口道:“陛下圣明,刘皇叔救驾有功,当得此功。”

  又有几人接口道:“陛下圣明。”

  “陛下圣明。”

  董卓脸上带着一丝琢磨不透的笑意,看着站在下首的刘隅。

  左将军,虽然位高,可手下无兵无将,终究还是虚职。

  对于此,董卓并不在意,他只是想起李儒曾经提醒自己,此人不可小觑,要小心防范。

  既然能得到文优如此看重,那一会就让咱家试试他。

  刘协看了一圈,见众人都齐声附和,只有董卓没有说话,不禁心中没底。

  刘协犹豫片刻,看着董卓问道:“相国,之前朕欲封赏皇叔,相国说等到皇叔为国家立下功劳后,再行封赏,如今皇叔救朕于危难,此时封赏,相国觉得如何?”

  董卓笑道:“陛下,皇叔救下陛下,立下大功,此时封赏是合适。”

  刘协听董卓这般说,心中一阵喜悦。忙令人颁下旨意。

  刘协封赏完刘隅后,董卓从怀中掏出一份名单,呈递过去。

  “陛下,此次春猎除了皇叔之外,还有一众忠臣,都为陛下立下功勋。求陛下一同封赏。”

  刘隅不看名单,就知道这些人都是董卓亲信。

  如今董卓把持朝政,大小事都是他一言而决,所谓呈递天子也不过是走个形式。

  众人都心知肚明,谁也没有发出异议。

  朝会结束后,众人正要散去,只听董卓哈哈一笑道:“诸公慢走,咱家久没和诸公宴饮,正要趁着今日,请诸公到我府中一聚。”

  刘隅看着董卓人畜无害的笑容,心道:“自古会无好会,宴无好宴,董卓这时候提出宴饮,恐怕不是好事。”

  这些大臣都是久经官场的老狐狸,自然比刘隅看的明白。

  当下就有几人开口婉拒。

  有说自己身体有恙的;

  有说自己家人有病的;

  为了验证自己所说的真实性,有人抚胸咳嗽,上气不接下气。

  有人泪流满面,如丧考妣。

  总之就是为了逃避宴饮,各人使出浑身解数。

  刘隅看着满朝老臣一个个化作表演艺术家,也不禁在心中暗叹。

  真是生活不易,全靠演技!

  董卓一脸淡然,看着众人停止了动作,才冷冷说道:“既然诸公有恙,咱家也不强求,来人,快传太医,为诸公诊治。”

  装病几人一听这句话,从垂垂老态,一下子变成了生龙活虎。

  “相国相邀,我等虽有恙,也不敢不去。”

  董卓笑道:“既然如此,那就请吧。”

  说完,当先而行,向着相府而去。

  众人无奈,只能紧随其后。

  刘隅看着身后诸公,大都是是上次在王允府上见过的旧臣。心中更惊。

  董卓让众人前来,到底所为何事?

  不会是遇刺的事,让他恼羞成怒,要杀这些人泄愤吧。

  在他暗自思索间,众人已经来到相国府邸。

  这是刘隅第二次来到此间,第一次是和蔡邕比诗。

  上一次有吕布相迎,气氛虽不热烈,可还算平静。

  这一次却是气氛压抑,让他感觉到心中烦闷。

  众人来到前厅,见案上空空如也,并无任何酒菜,一时不知道董卓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董卓见众人坐定,微微一笑道:“诸公,都是朝廷旧臣,今日能来咱家府上,咱家真是高兴,岂能不拿出最好的酒菜来招待诸公。”

  “来人,押上来。”

  门外一会功夫,就押上来十几名汉子。

  门前走来一人,面容清瘦,一身长衫,正是贾诩,贾文和。

  “奉相国之命,已经查明,此次参与刺杀事件还有十九人,已经全部带到,请相国处置。”

  董卓脸上笑意浓郁。

  “乱臣贼子,留之何用,杀。”

  “唯。”

  门外早有甲士躬身领命,一会功夫,十几名汉子全部人头落地。

  刘隅看着这血腥一幕,险些昏过去。

  十几名鲜活的汉子,转瞬之间,就成了冰冷的尸体,这让他一个现代人,如何能接受。

  他刚强忍住心中的呕吐之意,只见有人把饮具和盘子端了上来。

  酒具之中鲜红的血有热气升腾,尚有余温。

  圆盘之内鲜肉已经被切成若干小块,一片血红。

  刘隅看到这一幕,顿时不明白董卓的用意,他为了震慑众人。让大家吃人肉喝人血啊。

  看着鲜血顺着酒具缓缓流下,流在案上,又顺着低案落在地上,发出几声嘀嗒的响声。

  如雨滴落入石板,发出几声嘀嗒的声响。

  这些轻微的声响,落在刘隅心中,如同根根巨刺,直刺他的心口。

  心口莫名的出现的疼痛。瞬间占据的刘隅的身体。

  众人面色惨白,有人已经忍不住就要呕吐出来。

  王允忍不住,行礼道:“相国,这是何意?”

  董卓脸带笑意。拿起面前的一块肉,放在嘴中,慢慢咀嚼,脸上带着笑意,他似乎不是在吃人肉,而是在吃天底下最美味的食物。

  “王公,我等皆是大汉忠臣,这些奸臣贼子之血肉,正好拿着佐酒。岂不是人间美味。”

  王允还要再说,只见董卓摆摆手,示意王允不必再说。

  见众人半天没反应,董卓笑道:“诸公若是不肯食奸贼之肉,饮奸贼之血,莫非是和这些人有勾连?”

  王允应道:“相国言重了,我等皆为大汉忠臣,岂能和奸贼有什么勾连。”

  说完,用枯槁的手,拿起一块肉,放在口中,慢慢咀嚼。

  肉一入口,王允就险些吐出,可是他不敢如此,只能强自忍耐。

  等一块肉下肚,王允脸上虽然平静,可心中早已经千疮百孔。

  他心里的恨啊。

  他恨自己无能,不能手刃奸贼;

  他恨自己错信袁绍,置天子与危难;

  他更恨自己贪生怕死,口吃忠臣之肉。

  董卓心中有些得意,他转头看向刘隅,只见坐在案前,一动不动。

  董卓脸上带着几分戏谑笑意。

  “皇叔为何不吃?”

  刘隅看着董卓脸上的微笑,像极了看着小红帽的狼外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