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满堂大丈夫,尽作女儿态

  曹操刚才一直在观察刘隅,看他面对众人赞誉时,脸上没有一丝得意之色,不禁暗暗敬佩。

  没想到云起年纪轻轻,竟然能够宠辱不惊,果然是大才。

  如此人物,假以时日,前途必然不可限量。

  众人又喝了一阵,渐渐都有了醉意,谈话的内容也从刚才的诗文转到政治上。

  尚书仆射士孙瑞喝完一口酒,说道:“云起那首诗说得太对了,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瑞想长醉不醒,也不愿看董卓祸乱朝政。”

  此言一出,众人酒都醒了大半。

  这段时间,董卓在雒阳城中烧杀抢掠,可谓无恶不作,不少王公大臣因为反对他,死在他手中。

  众人如履薄冰,战战兢兢。唯恐董卓的屠刀会指向自己。

  这时听到尚书仆射士孙瑞这般说,有人附和道:“董卓欺人太深,胆大包天,他竟然敢逼死皇后,嗜杀少帝,如今行径,真不怕天怒人怨吗?”

  又有人附和道:“还不止于此,他还夜宿皇宫,奸淫嫔妃,真是连畜生都不如。”

  “我大汉四百年江山,眼看就要倾倒,呜呼哀哉,呜呼哀哉。”

  这句话一出口,众人都想到如履薄冰的日子,一个个痛哭起来。

  刘隅喝酒喝的好好的,突然之间就听到众人的哭声。

  哭声挺大,感情也挺悲切,看样不像是装的。

  他有些不明白,这些人也是饱读诗书,位居高官,也算是见多识广,怎么说哭就哭啊!

  书上说百无一用是书生,也不全无道理。

  如果哭有用的话,董卓恐怕早就死过千百回了。

  在这宴席之上,除了刘隅之外。还有一个人正冷冷看着众人,这个人正是曹操。

  他逐一扫过众人,眼神中露出一丝鄙夷。

  如此朝臣在朝,大汉如何不危如累卵。

  想我大汉永元年间,忠勇之上,遍布朝堂,这才过了多少年,就变成了这般模样。

  他眼光扫到刘隅时,脸上的表情,才慢慢变了模样。

  云起果然是大丈夫。

  曹操端起酒杯又喝完一口酒,大笑起来。

  笑声洪亮有力,在一阵哭声中显得尤为刺耳。

  众人被这声笑,都止住哭声。

  随着笑声看去,只见曹操满脸笑意,眼神中却透出一丝鄙夷。

  “孟德何故发笑?”

  杨瓒看着曹操怒斥道。

  “是啊,曹孟德你是何意?”

  “别以为我等不知道,自从董卓占据雒阳后,你曹孟德侍奉董卓,就像侍奉你的父亲,就差拜董卓为义父了。”

  “曹孟德就算是在殷勤,在董卓眼中也不过是一条狗。”

  曹操在众人的喝骂声中,依旧安之若泰,面不改色,一口一口喝着酒,好像这些人说的人和他无关。

  刘隅在心中也是暗自敬佩,不愧是历史上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光这份气度,有几人能做到。

  众人骂了一阵,声音渐渐小了起来。

  曹操喝了一口酒,这才笑道:“我笑满堂大丈夫,为何尽作女儿态。”

  “你们哭哭啼啼,就能把董卓哭死了,真是可笑。”

  王允怒道:“曹孟德你世代食汉禄,不思报国,反而笑满朝诸公,是何道理?”

  曹操笑道:“我笑诸公无一计可杀董卓,操虽不才,杀董卓如杀一条狗,我这就去把董卓的首级拿来,悬于雒阳城之上,让诸公看看。”

  杨瓒怒道:“曹孟德你好大口气,我看你不像是能杀董卓的,都像是替董卓打探消息的。”

  说完向王允拱手一礼又道:“王公,请把这狂徒撵出去。”

  撵出去。

  撵出去。

  王允微一沉吟,点头道:“叉出去。”

  下人看到王允吩咐,架起曹操就往外走。

  曹操一手拿着酒壶,一手拿着酒杯。

  嘴中嘟囔道:“慢点,慢点,别弄撒了我的酒。”

  刘隅向王允看了一眼,只见他果然在目视自己,心中已经明白他意思。

  他借着不胜酒力,告罪一声,然后走了出去。

  王允看刘隅出去后,在心中赞叹一声。

  转头对众人道:“诸公,别让曹孟德扫了雅兴,来,来,来,请满饮此杯。”

  刘隅走出门后,疾走几步,就看到两个下人架着曹操。

  他急忙追上去,温言让两人放下,自己会带曹操出去。

  下人看是刘隅,又都知道王允对的喜爱,也不再多说什么,行了一礼后,继续去酒宴上伺候。

  曹操一看刘隅,呵呵笑道:“云起啊,我早就知道你会出来,满堂的朝臣,没有一个人入得了曹某的眼,只有云起你,是个大才,绝对的大才。”

  刘隅谦虚道:“曹公谬赞了,我也奉王公之命,特意来留曹公的。”

  “王公?”曹操诧异,过了片刻随即醒悟道:“看来王公也不是全无见识,倒是曹某刚才失言了。”

  刘隅笑道:“曹公这边请。”

  曹操笑道:“去可以,不过刚才那桌上的酒,可得给操拿两壶。”

  “放心吧,王公必有安排,曹公请跟我来。”

  刘隅带着曹操穿过两处庭院,就来到了王允书房门前。

  果然见门口有一下人早已经等候多日。

  两人走进书房之中,低案之上早已经摆满酒菜。

  曹操一看大喜,不由得笑出声来。

  两人分宾主坐定。

  两人喝了几杯酒。

  曹操笑着问道:“云起,刚才我说杀董卓如杀一条狗,你就不好奇,我有何计杀他?”

  “愿听曹公高见。”

  曹操笑道:“操这一段委身侍贼,就是为了杀他,如今我已经完全得到董卓的信任,出入相府无人查问。如此方便,杀董卓是不是就像杀一条狗。”

  “曹公虽能近身,可在下听闻,董卓先前被人刺杀过,岂能没有防备,再加上他身边有吕布保护,曹公若贸然行刺,恐怕难以成功。”

  曹操呵呵一笑道:“吕布虽然董卓身边,也不是时时都在,总会找到机会。”

  “操所担心的是,董卓身上穿着一身宝甲,寻常刀剑没有作用。”

  “操曾听蔡伯喈说过,王公府上有一把祖传的七星刀,这把刀削铁如泥,操用它刺杀董卓必然能建功。”

  刘隅微微一笑:“隅以为,曹公刺杀董卓之举,不但不会建功,还会把自己陷入一个危险的境地。”

  “再说,曹公身负经世之才,报国之志,为何要去做一刺客耳。”

  曹操还没有答话,只见王允从门外走了进来,看着曹操笑道:“孟德好胆识,刚才是老夫失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