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世间修行分功德

  “怎么了?”管事下了车顶问道。

  “小公子昏过去了!”力夫低声焦急道。

  管事瞳孔一缩,连忙往车队后面跑了过去。

  “云大夫过去了吗?!”

  “已经通知了。”

  “快走!”

  ......

  陆文渊眉头微动,抬眼看着管事二人慌张的身影,轻声道:“看样子,是出事了?”

  目光向商队后方一扫,看到了所有人的气机,而后眼神一定,“那个位置...商队主家出事了?”

  刚来商队的时候,以为只是福远商号一次简单的贸易,后来才发现不同。

  商队中间有几辆很不起眼的马车,吴管事每天都会去那边查看,不知道的人以为是看货物。

  直到陆文渊读书有成,开了“窍”,这才知晓情况。

  属于福远商队的有一百多人,再加上一些“搭便车”的人和小商队,有近两百人。

  其中有二十多位镖师气血远超其他镖师,一直在那几辆马车周边徘徊,再仔细观察吴管事的神态,陆文渊心中也知了个大概。

  那几辆马车中的人,应该是商队的主家之人,要不然吴管事不会那么殷切。

  看对方低调的样子,哪怕陆文渊引发一番“风波”都未曾露面,想来应该是在外发生了什么事情,需要悄无声息的回姻缘镇。

  商队人越多,越好打掩护。

  陆文渊发现后就没理会了,就当做没看到。

  再说“开窍”。

  这段时间以来,陆文渊每日手不释卷,利用积攒的功德读书,随着手上的书多了,他也发现了功德点消耗的规律。

  研习先贤经典最是耗费功德,那速度,如大河决堤,让人心痛,体悟先贤精神的时间短,消耗大,可谓赔本买卖。

  再然后就是史记,大儒立言之类的典籍,功德消耗速度如高山溪流,不时感悟一二,用来开悟解答。

  再往下,就是山川地理,人文游记,着名诗词,琴棋书画,儒者名篇之类,功德消耗速度如瓢舀水,也是陆文渊现阶段主要研习的目标。

  最后,就是一些杂文话本,九流之章等等。

  当然,这划分也不尽然,只是个大概,随着陆文渊的修为底蕴、学识认知的增加,消耗也会相应减少。

  而且话本中也有惊世之作,意义深远,发人深省,消耗比得大儒名篇。

  不过这种少之又少,又不得文道主流承认,也就不过多叙述了。

  大半月前,商队在某座小城停留休整,当晚雷声大作,夜雨磅礴,陆文渊坐在客栈阁楼,正在读当地的地理志,心神都沉沁其中,仿佛与雷雨之声相合。

  功德点疯狂消耗,心口文珠飞速旋转。

  当夜空最后一道闪电划过,白光刺目,陆文渊惊醒,怔怔的看着夜空,雨声雷迹仿佛在心中流淌,脱口而出道:“亥时一刻,雷消,子时六刻,雨散。”

  随后便静坐等待。

  果然,亥时一到,雷声就稀疏了许多,过了一刻钟后,雷声再也未曾响起!

  之后,陆文渊目不转睛的看着刻漏,阁楼外的雨势越来越小,直到子时六刻,再无一滴雨水落下。

  至此之后,陆文渊能“看”到一日内的天气变化了,体内的文珠也彻底凝结,泛着文气毫光,好似美玉。

  陆文渊知道,自己的儒道修行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当时的状态,他谓之“开窍”。

  后来那段时间,他专门研习山川地志,能预知天气的时间越来越长,距离也越来越远。

  当时正值六月,雨水多变,难以预料,陆文渊借此能力帮吴管事避过了好几次灾祸。

  更是购买了一批雨具,赚了一笔。

  因此,吴管事对于他可谓有求必应了。

  思绪回归。

  陆文渊想到那晚消耗五百功德点,还是不免感到肉痛,现在他的功德点已用大半,只有243点了。

  不过结果总算是好的,心口的文珠开始反哺肉身,他的精神思维都上升了一个新的台阶。

  气度与一个多月前相比,天差地别。

  这段时间读书下来,陆文渊也大致了解了大周的修行常识。

  世间修行之法繁多,女帝整合后,传下“九品登仙境”之言:一为始,九为巅,跨过天地关,入得神仙门。

  每品分三境,初境,中境,后境。

  至于神仙门后,他就不清楚了。

  天下修行流派众多,以儒道释武为主流。

  淬炼精气神三宝,达到圆满,可渡劫跨关,蜕凡超脱,以登神仙门。

  主流修行皆是三宝取一宝精练,反哺其他二宝,以达圆满。

  也有天资过人者二宝同练,甚至三宝同修!

  名门大派皆有各自的三宝练法,威能不同,侧重不同,但目的一样。

  儒家主神,思维意志最是玄妙,虚实多变,所以登仙境以下,对肉身加持最低,是三家中寿元加持最少的,几乎没有,只有登仙门,入圣境,才会有很大变化。

  但因其多变,也有了无限可能,儒道修行,不能以时间长短而论,有人苦读百年都难入上三品,而有人一朝开悟,能一日达九品!甚至...叩仙神之门!

  道家主气,炼精化气、练气还神、练神返虚、炼虚合道。

  阴神变,阳神出,打通天地二桥,阴阳交汇,元神造化,渡劫登仙。

  道家修行之法是最古老最完善的修行法门,一气阴阳造化,对三宝淬炼最为全面完善。

  佛门主精,谓金身之道,金身九丈,一丈一变化,九丈圆满,化开成佛,因涉及功德之力,修行进度也不可以常理推断。

  至于武道,也是主身,蕴气血,化真气,开脉通窍,练气血熔炉,破开枷锁,混元如一,成就在世人仙,以力破开仙神之门。

  此道乃征伐之道,破天地之关最难,但战力最强,女帝就是凭此道横空出世,征战大千,败尽仙神妖魔,铸就无上威名。

  以一己之力,让武道成为世间修行主流之一。

  人族发展至今,这四家其实都有各自的影子。

  但大道,殊途同归。

  再说回陆文渊自身,他自身修行方式与其他儒者不同。

  大周儒修,拜师开慧,习得文字拜文庙,得文种,而后进学养文气,开文脉,科举过后要成“三不朽”。

  也就是立德、立功、立言,得文果,此阶段,称为大儒,最后印证浩然,功成则入圣。

  此道依托人族,与朝堂百姓息息相关,相互成就。

  而陆文渊,因为心脏缺失,文珠替代,目前只能修行儒道。

  他的修行之法就是将文珠蕴养成浩然之心,这也就代表着他的儒道已成。

  这是走厚积薄发之道。

  理清思绪后,陆文渊也明悟了未来方向。

  他放下书,微微摇头,无奈道:“厚积薄发之道?这明明是‘苟’之大道吧。”

  体内文气大部分被文珠吸收,没有文脉,他可使不出其他儒修的文道手段。

  也就是说浩然之心未成前,他还是个小卡拉米。

  不过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读书开窍让他得到了“天赋”能力。

  “算了算了,苟着也好,离开那些纷纷扰扰,安稳生活。”

  “最近读书太入神,好像有点惹人眼了...”陆文渊心中反省着,他身体年龄回到八岁,一时出众倒也没什么,若是一直出众,怕是不会安稳了。

  说不好还会引起那些人的“注意”。

  他若有人护持还好,可他的路,注定要靠自己。

  商队中人虽然淳朴,但人心从来都是复杂的,他不能赌。

  “现下的书也算够用了,看来,得找吴管事商量一二了。”

  圣人曰:吾每日三省吾身。

  果然是至理。

  陆文渊心中给自己提了个醒,刚欲起身,眉目微低,无奈的将陆清芷从腿上抱了起来。

  “方才思绪出神,倒是没发觉你。”

  陆文渊伸手逗弄着,小家伙不满的拍打着他的手指,眼皮动了动,又睡了过去。

  灵液喝了一个多月,小家伙很健康,白白嫩嫩的,气力也不小。

  陆文渊身体得到文珠反哺,有点寒暑不侵的意思了,这般天气下,他就是最好的空调,陆清芷本能就靠了过来。

  “嘿,你这小家伙,还不让逗了。”

  就在这时,吴管事满头大汗的跑了过来,慌张的模样比之那力夫更甚。

  “还请小先生援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