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皇帝标语

  读书人们只感觉自己的偶像们也贴近现实了,生老病死出糗事人人都逃不过啊。

  但众人还没接收完,合集紧接着跳到了下一集。

  这一次,众人是真的有种被扒底裤的感觉。

  尴尬啊~

  虽然这事大家都没少做,但说出来总是影响不好的。

  【白居易,皇家娱记。

  在着名绯闻诗《长恨歌》里,抨击李隆基好色,不理朝政,导致天下大乱。

  实际上自己泡妞、撩妹撩的飞起,自己诗里的各种名妓就有十几个,比如着名的樊素和小蛮。】

  【司马光,嗜睡症。

  据说十分勤勉认真,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堪称儒家典范,曾因睡太死尿床。】

  【元稹,极品渣男。

  写了“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悼念亡妻,表达情思,实际上逮一个泡一个。】

  本以为被列举出来了就可以没自己的事,但看到后面还有。

  诗人们:不是吧,还来!

  【人生无常、理想幻灭之痛苦的消解方式】

  【文人多有好色之习:

  白居易:家中蓄妓,结识很多青楼女子。

  苏轼:四十岁时候娶十二岁小妾王朝云。

  朱熹:诱两小尼姑为妾,老时致儿媳怀孕。

  郑板桥:“酷嗜山水,又好色。”且喜美男子。

  袁枚:妻妾成群。广招女弟子。

  李渔:一生与许多女人有染,从艺人到妓女。

  纪晓岚:史书评:“一日不御女,则肤欲裂,筋欲抽。”

  康有为:倡导一夫一妻,一生有6位妻妾,多次赖账。】

  冷晓云看着从前读书时期常见的人名,闪过怀疑,这还是她语文书上的诗人们吗?

  文人滤镜碎了一地啊,夸张了夸张了。

  但那个史书评论,真的有过耳闻。

  下滑下滑,都不敢回想面对语文书上的人了。

  朱熹一口气差点没上来,什么?他和他的儿媳?!

  而紧接着被赶回家的儿子差点撞了个满怀,稳了稳心神,连忙镇定。

  再三保证没有这等荒谬的事情发生,他的儿媳吓得就要回娘家,他儿子也警惕着他。

  这事弄得,朱熹恨不得拿后世的测谎仪试试,他真的没说谎啊!

  这纯粹是污蔑!

  对此,冷晓云毫不知情,而各朝诗人却是被天幕折腾得躲进了家,这段时间不适合社交,他们要闭门找灵感,写诗!

  ————————————

  【那些年皇帝批过的奇葩奏折】

  【皇上:我差点以为自己是个客服。】

  人们一看皇帝批奏折,哦,处理国家政事嘛,真是辛苦了。

  而看到内容的他们:啊?他们感觉他们也行!(自我感觉良好)

  【搞半天,皇帝们熬夜批奏折,看得这些玩意儿。

  先是很爱分享的闽浙总督:这是台湾的土产叫芒果,献给皇上您

  康熙:知道了,这种东西没什么用,不要再送了。

  过了一个月——

  闽浙总督:这是台湾的土产叫芒果,献给皇上您

  康熙:知道了,以前没看过芒果,本来想看看,看了之后似乎没什么用,以后不要送了(让你别送了你踏马还送什么送)】

  【还有很爱和皇上请安的杭州织造。

  杭州织造:皇上您好吗?

  雍正:朕很好

  杭州织造:皇上您好吗?

  雍正:朕很好

  杭州织造:皇上您好吗?

  雍正:朕很好

  杭州织造:皇上您好吗?

  雍正:朕很好

  杭州织造:皇上您好吗?

  雍正:朕很好,又胖了一点。

  甚至因为请安太多,皇帝都被搞糊涂了。

  杭州织造:这是天气和粮食价格报告,请皇上过目

  雍正:朕很好

  ……】

  各朝人们:看出来了,皇帝的标语都已经形成习惯了。

  难怪说像后世的客服,有问有答啊,这皇上还怪好的哩~

  康熙看了看面色平常的胤禛,有种感同身受的同情,这群官员,什么大事小事都要上一本奏折,真的是烦死了!

  他批奏折不用笔墨的嘛,就知道写些废话呈上来%&*@¥&#¥

  雍正勤勤恳恳的干朝政,停不下来啊。

  “原来皇帝每天这样啊?那这官员也太不懂事了,每天这样问,不烦吗?”

  周围人没有应答,他们又不是皇帝,怎么知道。

  但如果有人敢每天问自己同一个问题,他们会恨不得给这人一拳。

  都说了不要了不要了,很好了很好了,就像听不进去一样。

  【杭州织造:法雨寺住持圆寂,还有个叫仇兆鳌的文人前段时间也死了

  康熙:你把向朕请安的折子和这个奏折放在同一个封套里面,欠收拾吗?】

  其余朝代的皇帝:这大清皇帝出场率挺高啊~

  【为什么古代皇帝脾气都不太好?

  一长串看着就头疼的文字,而这便是古代需要批阅的奏折,你以为皇上也要写长批语,然后…知道了,三个字足矣。

  这还是清朝皇帝的统一口头禅:

  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

  我们康熙还会在回复之后,给官员们画上小红花;

  雍正批奏折有耐心,就是…不太多;(自动回复:朕很好)

  而我们乾隆就可傲娇了。

  贺寿

  乾隆:不必

  贺寿

  乾隆:不必

  贺寿

  乾隆:不必

  奏请陛见

  乾隆:何必太早不必来

  《大可不必文学》

  不过,皇上看到没营养小作文都会回复,你对象……】

  清朝皇帝:???

  为什么他们的出场总是这么奇奇怪怪的,就没好事。

  但也算是夸奖他们批奏折有始有终吧,算是褒奖?

  所求不多,实在是看过了清末的黑暗,他们已经没有对后面有期望的时刻了。

  冷晓云看着那长篇大论的奏折,感觉从前写作文的恐惧症来了,半天憋不住半个字。

  不知道是不是看错了,她好像看到了一个“ok”?

  想想那时候应该已经有了外语的传播了,皇室成员应该会学习,说句ok应该算平常。

  『\/初夏&烟雨\/:刻个印章:知道了。』

  『\/打嗝小禹\/:感觉就像是你写了一篇小作文给朋友,对方回你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