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杨杏会养鸭

  “咋?”

  “哈哈哈,你可还记得去年做卤煮的时候,我们没少从那边带鸭子回来让你卤这事。”吴芳提醒道。

  这事顾清清当然有印象,毕竟都是过她手做的,在她印象里去年江平镇那边帮卤的鸭子都有十来只。

  “自然记得。”顾清清微微疑惑点头。

  “我们去年帮忙卤的鸭子大部分都是出自一家人手里,后来才知道他家是专门孵化鸭子的,开春卖鸭苗,卖不掉的鸭苗就家里留着喂养,等鸭子生蛋卖后开始鸭蛋,年底再卖成鸭。”吴芳笑呵呵地把自己知道的说给顾清清听。

  顾清清一听,这不是正合她意?

  忍不住激动的一拍大腿,高兴道“那感情好啊,你可以知道他们家住哪里?”

  吴芳爽朗的答着“知道大致方向,但要说具体住哪里我也说不好,不过那户人家在周围也有名,那个时候我见来他和来买卤煮的人都能说上两句,我们到地方后打听打听周围的人肯定清楚。另外,你可会选鸭苗?要是拿不准最好带上杨杏。”

  吴芳说罢,下巴对着杨杏抬抬。

  顾清清有些惊讶,双眼在两人之间看来看去,心思瞬间通透起来,“莫非杨杏熟悉鸭仔?”

  “你让她说。”

  杨杏人个子小小的,给人的感觉也是温柔的。

  这会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我哪里熟悉啊,只不过以前在家的时候村子里人都爱养鸭子,我家每年也会养上几十只,那时没少跟在后面帮忙,多少知道怎么选鸭苗和一些鸭子的习性而已。”

  莫非,江南水乡适合养鸭子?顾清清心里腹诽。

  同时面上大喜,她可没想到自己只是随便说说,竟然还被她发现身边就有养鸭子的高手呢。

  “哎呦,那我可真是捡到宝贝了,你说我们打交道半年都有了,以前知道你手工针线做的好,没想到你还会养殖,我晚间就和无言具体规格规划规划这事,只要你们愿意在我家帮工,我给的价格绝对不让你吃亏。”

  杨杏微微脸红低头“这有什么吃不吃亏,我们也没有什么大本事,只要能养家糊口就成。”

  她说归这边说,顾清清却不能真这般听。

  她可知道一句至理名言,那就是工资决定工作态度。

  “那成,那咱们算是初步说定了。我改天想去看看,可还要劳烦你们和我作伴带路嗯。”

  “成啊,你什么时候想去,反正我们在家也没有什么事,只要你招呼一声,我们跟着你走一趟就是。不过话说回来,我是对养鸡鸭这块不在行,出其他力气可以,可不能不会装会,鸡苗鸭苗都是你真金白银买来的,可不敢误了你的大事。”吴芳跟着说道。

  “我也是,出力我行,或者看养几只我能行,太多我可能做不好。”赵琴跟着说。

  啧啧啧,他们唯恐顾清清把她们当做老师傅对待,此时立刻把自己能力有限先表示出来。

  “哈哈哈,到时候看,真要做不好就帮着杨杏搭把手,只要不嫌弃工钱少就行。开春家里活也不少,我家地虽然不多,但山上的种竹种树,养殖那边真做不来就在这边帮忙。另外,咱们择日不如撞日,要不明天就去?不得先过去看看对方今年还孵鸭仔,要是孵自然是好事,要是今年这户人家不做,那咱们也可以早早去其他地方找找。”

  现在去其实时间上是有些早,正常村里的有卖鸡仔鸭仔的来都是在三月初和中旬左右,抛开孵化需要的二十天左右时间,按着时间算在晚些日子也来的及。

  奈何她心急啊!

  杨杏跟着点头,“如此也好,等头茬鸭仔出来,咱们也赶个头茬也好挑些壮实的。”

  顾清清笑道“是这么一个理。”

  杨杏知道有活干心里也高兴,想了想,笑眯眯的说道“等天缓和起来,你这山上草肥虫子也多,等鸡鸭仔子养壮士了往山上一放,那可真是它们的福气。”

  顾清清跟着笑“可不是嘛,当时就是这样想的。等一切定下来后,就在山上给他们搭两个棚子,到时我教大黑和你打配合,你也不用担心鸡鸭满地跑,夜里不回来。哦对,另外我还打算养几只大鹅,听说大鹅也可以看家。”

  “那我们两个想到一处去了,在我们家里也是家家户户都会养两只鹅,那可是村里的孩子的噩梦,那个看着鹅不得躲得远远的,就连我小时候都没少被鹅追着跑。”似乎是聊到了杨杏的舒适区,她性子也更活络几分。

  随后几人围着这个话题说了不少趣事。

  一场谈话,虽然没有谈到最关键的薪资,但每个人都是开心的。

  随即吴芳像是想到了什么,微微探着身子距离顾清清近些问“前天我就听赵西回来念了一嘴,我当时也没有多问,大花爹是不是快要去参加县里的考试了?”

  顾清清笑得心情颇好“可不是呢,初六要考试,我们初五就要过去,初六当天肯定赶不回来,再说也想在那边逛逛,打算初七回来。所以我才着急明天就去江平镇看看,明天要是不去,就要拖到初八九。另外那边敲定好了,这边山坡多多少少也要规整规整。”

  “那我们可得盼着大花爹能考出个好成绩,日后做了大官,日后我们说出去和你们认识,都觉得脸上有光呐。”

  “我也想嗯,谁知道他能考成什么样。”顾清清说道这里却是一顿,随即看着三人问“抛开无言不说,你们和杨伯更早认识,大人就算了要忙活生计认的字多字少也就那样了,你们家孩子大的有七岁,小的也有四岁,怎么就没有打算让他们识字?”

  几人是讪讪一笑,最后却是叹气道“你可能不知,我们也就是现在才没有这么忙,一个冬天歇了歇脚,以前在挖渠那边,整日都是跟着大伙一起干活,别说让孩子去认字,管他们都没有力气呢。”

  顾清清听得跟着也是一阵唏嘘,按说他们守着老杨头更应该让孩子从小识字,只有这样日后才能去镇上找到更好的稳定工作。

  不过一家有一家的难处,这事她顶多就是好奇下,绝对不能多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