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6章 沙半鸡的天敌,吃货

  “哎,杰哥,你这是太客气了。”刘红军连忙摆摆手,诚恳地说道,“什么礼物不礼物的,你这么说,反而让我有些不好意思了。”

  刘红军笑着摆了摆手,开着玩笑道:“杰哥,这地窝子可是还辛苦地掉了下去。

  人参也是光明哥运气好才找到的。

  人参这些东西,我们其实也不缺,药酒什么的,我们都年轻,更用不上。

  你们要是用得上,直接拿去就好,真的不用客气。”

  按照他们团队的规矩,每次进山的收获,都应该按照人头进行公平分配。

  即便是不能严格按照猎人团队的规矩来分,也至少应该保证每个人都能得到应得的那一份。

  简宏杰却坚决地摇了摇头,脸上的表情变得认真起来:“红军,你这么说就不对了。

  我们是一起进山的,有收获,自然也应该大家一起分才行。

  这人参泡的药酒对我们来说用处不小,所以药酒,我们不能分给你们。

  给钱,又显得太俗气,无法表达我们的感激之情。

  所以,我们刚才商量了一下,准备送你们每人一件礼物,千万不要推辞。”

  “那行,那我就不推辞了,等着杰哥的礼物。”刘红军笑道。

  感受到简宏杰的真情实意,刘红军也不再坚持,微笑着接受了这份来自简宏杰等人的心意。

  此刻,已经是下午四点多,阳光斜射在茫茫雪原上,给这片纯白的世界增添了一抹金黄。

  一行人围坐在雪窝子里,烤着火,聊着天,享受着难得的温暖与宁静。

  然而,寻宝的激情并未因时间的流逝而消退,反而随着夜幕的临近而愈发强烈。

  刘红军看着眼前的众人,心中盘算着接下来的行动。

  他知道,此时再去打猎已经不太现实,别看现在还有太阳,可是冬天的太阳落的快,老林子里,太阳一落山,就变得黑漆漆的。

  有月光还好,没有月光,那真是阴森吓人。

  他自己都不会选择晚上去打猎,更别说带着一群连二把刀都不算的菜鸟。

  想了想,刘红军做出决定,开始给大家分配起了任务。

  “海哥,你们几个,还是继续,拿着抄网去抓沙半鸡,晚饭可就靠你们了。”刘红军对着朱大海等人开着玩笑道:,“记得要小心,别再掉进地窝子了。”

  朱大海一听这话,眼睛顿时亮了起来。

  作为一个资深的吃货,虽然不擅长做饭,他对于抓捕猎物充满了热情。

  “好嘞,红军兄弟,你就放心吧,真要是掉进地窝子里,还好了,说不定还能再找到几株野山参。”朱大海嘿嘿笑着,还不忘对着简宏杰调侃的眨眨眼。

  拿着抄网离开雪窝子,一边往手上哈着气,一边兴奋地说道,“树鸡儿,爷爷来了,你们就乖乖进我的网兜里来吧。”

  说完,他便带着几个人小心翼翼地走进了那片沙土地。

  他们踏着厚厚的积雪,寻找着沙半鸡的踪迹。

  突然,十几只沙半鸡从灌木丛中飞了出来,朱大海眼疾手快,迅速用抄网抓住了它。

  “哈哈,看来今天的晚餐有着落了。”朱大海高兴地说道。

  其他人看到朱大海有了收获,羡慕的同时,也加快了步伐,开始趟雪,惊起沙半鸡,好捕捉。

  没有抄网的也没有闲着,还是和上午一样,追在沙半鸡后面,等它落地的时候,扑上去抓。

  反正,这都是雪地,一米多深的雪,也不用担心摔伤。

  大山和石头也有自己的任务。

  他们要去林子里寻找其他的猎物,并砍些枯树枝回来准备晚上的篝火。

  这对于他们来说,都已经熟门熟路,每次进山,这些活都是他们的。

  两个人的弹弓可不是摆设,只要有野鸡和野兔敢在他们面前冒头,就别想逃跑,不多大一会功夫,两个人就打了六只野鸡,三只野兔。

  回到营地,先把野鸡、野兔趁热给它们扒皮褪毛,宰杀干净。

  随后,他们又去扛了几根枯树回来,林子里最不缺的就是这些枯树。

  大山拿着刀把野鸡野兔剁了,准备做晚饭。

  石头则拿着砍刀把枯树劈开,劈成柴火,晚上点篝火用。

  刘红军自己也没有闲着,他分配好任务之后,就把哮天等狗子全都放了出去,让它们自己去找寻食物。

  而他则在抱着枪,站在不远处,给众人站岗放哨。

  这里毕竟是深山之中,谁也不知道,危险什么时候会降临。

  所以,在所有人都为完成任务努力的时候,刘红军承担起警戒的任务。

  这个任务,看似简单,实际上一点都不轻松。

  外面零下三十多度的气温,抱着枪站在寒风中,可不是一件好活。

  还不如像朱大海他们那样,跑一跑,还暖和一点。

  很快,朱大海等人抓了十一二只沙半鸡,先送回来,让大山先杀出来,做晚饭。

  朱大海他们则继续捕捉沙半鸡。

  这边的沙土地域,较之于那边的乱石塘,其面积显得更为辽阔,这里没有高大的乔木,只有一些杂草和灌木,也更加适合沙半鸡栖息生活。

  正是这片广阔的沙土地,为沙半鸡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存环境。沙半鸡们在这片土地上自由自在地生活着,数量众多,犹如繁星点点。

  沙半鸡之所以能能有那么多,除了环境适合它们生存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猎人们通常不太愿意捕捉它们。

  尽管沙半鸡的味道鲜美,但由于其肉量较少,使得许多猎人对其并不感兴趣。

  一只沙半鸡褪毛去内脏后,连同骨头也仅有寥寥几两重,这使得捕捉它们的收益远不及其他大型猎物。

  因此,沙半鸡在这片沙土地上得以安然无恙地生存着。

  它们的数量逐渐增多,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群体。

  然而,它们遇到了天敌,一群追求美食,而不考虑利益的吃货。

  乱石滩那边已经被刘红军他们祸祸的,没两三年的时间,都恢复不了原来的数量。

  今天又轮到了卧牛沟的沙土地。

  看朱大海等人的气势,今天吃饭之前,是不打算罢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