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家里来了大马车

  当天晚上顾清清突然想起一事,一边脱衣服一边和温无言说“你看村里的孩子都在开蒙,咱们家三个孩子自然也不能落下,你明天问问杨伯,看看他现在教的内容之前大花他们可曾学过?要是没有学过,我想让他们也去听课去。不能就在咱家后院,咱家的孩子却捞不着学。”

  “我现在就去问问。”温无言说着转身就见要出门。

  顾清清想着老杨头和大信这个点肯定躺下了,赶紧喊他“又不着急今晚,明天一早再问不也一样。他们肯定休息了。”

  温无言的声音却是从外间传来“不碍事,我就去问上一嘴。”

  温无言去的快回来的也快,“杨伯说咱家的现在不着急学,等需要时,杨伯会来喊。”

  得知还要再等等,顾清清就放下心来,“行,知道了,快睡吧明天要去地里干活。”

  第二天,村外的一亩三分的田地里,几个孩子全部在,就连三花都被带了出来。

  地头铺着冬日的大门上的门帘,二花负责带三花坐在门帘上玩。

  要是昨天之前,她一定会让孩子们在家待着,昨天她见过隔壁村的小孩后,知道自己有的想法错了,孩子们应该跟着下田,现在吃的种田苦,将来才会饿不死人。

  他们今天就是要翻地,地里去年种的高粱,高粱收割后,地里还剩下的高粱的根茬。

  当然,毛驴今天是跟着过来的,只不过可没指望它干活,用顾清清的话说,驴还小,再养几天,先跟着出来熟悉熟悉环境,过两天在干活。

  所以,干活的是温无言、顾清清在前用铁锹和铁镐翻地的同时把高粱根刨出来。

  大花和大信就跟在他们身后捡,捡满一堆后两人磕去高粱根上多余的泥土,装在竹筐里,大信背着,大花在后面帮扶着。

  走到地头的板车上,把高粱根倒在板车上,高粱根是好东西,拉回去稍微晒晒后,用来做柴甚是好用。

  大信和大花见地里刨出来的高粱根不多时,两个小的提着篮子就去地头上挖嫩草,拿回去要喂家里的兔子和羊。

  顾清清用冒着金星的双眼看着才挖了一半的地,整个人没骨气的一屁股坐地上。

  注意到她这边情况的温无言停了手里的活,慌忙的走到她跟前,见她脸色微微有些发白,温无言紧张地问“清清,可是哪里不舒服?”

  “没事,就是有点累,我稍微坐一会。”

  “怎么会没事,你面色有些发白,这里没有多少活,你带着二花三花回去吧,我一个人就能行。”温无言心疼她道。

  接着转身去不远处拿来装水的竹筒给她,“先喝点水。”

  顾清清倒也没推辞,实在是这具身体被她养得有些懒散,再加上她精神耐力不足,这会才坚持不住。

  “婶婶,你怎么了?”注意到这边情况的大信跑来。

  “娘!”紧跟其后的大花也是揪心。

  顾清清看着任劳任怨的两个孩子,心里暗咄咄的骂了自己一句,人立刻从地上站了起来,努力扯出一个微笑“没事,我就是坐下来喝口水。你们要不要喝水?”

  顾清清举着手里的竹筒问。

  “婶婶,你面色有些不好,肯定是累着了。你把铁锹给我,我来挖,你去歇会。”黎信说着就上去夺她手里的工具,却是被顾清清拦住。

  开玩笑,她一个大人在,能眼睁睁看着他去干这种活?

  “不用,我来。”顾清清说罢,挥舞着手里工具,继续干活。

  眼见到中午头,地里还剩下五分之二,顾清清是真感觉到今天自己不对,就算她躲懒了一个冬天,也没道理干点活就眼前发黑呢?

  一直留意着她情况的温无言走过去夺过她手里的木头柄,“清清,你别忙了,带着孩子回去做午饭,这里我一个人忙好,就回去。也好让我吃一口现成的。”

  顾清清看着不尴不尬的地里活,真是高估了自己劳动力,要知道一上午干不完,出来的时候她就带点干粮来了,何必像现在这样,活没干完,午饭时间到了。

  不吃饭,饿得更是浑身发软。

  想吃饭?

  那只能回家做!

  失策啊!

  “一起回吧,回去吃了饭再来。别看剩下的不多,我们两个人干都要好一会,你一个人做,这得做到什么时候?下午去村长家看看他家的犁有没有空,不行下午让毛驴来。”顾清清有些累地说。

  毛驴不毛驴的不重要,重要的是温无言见她精神不济,又不肯带着孩子回去,也只能作罢。

  打算先一起回去,让她缓口气后,下午再说。

  结果,他们正要收拾东西回去呢,大花突然冲着一个身影喊“爹,娘你们快看,杨爷爷来了。”

  等老杨头手里拎着篮子走近,这才道“我看天色不早,也不见你们回去,就把家里馒头热了热,随便炒了一个菜,你们要不要在这边吃?”

  “好啊好啊!”顾清清是真饿了。

  竹筒的水微微打湿毛巾,让几个孩子擦擦手后,就催他们吃东西。

  等她高粱面掺着白面的馒头塞进嘴里,瞬间觉得好香。

  口齿不清的对老杨头说“杨伯,尼也次。”

  老杨头冲她摆摆手,“我在家里吃过了,你们先吃,我先去帮你们挖一会。”

  “我也去。”一个上午都没有捞着挖高粱根的黎信,此时嘴里叼着馒头,跟着老杨头就朝地里跑去。

  黎信怎么也是十一岁的男孩,加上顾清清从来不缺他们的吃头,这会拿着农具在翻地,但是做得有模有样。

  顾清清不得不感慨,怪不得这个时代都在拼儿子,半大孩子果然吃得了地里活。

  在地头吃了饭,顾清清惦记老杨头下午要给孩子们上课,稍微歇歇脚后再次下地。

  过半晌后,终于干完活回家。

  还没到家,顾清清觉得下身一热,有什么东西淌出身体。

  她就说呢,她啥时候这般没用了,原来如此。

  然而还不等他们到家,就见耿文急匆匆的朝他们跑来,“婶婶,杨爷爷让我来喊你们快回去,你们家里来了一辆大马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