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特种兵的训练场

  训练场。

  刘隅看着安装完毕的训练器材。

  恍惚间,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沙袋,单杠,双杠,攀岩墙,竹网,箭靶,……

  这些在后世电视上看到的东西,都被刘隅呈现出来。

  虽然材料各异,做工有些粗糙,样子也有些怪。但总体来说,已经有了几分形似。

  三千甲士,已经列好战队。

  见刘隅走来,众人一齐行礼。

  刘隅目光扫过众人,见个个精神抖擞,目光有神。

  刘隅挥手示意,动作潇洒,眼神莫名生出几分豪气。

  此时此刻,同志们辛苦了,差点脱口而出。

  话刚想出口,却发现似乎有些不对。

  在这个年代,虽然早已经有了同志的概念,和后世不同的是,同志说的是志趣相投,多用于好友之间。

  想到这,刘隅淡淡点头。他走到那些器材面前,向众人讲解这些东西的用法。

  一炷香时间,刘隅把用法说了一遍。

  见众人眼神中还有些疑惑,刘隅并没有打算给他们示范。

  这并不是他自持身份,而是有些高难度的动作,他也做不出来。

  他现在的身子骨,虽然比刚入雒阳时,强壮了不少,可还没强健到特种兵的地步。

  不理会众人眼中的疑惑之色,刘隅看向陈到,淡淡说道:“开始吧。”

  方法已经给你们说了,做不成,只能说明你们菜。

  陈到正想指挥众人分批次,去完成器材。

  刘隅突然想起还有沙袋没有讲解。

  他挥手示意陈到停下,吩咐把三千个沙袋绑在众人腿上。

  众人有些不明所以,跑步就跑步,绑布袋做什么?莫非这里面装的军粮?

  三千个布袋虽然也叫沙袋,可刘隅知道,在雒阳城并没有找到那么多沙子,只能用沙土来替代。

  效果上,会有差异。非常时期,也只能凑合用了。

  众人绑好沙袋后,刘隅指挥众人先围住训练场跑二十圈。

  十圈不到,就有一少半人,跑不动了,他们瘫坐在道边,一个气喘吁吁。

  刘隅有些不相信自己的眼睛。

  关羽,张飞,赵云各带走五千人,剩余留守洛阳的都是军中精锐。

  他们个个还都是骑兵,都是身经百战精兵强卒。这种表现,确定是精锐?

  难道是自己对现在的骑兵认识不足,他们不需要跑步,只需要苦练马术骑射就行了。

  刘隅这样做的目的很简单,他要在骑兵之外,再训练出一支军队,一支这个时代的特种部队。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骑兵就是这个时代的特种部队,曹操的虎豹营,吕布的陷阵营,公孙瓒的白马义丛,董卓的西凉铁骑,都属于这样的部队。

  这种部队,在正面的战场上,几万人互砍的情况,或者远程突袭,骑兵都具备绝对的优势。

  骑兵在这个时代拥有绝对的速度和冲击力,他们一旦奔跑起来,足以冲垮任何步兵。

  可刘隅却想训练一支另外形式的特种部队,这支部队,可能不善于突袭,不善于大规模的杀戮,可他们一定要具备刺杀,侦察,化装,潜伏,制造动乱等技能。

  他们深入敌后,短时间内建起区域优势,然后保证大规模的部队,顺利攻入。

  他在光武帝派人攻蜀时,见到过相似的例子。

  光武帝两大主帅,竟然都死在了刺客的手中。

  刘隅知道这很可能只是历史的偶然。

  刘隅不知道,自己这种想法,能不能实现,既然有了想法,总要试一试才能知道成败。

  从理论上来说,战法是随着时代不断进步的,后世的战法一定比之前更加先进才对。

  但刘隅也知道,所有的战法,都建立在时代的基础上,对于潜入敌后这种行为,对于单兵素质,个人能力,团队协作,武器装备等等,都有着极高的要求。

  而所有这一切的基础,就是身体素质。

  二十圈下来,三千人已经有一半躺了下去。淘汰率接近百分之五十。

  刘隅让剩下的人休息一段时间,才开始接下来的项目。

  看到第一轮的测试后,刘隅对接下的项目有些失去信心。

  他实在难以想象,淘汰率会如此高。

  事情也的确如刘隅想象的那样,一轮下来,一千五百人,剩余的不足五百人。

  刘隅示意让其他人回到各自的位置,留下五百人开始进行训练。

  刘备来到训练场,看着场中的情况有些好奇。

  刘备在黄巾之乱起,就开始带领士卒进行征战。

  闲暇时也练兵,练的最多的就是士兵的拼刺,骑术,射箭的本领,对于刘隅这种方式,闻所未闻。

  “贤弟,这是练兵之术?”

  刘隅点头笑道:“不错,这种形式练出的兵卒,可以以一当十。”

  刘备有些不相信,这个时代,想要降低伤亡率,就要凭借地理上的优势。占据要塞,以逸待劳,以高打低。才有这种可能性。

  若真到了两军冲杀的时候,同等的兵种的之间的伤亡比例不会达到二。

  都是两个肩膀扛一个脑袋,凭啥你一个人能杀两个。

  见刘备不相信,刘隅也没有多解释,在这个依靠名将的时代,底下的士卒的潜力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的观念深入人心。

  这也难怪,这个时代参战的士卒,早已经不是多年前的贵族战争,士卒综合能力普遍很低,他们不识字,没理想。他们中大多数人,参军的唯一目的,就是能有一口饭吃,能够在这个时代不被饿死。

  在这个时代,见识过太多的生离死别后,刘隅很理解这种情况。

  在物质生活都难有保证的情况下,精神上的追求根本就是空谈。

  王越不知何时来到了训练场,他看着场上训练的士卒,眼中莫名有了一丝凝重。

  这种训练方式,他虽然并没有见过,可他也从中看出了一些门道。

  看似简单的项目,训练的内容却十分全面。

  体力,耐力,灵敏度,柔韧度都能得到训练。

  若照这种方式,训练下去,用不了多久,这些人的能力就能获得明显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