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口碑

  应天顺时,受兹明命。

  董卓祸乱雒阳,致使大汉都城西迁。

  赖祖宗保佑,皇叔英勇,诛杀董卓于长安。

  雒阳城已建都二百年,如果四海清平,朕决定还都雒阳,

  ……

  ……

  一封诏书,在大汉天下传开。

  对于这个诏书,并没有多少人觉得意外。

  大汉朝的都城本来就在雒阳城,去长安不过是被董卓胁迫。

  如今董卓已经诛杀,天子在刘皇叔的护送下,返回雒阳,也在情理当中。

  最先得到消息的长安百姓心中沸腾,当初董卓雒阳之乱,从雒阳带到长安的百姓足有数百万,他们虽然在长安渐渐站稳了脚跟,但还有绝大部分想回到当初的都城雒阳。

  有长安百姓去刘隅府邸前请命,请求跟着回雒阳的大军同行。

  他们对于这个请求很忐忑,不过想想一路上可能遇到的盗匪,也就硬着头皮苦苦哀求。

  很快刘隅的府邸就传出了消息。

  只要愿回雒阳,都可以同大军同行。

  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长安城,人们言语中对于刘隅的赞誉,这一刻出现了高潮。

  刘隅在府邸中,还在为长安城的留守,做着最后的安排。

  关羽领兵,满宠治民,张济屯田,陈到护驾,这四人是刘隅最早的安排。

  他思索良久之后,还是觉得有些不放心,这几人能力都不俗,却没有一个以智谋见长。

  他给徐庶说了很多话。然后决定把徐庶留在长安城。

  “元直,刚才的话,都记下了吧,一定要多布斥候,密切关注长安周边的情况,若有变故,要早做准备。”

  “主公放心,我记下了。”

  看着徐庶脸上带出的自信,刘隅心中悬着的心,算是平静了几分。

  如今在长安留下的阵容,有勇有谋,有内有外。只要不出现意外,就不会出现任何问题。

  剩下的武将张绣马超,谋士郭嘉,都被刘隅带在身边,除此之外,还有甲士六万。

  这六万士卒,虽然都是新兵,经过张绣这一段时间的训练,已经明显感受到他们的变化。

  安静,整齐,充满斗志。

  郭嘉坐在马车上,看着慢腾腾的队伍,觉得很是无聊,按照目前的行军速度,如今想要到雒阳,最起码需要一个月。

  在一次中途休息时,他把这个问题反映给了刘隅。

  “主公,这个速度太慢了,百姓中的老幼妇孺根本走不快,若按照这样的速度行军,恐怕一个月还不能到雒阳城。”

  刘隅点头,很显然他早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

  “奉孝觉得此事,应该怎么办?”

  “我们先带士卒,快马加鞭回雒阳,留下一部分士卒护送百姓慢慢回去就可以。”

  郭嘉这个建议,的确能解决行军难的问题。

  可刘隅并没有立刻答应,而是在低头沉思。

  这个办法虽然好,但却可能让刘隅失去收拢民心的机会。

  刘隅想到后世的记忆中,当年刘备离开新野时,被曹操带着骑兵追杀的情况下,还和百姓不离不弃,自己怎么能因为行军速度慢就放弃百姓独自离去?

  “奉孝啊,百姓既然愿意跟随我回雒阳,是对我的信任,我不会丢下他们,独自前行的。”

  “不过你说的行程慢,的确是个问题。这样吧,传我的命令,除了陛下车驾外,不论身居何职,都要将马车让出来,让妇孺老幼坐在马车上。”

  “奉孝,你也别躺在马车上喝酒了,跟着我,咱们骑马前行。”

  郭嘉有些目瞪口呆。

  “主公,这……”

  说到骑马,郭嘉有些抵触,骑马哪有坐车舒服啊。

  马上颠簸不断,郭嘉还能难受,最让他不能忍受的是,马上喝酒太不方便了。

  百姓听到士卒的传令,有些不可思议。

  让自己坐马车回雒阳,自己没听错吧。

  见众人态度坚决,似乎不是在开玩笑。

  通过这件事,刘隅在百姓心中的口碑,瞬间就高涨起来。

  皇叔仁义的呼声在人群中此起彼伏。

  刘隅抬头望向天空,蔚蓝一片,清风徐来,让刘隅很是受用。

  郭嘉眼神中有些疑惑。

  “主公,这么多百姓跟着咱们回雒阳的,如何安置的事,你想好了吗?”

  “这件事我早就在心中盘算过,当初他们的房子已经一把火被董卓焚烧殆尽。如今雒阳的房子几乎都是新建的。”

  “这些房子本来是招募流民用的,他们如果想住,可以让他们优先进行选择。”

  “这正是我担心的。”郭嘉脸上忧色丝毫不减,“房子有好有坏,有大有小,到时候主公打算如何分配?”

  “很简单,那些房子不会无偿送给他们,需要他们拿钱来购买,我会根据房子的大小,优劣,分成无数档次,比如离学堂近的,临街的,这些当然都是高价。想要好的住宅,自然要拿出银钱出来,奉孝,你说说看,这种做法,是不是就解决了麻烦。”

  郭嘉沉思了片刻,觉得这种办法,的确可以解决分房子不公平的问题,可又有一个新的问题。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主公,在这个时代,除了那些大户,百姓手中的钱财并不多,甚至有人连吃饭都成问题,哪有钱财用来买房子。”

  “这个问题很好解决。”刘隅淡淡一笑,“可以让他们先付小部分钱,剩余的钱的让他们每年支付,只要息钱不是高的太离谱,或者房价不是太高,我想他们都能接受的。”

  “就算他身无分文也没关键,他只需要签订一个契约,在规定的时间内还清房子的钱财,就能入驻。”

  刘隅对着郭嘉侃侃而谈,在后世的耳濡目染下,对于这一套理论,几乎滚瓜烂熟,不过自己,恐怕随便一个人,都能在这个时代,侃侃而谈。

  “奉孝觉得这个方法如何?能不能解决房子的争端?”

  对于这个理论,郭嘉从来没有听说过,但仔细思考下,也觉得此法可行,但他还是有些忧虑。

  “皇叔此法虽好,可我还是有些担心,如今天下动乱,百姓困苦,恐怕没有多余的钱,来偿还息钱。”

  “这个不用担心,我早就想好的的办法,回到雒阳后,第一件事情就是修缮皇宫,这是个大工程,需要的人手也不多,只要来修缮的,都有工钱。”

  “如果他们不相信,可以每日一结,具体每日工钱的金额,奉孝你让人去计算下,工钱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争取让他们用两年时间,就能大概还清房子款项。”

  喜欢重生三国,我抢了刘备的皇叔我抢了刘备的皇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