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 > 首辅

第360章 天佑大明

  第360章天佑大明

  对于张居正给出的意见,陆远想了一阵后点头。

  “你是吏部尚书,既然你觉得可行,那就放手去做吧。”

  培养官员不是一句空话,你要支持他去做事,要做好容错的准备,所以我们经常会听到一句话‘国家培养一个官员不容易,尤其是培养一个高级官员’。

  张居正身为吏部主官,既然他觉得可以推动考成法,他有信心、有勇气,那当然要支持。

  至于说在后面的工作中遇到了困难和阻力,那就看张居正自己有没有本身摆平了,如果他不行,那陆远也不会因为他叫张居正这个名字就一味的纵容和袒护。

  被过分保护的官员同样不会成才。

  “请太师放心。”

  张居正表了态度,信心满满。

  陆远随后也没再多说什么,继续等待其他人的汇报。

  随后的时间里,各部主官纷纷做了汇报,总结来说,南北差异明显,问题不少。

  这就是一堂听取问题的汇报会。

  等汇报结束之后,时间也到了傍晚,陆远多的话没说,直接起身。

  “今日就到这吧,通政使司将会议的记录保存下来,抄发刊印五百份,在京所有四品以上官员每人一份、四直十六省主副官员人手一份,让他们都看看咱大明朝都有哪些问题存在,然后让他们写本子发过来,同时告诉他们,今年底全部要来京述职。”

  “是。”

  众人起身应命,随后目送陆远离去,赶等陆远一走,会场的气氛陡然间便放松了许多,大伙各自收拾着自己的公文奏疏,不时间交谈两句。

  “今天老夫也算是长了见识。”

  杨成修手里收拾着公文,嘴里念叨着话:“要不开这堂会,老夫还真不知道北边的同僚们那么多年都干了多少不得了的大事呢。”

  不少人手上的动作一停,齐齐看向杨成修,面色无不是有些难看。

  如此阴阳怪气的嘲讽谁又能听不出来呢。

  “杨部堂这么说就没意思了吧。”

  从北京而来的礼部侍郎袁炜脸色难看:“大家都是为朝廷效力”

  “说的对。”杨成修不等他把话说完就拦住:“确实都是为朝廷效力不错,只不过这个力到底往哪里用,那就只有自己知道了,不过老夫现在只看到这摆眼前的,全是麻烦。”

  袁炜的面色难看,还欲再言被一旁的李春芳拉住。

  他俩是忍气吞声了,可杨成修这边显然还不愿意这么拉倒,裴锦超搭了一句腔。

  “老夫在刑部干了几十年,还真是头回见到衙门斗不过土匪的,真是大开眼界,大开眼界啊。”

  “够了!”

  徐阶这时候眉头皱起喝了一句:“都在这里阴阳怪气说什么呢?老夫在北京为官三十四年,国家如此,是不是也要参老夫一本?”

  “都少说一句吧,国家艰难,这时候大家就不要再继续窝里斗了。”

  罗珵圆了一句:“北边有北边的难,南边有南边的难,只能说如今迁都之后,南边的同僚们要多担待一些。”

  两名阁臣都出了面,杨成修和裴锦超这些南派官员还能说什么,自然是老老实实收拾完自己的东西后离开文渊阁,至于心里服不服,那就只有天知道了。

  见此情形,徐阶罗珵对视也是一叹。

  南北之间的矛盾尖锐,哪里是说迁都之后就瞬间兄友弟恭、相敬如宾的。

  尽力调和吧。

  ——

  文渊阁内发生的事情陆远并不清楚,他在离开之后就直接回了家,并派人将陆鸣叫来家中。

  书房内,兄弟二人对面落座,各自守着一杯浓茶。

  “大哥叫我来,是有要紧事吧。”

  “嗯。”

  陆远身子后仰,闭目皱眉。

  “今天御殿仪之后,南北两京两套班子在文渊阁开了一堂汇报会,交流了一下目前国家存在的问题。”

  陆鸣几乎是瞬间就反应过来:“主要集中在北边?”

  “很多,不单单是南北的问题。”

  陆远还没有那般小家子气,他避过南北这個话题直接言道:“回头我会让人给你送一份会议记录,到时候你自己看吧,今天找你来,主要是因为明年有一千三百多万的财政赤字,大头主要出在了军费上。”

  “明年军费预算多少?”

  “两千六百四十万。”

  陆鸣瞬间睁大了双眼:“怎么会那么高?”

  “原因主要在我。”陆远也不推卸责任,直接揽了下来:“是我把军费定那么高的,当然,也是为了军心稳定,现在刚刚迁都,北方边军和京营以后就得南京朝廷,不对,没有什么南京北京了,只有一个中央朝廷,北边的军队也得朝廷养,总不能第一年就欠饷吧,所以为兄是决意要发足饷的。”

  “军心事关军权,军权又事关国家稳定,确实不容有失。”

  陆鸣开口道:“大哥叫我来,是希望让远东先把银子拿出来给国家?”

  “远东是个商号,让国家的中央财政向一个商号借贷,像什么样子。”陆远摇头表示自己并非此意:“我这倒是有个想法。”

  “大哥请说,弟弟自当全力去办。”

  “让银行发国债。”

  “国债?”

  “就是国家债务的意思。”

  陆远敲着桌子说出想法:“南京、杭州、上海、广州、福州、泉州、南昌等较为富庶的地方银行会发行国债,国债分为五年、十年、二十年期,到期后国家会偿还债务,在此期间,国家付给认购国债者相应的息钱。

  具体多少到时候银行会再讨论,你的任务就是出面来认购一笔国债,起到带头作用。”

  陆鸣连连点头:“弟弟明白了,大哥打算发行多少国债,又需要弟弟这里认购多少?”

  “远东现在账上有多少活钱?”

  “很多,今年的统计还没出来,不过去年的时候有三千多万,今年一开年忙着在北京抢宅子,又在福建、广东、上海、浙江新建了七个港,估计现在账上也没多少吧。”陆鸣答道:“不过钱虽然去的快,但回来的也快,具体的数字,需要各省府县的商号一起统计。”

  “这样吧。”

  陆远想了想后说道:“计划一期国债就先发两千万,你出面认购一千万一千五百万吧,看看反响如何,国债基于朝廷的信誉,咱大明朝的公信力现在还剩多少,实话说我这心里也没底,伱就多买点吧,如果反响好的话,到时候再发第二期,钱为兄再倒手给你,别耽误了周转。”

  “没问题。”陆鸣点点头:“我这就去筹钱,保证到时候一千五百万两一文钱都不少。”

  “去吧。”

  “弟弟告退,大哥注意休息,金体为重。”

  陆鸣起身告辞,走到门槛处时一回头:“对了大哥,有件事还真得给你说一声。”

  “什么事?”

  “我这有个生意上的伙伴,也是葡萄牙人,叫做尤塞尔,是个贵族,他说他的侄子是葡萄牙的国王塞巴斯蒂安,不过现在还是个几岁大的孩子,这个尤塞尔的叔父是摄政王,是个叫恩里克的红衣主教。”

  陆远面露讶色:“什么?葡萄牙的国王?”

  “对。”

  “来,坐下细说。”

  陆鸣重新落座,开始讲述起来:“这个尤塞尔说,早前他们国家是由塞巴斯蒂安的祖母凯瑟琳摄政,不过这个凯瑟琳是个西班牙人,身份呢则是恩里克这位红衣主教的嫂子,俩人之间的关系有矛盾,后来不知道怎么搞得,恩里克夺回了葡萄牙的摄政权,因此惹恼了凯瑟琳。

  凯瑟琳这个娘们现在鼓捣着西班牙入侵了葡萄牙,简单来说两国打起来了,尤塞尔知道您的身份,因此找到我这希望借兵。”

  “借兵?”

  “他想借一万人回国去抵御西班牙的入侵。”

  陆远乐了:“他倒是还挺有主意,找咱们借兵,条件呢?”

  “满剌加及其周边所有利益。”

  陆远捻了捻颔下胡须,露出笑容:“不着急,先吊着他,国债有着落了。”

  陆鸣也很快露出笑容来。

  “大哥想到了维特?”

  “哈哈。”

  陆远一笑挥手:“去忙吧,这件事我来处理。”

  “是,小弟告退。”

  赶等陆鸣一走,陆远立刻叫来陆直。

  “八百里加急去澳门,让维特来,本辅要见他。”

  “是。”

  “等下。”

  “老爷还有何吩咐。”

  “顺便走广东的时候通知一下胡宗宪和殷正茂,让他俩也回来一趟。”

  “是。”

  房门掩上,陆远起身来到身背后悬挂的海图处站定,在灯火中抬头审阅,最后目光停留在满剌加处。

  真是没想到这个时候西葡战争竟然爆发了。

  真可谓天佑大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