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茶道无疆

第95章 岩茶盛宴

  我们下山的时候,雪越下越大。

  如果照这样一直下,明天肯定是皑皑白雪了。

  台阶有些滑,曹可馨和高洁都差点摔倒,我不得不走在她们两个中间,拉着她们的手,慢慢的下着台阶。

  \"昔去雪如花,今来花似雪。\"我笑着说:“明年春天这里漫山遍野的花一开,也恰似今天的雪了。”

  下了山,两个人的头上衣服上落了不少雪。

  “怪不得红楼梦里贾宝玉下雪天要带斗篷和斗笠呢,原来这雪天竟能落满全身…”曹可馨笑着说。

  作为一个重庆人,她真的没在主城见过雪。

  晚上的宴会也不少人,自由组合,反正宴席的钱含在房费里,人坐满就上菜。

  开场还有茶厂的员工表演采茶舞,说实话,现在能看到年轻的女孩子采茶,很不容易了。

  这里的采茶姑娘倒不少,还能组成一个小小的舞蹈团。

  菜很丰富,很多我都不认识,问了服务员才知道。

  红眼睛鱼、猫爪菇、田螺煲、椒盐小溪鱼,这些在重庆都没有见过,当然还有大红袍茶鱼,更是让我们大开眼界。

  赵露思挨桌敬酒,当然是以茶代酒。告诉我们明天不能上茶山了,只能在厂区参观烘焙茶叶,参加品鉴大会。

  晚饭后,院子里已经有了薄薄的一层雪了。

  曹可馨和高洁幻想着明天一大早堆雪人打雪仗。

  晚上,房间里备有好几款岩茶,还贴心的准备了精美的茶具。

  我们三个一边喝茶,一边享受雪夜的静谧。

  窗外雪花飞舞,窗内茶香四溢,若是能围炉煮茶,那就更好了。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古人多么有诗情画意,写出这么闲适的意境。

  第二天一大早,外面就一片明亮,我看看时间,才六点多,应该是地上的雪很多。

  推开房门,果然,地上有一层厚厚的雪,四周都是一片雪白。

  赶紧叫醒高洁她们,下楼拍照,打雪仗。

  其他游客也起来了,纷纷加入堆雪人、打雪仗的队伍,一片欢声笑语。

  好久没有这么单纯的快乐了。

  曹可馨特别兴奋,自己主动趴在地上,印出一个人形的凹陷,乐此不疲。

  吃过早饭,在房间里休息一会,就按照约定时间在大堂集合。

  生产车间就在宾馆隔壁,步行就到了。

  厂区真大,而且全是现代化的厂房,这和我印象中的茶叶作坊大相径庭。

  我们直接去了烘焙房,看炒茶师傅们二次烘焙茶叶。

  整个车间里茶香扑鼻,花香、蜜香、果香混合在一起。

  赵露思给大家普及着岩茶的知识。

  “岩茶是特指盛产于武夷山的乌龙茶,因为茶树生长于山涧坑谷之间,采山川之灵秀,茶叶含有特殊的岩韵,故称为岩茶。”

  “现在我们规范了武夷岩茶的分类,大致分为五类。”

  “第一类是大红袍系列,原来为四大名丛之首,后来名气越来越大,就单独称为一个品类了。大家肯定知道我们武夷山的镇山之宝,大红袍母株,三百多年历史了,以前都是进贡给皇帝的,产量稀少,非常珍贵。现在就不准采摘了。现在的大红袍都是拼凑茶,更好的激发它的香气,一般以肉桂、水仙打底,搭配白鸡冠、北斗等品种茶。”

  “第二个就是肉桂系列,肉桂是我们武夷山的当家品种,香气高锐,香型独特,有桂皮独有的香气。一般按照不同的山场来分类。比如大家熟悉的“牛肉”、“马肉”,就是因为它们的产地的名字命名的。我们最有名的就是三坑两涧。慧苑坑、牛栏坑、倒水坑三个坑和流香涧、悟源涧。当然了,还有各种坑洞岩涧的产地,上百种都不止。这里面就包括刚才说的马头岩的马肉,燕子窠的燕肉,还有九龙窠、虎啸岩、天心岩等等。”

  “第三种就是四大名枞,铁罗汉、水金龟、白鸡冠、半山妖,这几个就是优良的单枞品种。”

  “第四类就是水仙系列,其中老枞水仙也是我们武夷山的当家品种。根据年头,一般分为普通、高枞、老枞、百年等。”

  “第五类就是奇种系列,这里面就太复杂了。大家应该听说过佛手、北斗、梅占、雀舌吧,这些是常见的品种。还有什么黄观音、奇兰、老君眉等等…”

  赵露思记性真好,知识真渊博,娓娓道来,听的大家都目瞪口呆,原来岩茶里面有这么多学问。

  赵露思笑着说:“我们茶山有很多老茶树种,从小耳濡目染,自然记得,一会大家会品尝到不同的大红袍、肉桂、水仙、名枞,好好感受一下我们岩茶的魅力。”

  参观完车间,来到一个品茶室,几个茶艺师小姐姐早等候在那里了。

  真是大开眼界,原来她们用盖碗冲泡,茶汤放到一个类似小饭碗的碗里,用一个小调舀茶汤给大家喝,还可以闻调羹底部的香气,欣赏茶香。

  赵露思她们公司的产品真多,大红袍就有七八种,肉桂更是十几种,还有各种奇种,老枞红茶、还有用名枞做的白茶,琳琅满目。

  曹可馨如同闯入宝藏世界的寻宝者,贪婪的去寻找她最喜欢的茶,不停的品尝着茶汤,闻着香气,还不断问着各种问题。

  我和高洁如同是进了大观园的刘姥姥,觉得什么都是稀奇的。说实话,我对岩茶的理解很浅,严重缺乏知识,而且喝的也少。

  这次真是大开眼界,原来有这么多产品。

  每个品种喝下来,都有不同的香气和口感,其中的妙处真是不可言言。总结为四个字就是:甘、醇、鲜、滑。

  甘:有两种,一是入口即甘,只要是好岩茶,入口就有一种甜滋滋,凉沁沁的味道。但是不像普洱的甘那样,有点腻感。岩茶的回甘是发散型的,直接扩充你的喉咙,清凉开阔,你甚至觉得那不是回甘,但确实是喝了岩茶以后舌齿清甘,喉咙开阔,很舒服的一种感觉。

  醇:是指茶味的浓淡和茶汤的厚薄。茶味是任何茶汤都有的,可以明显感觉到的类似中草药的特殊味道。岩茶的茶味,比绿茶淡,比红茶黑茶浓。茶汤则比绿茶厚稠。但又不如普洱类黑茶,显的更清薄。如与同为乌龙类的铁观音相比,茶汤更厚稠,茶味更浓郁。所以,福建茶界比较岩茶与铁观音特征,有“南香北水”的说法。

  鲜:茶汤清新,鲜美,如同鸡汤一般。曾经品过绿茶新贵安吉白茶,这种鲜感特别明显。造成这种鲜感的原因是氨基酸含量是一般绿茶的一倍以上。

  滑:滑是相对于涩而言的。茶汤入口后,舌尖有茶的感觉,再进入以后,舌头的后半部分好像已经失去了知觉,不用吞咽,茶汤已经“滑”进或者“化”进喉咙和肚子。当然,好茶入口都很滑顺,但是因为岩茶茶汤较为浓稠,所以,滑或化就显的特别难能可贵。

  这场寻茶之旅真没白来。

  其中一位美女茶艺师在介绍武夷山的岩茶文化。

  “武夷山一直以来都是道人、羽士的“茶洞”。他们视武夷茶为甘露,一生餐服岩茶,直到羽化得道。“千古蓬头赤脚,一生服气餐霞。笑指武夷山下,白云深处吾家。”朝廷赐封“紫清真人”的白玉蟾如是说。他在武夷山修习内丹十三年,极喜饮茶,深得茶道真谛。他写的《水调歌头·咏茶》“二月一番雨,昨夜一声雷。枪旗争展,建溪春色占先魁。采取枝头雀舌,带露和烟捣碎,炼作紫金堆。碾破香无限,飞起绿尘埃。汲新泉,烹活火,试将来。放下兔毫瓯子,滋味舌头回。唤醒青州从事,战退睡魔百万,梦不到阳台。两腋清风起,我欲上蓬莱。”词中记述了武夷山的制茶,把道人品茶时怡然自得、茶乐人生、以茶驱睡魔、欲得道升天的心境描绘得淋漓尽致。”

  “所以说,武夷岩茶自古以来,就被那些求佛论道的隐士高人们推崇,他们以茶入道,求的大智慧。今天大家来到武夷山,也是寻茶之旅,论道之旅。”

  “喝岩茶时,你会先被它的香气吸引。这香气可能如花香、果香、蜜香、木质香等,丰富且持久,仿佛在鼻尖跳舞。接着,茶汤入口,你会感受到它的醇厚、甘爽、回甘明显,甚至有微微的苦涩,但苦后能迅速转化为甜,形成一种独特的“岩骨感”。这种滋味层次丰富,变化多端,让人在品饮过程中仿佛在口腔里进行一场味觉探险。”

  “接下来,大家就尽情品鉴这场味觉盛宴吧。”女茶艺师的话把这场品鉴活动推向了高潮。

  我的嘴巴里被各种香气和甜味包裹着,那种感觉特别奇妙。

  曹可馨很是心细,每品尝一款茶,都要用小本子记下它的品种、等级、口感、香气、外形等等。

  我带她来,就是因为她有丰富的品茶经验和知识,可以弥补我的不足。

  有她的帮助,我才能寻找到合适的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