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敛兵聚谷(2)

  褒斜道,姜窝子口。

  关索早早地筑好营垒,苦苦等候二十天,终于等来了大队魏兵。

  想到又有奴隶可抓,脸庞激动得黑里透红。

  可是,竟然是柳充的兵马。

  “别放箭!别放箭!是我啊!”

  冲到石垒前方,柳充已是气喘吁吁,累得快要直不起腰,“那边,那边,好多好多魏军……”

  柳充刚要翻过石垒,却被关索的大刀拦住:“干嘛?干嘛?军师不是让你死守陈仓道吗?跑这里干嘛?逃兵是吧?”

  “你特么才逃兵呢!”

  柳充猛一使劲,拨开关索的大刀,“军师给我的命令是,在留凤关坚守到28日,然后撤至姜窝子与你汇合。”

  “意思是,你又想跟我抢功?”

  “赶紧让开!没时间跟你废话!”

  柳充真的没时间解释,因为魏兵已在一里之外。

  等到他的兵马全部翻过石垒,魏兵已追至在百丈。

  褒斜道,在姜窝子口分出两条岔路,右侧那条仍称褒斜道,往北就是关中的五丈原。

  左侧的岔路被称为陈仓道,往西北行至凤州又有岔路,其中左侧可通祁山,右侧可通关中的大散关。

  柳充的三千兵马,本是在留凤关筑垒阻挡魏兵。

  由于准备充分,而且筑垒之处地势险要,没伤一兵一卒就阻住魏军五日之久。

  他实在想不明白,为什么要弃垒撤退。

  关索也是一样。

  他得到的命令是:如果柳充退来,两军要装作守不住的模样,退至鸡头关继续坚守。

  想到马上就要撤走,却还没抓到奴隶,关索郁闷至极。

  指着不远处的魏兵,问道:“那个印堂的发黑的家伙,是个什么将军?叫什么名字?”

  “哪个?”

  “还能有哪个?左边骑黑马,追在你屁股后面那个!”

  “他啊,征虏将军州泰!

  “那家伙,接连攻我五天,死伤三百多人也没前进一步。

  “刚刚把他激怒,刚刚要亲自攻垒,特么的,军师规定的时间到了。哼?如果再有半日时间,定将他生擒!”

  说起这事,柳充也在郁闷。

  而他身旁的关索,却在小声嘀咕:“周泰?周泰那厮还活着?啥时候投降魏国了?”

  “噗——”

  柳充差点就喷了,瞥向关索的眼神中,多了一丝鄙视。

  “那人不是周泰,而是州泰!九州的州!”

  “原来如此!哪可是有这么奇怪的姓氏?我去……”

  说话间,一阵箭雨凌空而下,两人赶紧躲到石垒内侧。

  汉军正要以箭雨还击,却被关索大声止住:“别那么猴急,放近点再打!”

  此时,魏军已冲至三十丈左右。

  由于有石垒阻挡,又有弩手严阵以待,关索和柳充都不着急。

  特别是柳充,若无其事地絮絮叨叨:

  “这个州泰,你可能没听过。

  “丞相第一次北伐时,孟达给丞相写来书信,准备秘密举事。

  “当时,司马老狗征讨孟达的先锋,正是州泰。

  “好像从次年开始,他的父亲、母亲和祖父接连过世,这家伙在家守孝九年之多。

  “司马老狗感念他的孝心,认为这家伙有大才,孝期刚满就升他为新城太守。

  “征讨公孙渊时,司马老狗第一个想起的就是他,指名要求他随军出征。”

  说话间,魏军迅速冲到十丈之内。

  在盾牌手的掩护下,小心地缓缓靠近。

  石垒内侧,汉军的弩手与强弓密集发射,竟无一名魏兵倒下。

  眼看就要靠到石垒,关索仍不着急:“连续守孝九年,那家伙确实是个人才。难怪第一眼见,就觉得他印堂发黑。”

  话音刚落,黑熊般高大的身影,灵巧翻过石垒。

  大刀左劈右砍,顷刻间就攻破魏兵盾阵。

  大手一挥,箭雨飞过关索的头顶,落在前方十几丈。

  “关将军,别冲动,别忘了军师的命令……”

  若不是柳充冲了过来,关索还想往前冲。

  “我知道!”

  远远瞥着“印堂发黑”的州泰,关索郁闷地跃回石垒内侧,一脸的无可奈何,“军师说了,要装作守不住的样子。

  “你也看到了,这里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而且居高临下。

  “要想装出守不住,我真的很为难啊!”

  百丈之外,州泰好像在训斥什么。

  侧耳细听,可惜什么也听不见。

  “对了,贤侄,你是如何装的?能否教教我?”

  “我没装啊,时间一到就撤了。”

  “靠!你演技那么差,那家伙也敢傻傻追来?”

  没管柳充的一脸黑线,关索继续嘀咕,“我好像明白军师的计划了:

  “这里地形狭窄,魏军每次冲锋来不了几个人,所以抓不到几个俘虏。

  “如果装作守不住,缓缓后退,魏军就能看到取胜希望,必会汹汹追来。

  “等魏兵追到汉中,地形开阔了,咱抓俘虏就方便多了,你说是不?”

  “好像,是这么个理。”

  柳充随口回答,目光却盯着不远处的魏兵,“我去!魏军太牛了吧!投石车都搬来了!”

  “来得正好,正愁没法装呢!

  “传令下去:魏军一旦架好投石车,马上撤退!”

  …………

  在祁山、傥骆道与子午道,各路汉军严格执行姜维的命令,节节抵抗,缓缓后退。

  关索退至褒城的时间,是五月十二日。

  此时,汉中的小麦全部收割完毕,最后一批百姓也到了阳平关。

  按照姜维的命令,关索与柳充匆匆往汉城退走。

  西侧的关樾、黄崇、蒋斌和句扶,纷纷放弃各处大小据点,分别撤至乐城与黄金围。

  至此,汉军在汉中只有四个据点:阳平关、汉城、乐城与黄金围。

  七天后,司马懿亲率大军赶到。

  得知汉中小麦被汉军抢收,司马懿心里不停地咒骂,脸上却没有表现出来:

  “兵法有云,攻城乃下下之策,但有时又是上上之策。”

  合上地图,冷板着脸,继续说道:“姜维想诱我攻城,我就攻给他看!

  “费曜,徐质,文钦,你等各领两万兵马,分别包围黄金围、乐城与汉城,但要围三缺一。

  “速给郭淮传令:全力猛攻阳平关,若有懈怠,军法从事。

  “其余众将,随我进驻南郑,静候蜀军自投罗网。”

  话音刚落,司马昭就表现出不同意见:“父亲,蜀军各部节节败退,被迫龟缩在阳平关、汉城、乐城与黄金围。

  “我之兵力数倍于蜀军,又何需浪费时间?

  “以孩儿之见,阳平关地势险要极难攻破,应该转攻汉城、乐城与黄金围才对,父亲反其道而行,岂不是弄巧成拙?”

  “放屁!”

  司马懿狠瞪着司马昭,“你兄长,一眼就看出姜维的阳谋,而你却蒙在鼓里!你跟兄长相比,差的真不是一星半点!”

  褒斜道,姜窝子口。

  关索早早地筑好营垒,苦苦等候二十天,终于等来了大队魏兵。

  想到又有奴隶可抓,脸庞激动得黑里透红。

  可是,竟然是柳充的兵马。

  “别放箭!别放箭!是我啊!”

  冲到石垒前方,柳充已是气喘吁吁,累得快要直不起腰,“那边,那边,好多好多魏军……”

  柳充刚要翻过石垒,却被关索的大刀拦住:“干嘛?干嘛?军师不是让你死守陈仓道吗?跑这里干嘛?逃兵是吧?”

  “你特么才逃兵呢!”

  柳充猛一使劲,拨开关索的大刀,“军师给我的命令是,在留凤关坚守到28日,然后撤至姜窝子与你汇合。”

  “意思是,你又想跟我抢功?”

  “赶紧让开!没时间跟你废话!”

  柳充真的没时间解释,因为魏兵已在一里之外。

  等到他的兵马全部翻过石垒,魏兵已追至在百丈。

  褒斜道,在姜窝子口分出两条岔路,右侧那条仍称褒斜道,往北就是关中的五丈原。

  左侧的岔路被称为陈仓道,往西北行至凤州又有岔路,其中左侧可通祁山,右侧可通关中的大散关。

  柳充的三千兵马,本是在留凤关筑垒阻挡魏兵。

  由于准备充分,而且筑垒之处地势险要,没伤一兵一卒就阻住魏军五日之久。

  他实在想不明白,为什么要弃垒撤退。

  关索也是一样。

  他得到的命令是:如果柳充退来,两军要装作守不住的模样,退至鸡头关继续坚守。

  想到马上就要撤走,却还没抓到奴隶,关索郁闷至极。

  指着不远处的魏兵,问道:“那个印堂的发黑的家伙,是个什么将军?叫什么名字?”

  “哪个?”

  “还能有哪个?左边骑黑马,追在你屁股后面那个!”

  “他啊,征虏将军州泰!

  “那家伙,接连攻我五天,死伤三百多人也没前进一步。

  “刚刚把他激怒,刚刚要亲自攻垒,特么的,军师规定的时间到了。哼?如果再有半日时间,定将他生擒!”

  说起这事,柳充也在郁闷。

  而他身旁的关索,却在小声嘀咕:“周泰?周泰那厮还活着?啥时候投降魏国了?”

  “噗——”

  柳充差点就喷了,瞥向关索的眼神中,多了一丝鄙视。

  “那人不是周泰,而是州泰!九州的州!”

  “原来如此!哪可是有这么奇怪的姓氏?我去……”

  说话间,一阵箭雨凌空而下,两人赶紧躲到石垒内侧。

  汉军正要以箭雨还击,却被关索大声止住:“别那么猴急,放近点再打!”

  此时,魏军已冲至三十丈左右。

  由于有石垒阻挡,又有弩手严阵以待,关索和柳充都不着急。

  特别是柳充,若无其事地絮絮叨叨:

  “这个州泰,你可能没听过。

  “丞相第一次北伐时,孟达给丞相写来书信,准备秘密举事。

  “当时,司马老狗征讨孟达的先锋,正是州泰。

  “好像从次年开始,他的父亲、母亲和祖父接连过世,这家伙在家守孝九年之多。

  “司马老狗感念他的孝心,认为这家伙有大才,孝期刚满就升他为新城太守。

  “征讨公孙渊时,司马老狗第一个想起的就是他,指名要求他随军出征。”

  说话间,魏军迅速冲到十丈之内。

  在盾牌手的掩护下,小心地缓缓靠近。

  石垒内侧,汉军的弩手与强弓密集发射,竟无一名魏兵倒下。

  眼看就要靠到石垒,关索仍不着急:“连续守孝九年,那家伙确实是个人才。难怪第一眼见,就觉得他印堂发黑。”

  话音刚落,黑熊般高大的身影,灵巧翻过石垒。

  大刀左劈右砍,顷刻间就攻破魏兵盾阵。

  大手一挥,箭雨飞过关索的头顶,落在前方十几丈。

  “关将军,别冲动,别忘了军师的命令……”

  若不是柳充冲了过来,关索还想往前冲。

  “我知道!”

  远远瞥着“印堂发黑”的州泰,关索郁闷地跃回石垒内侧,一脸的无可奈何,“军师说了,要装作守不住的样子。

  “你也看到了,这里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而且居高临下。

  “要想装出守不住,我真的很为难啊!”

  百丈之外,州泰好像在训斥什么。

  侧耳细听,可惜什么也听不见。

  “对了,贤侄,你是如何装的?能否教教我?”

  “我没装啊,时间一到就撤了。”

  “靠!你演技那么差,那家伙也敢傻傻追来?”

  没管柳充的一脸黑线,关索继续嘀咕,“我好像明白军师的计划了:

  “这里地形狭窄,魏军每次冲锋来不了几个人,所以抓不到几个俘虏。

  “如果装作守不住,缓缓后退,魏军就能看到取胜希望,必会汹汹追来。

  “等魏兵追到汉中,地形开阔了,咱抓俘虏就方便多了,你说是不?”

  “好像,是这么个理。”

  柳充随口回答,目光却盯着不远处的魏兵,“我去!魏军太牛了吧!投石车都搬来了!”

  “来得正好,正愁没法装呢!

  “传令下去:魏军一旦架好投石车,马上撤退!”

  …………

  在祁山、傥骆道与子午道,各路汉军严格执行姜维的命令,节节抵抗,缓缓后退。

  关索退至褒城的时间,是五月十二日。

  此时,汉中的小麦全部收割完毕,最后一批百姓也到了阳平关。

  按照姜维的命令,关索与柳充匆匆往汉城退走。

  西侧的关樾、黄崇、蒋斌和句扶,纷纷放弃各处大小据点,分别撤至乐城与黄金围。

  至此,汉军在汉中只有四个据点:阳平关、汉城、乐城与黄金围。

  七天后,司马懿亲率大军赶到。

  得知汉中小麦被汉军抢收,司马懿心里不停地咒骂,脸上却没有表现出来:

  “兵法有云,攻城乃下下之策,但有时又是上上之策。”

  合上地图,冷板着脸,继续说道:“姜维想诱我攻城,我就攻给他看!

  “费曜,徐质,文钦,你等各领两万兵马,分别包围黄金围、乐城与汉城,但要围三缺一。

  “速给郭淮传令:全力猛攻阳平关,若有懈怠,军法从事。

  “其余众将,随我进驻南郑,静候蜀军自投罗网。”

  话音刚落,司马昭就表现出不同意见:“父亲,蜀军各部节节败退,被迫龟缩在阳平关、汉城、乐城与黄金围。

  “我之兵力数倍于蜀军,又何需浪费时间?

  “以孩儿之见,阳平关地势险要极难攻破,应该转攻汉城、乐城与黄金围才对,父亲反其道而行,岂不是弄巧成拙?”

  “放屁!”

  司马懿狠瞪着司马昭,“你兄长,一眼就看出姜维的阳谋,而你却蒙在鼓里!你跟兄长相比,差的真不是一星半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