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入京游说

  在省委党校青年干部班培训结束后,王笠纶其实就已经开始制定更加详细和可行的建厂计划,现在他做了常务副县长,不打算按部就班的工作下去,未来他的工作重心就是将这个计划落地。

  县政府已经通过了王笠纶的计划,大约半个月后的又一次县委常委会上,王笠纶正式向常委会提出了这个计划。

  他在县委班子成员前侃侃而谈,这些根本没见过大世面的县领导,一个个都被唬的一愣一愣的,直到王笠纶讲完,好多人都没回过神来。

  “既然笠纶同志计划如此详细,在上面又有门路,我个人是赞成的,咱们县政府也是全力支持的。”县长钱伟第一个出来表示支持。

  很快陆续有常委表示支持,反正事情是王笠纶做,成了大家都有好处,不成也没有坏处,傻子才出来反对平白得罪王笠纶。

  最后县委常委会上也毫无悬念的全票通过,当然事情还是王笠纶一个人干。

  等做完这一切后,时间已经来到了五月上旬,王笠纶主动与李相贤联系,和对方相约再好好谈谈。

  这一次李相贤没来河西,他也不在京城,两人选择在临原省的省会锦城碰面,见面后王笠纶才知道,李相贤在锦城也是为了建厂的事,这里的一位主要领导,已经有意向帮助李相贤落地摩托车厂。

  当然就算是省级领导,这件事也无法直接做主,真正的阻力还是来自京城,但王笠纶也感觉到时间紧迫,自己必须抓紧了。

  “李老板,政策和铁路上的问题还是我来解决,你我合作也不是一两天了,今天我们具体谈一下合作的方式如何?”一见面王笠纶就表现的非常自信,甚至有点强势。

  他这姿态,倒是让李相贤目光变得兴奋起来,误以为王笠纶已经打通了政策难关,还有铁路上的问题。

  一旦看到希望就在眼前,具体的细则就好商谈了,但这毕竟是一个巨大的项目,甚至可以说是李相贤孤注一掷的干一件事,也是打上他全部身家的项目,也不是三两句话就能定下的。

  王笠纶在锦城和李相贤足足谈了三天,期间李相贤不断地打电话回南韩,询问一些细则方面的事,最后两人总算商量出来一个大致的框架。

  一开始李相贤希望全资建厂,王笠纶只要给他提供政策上的支持就可以了,但王笠纶的要求是必须合资办厂,因为他知道这也是目前国家的底线。

  接着就是合资比例的方案,这上面是两人拉锯最久的,因为这是李相贤的全部身家,也是他出人头地证明自己的唯一机会,因此他一开始要求占比至少在70%以上。

  “李老板,其实在找你之前,我已经咨询了很多权威人士,可能你占股51%就是最大的限度了。并且还有几个附加条件,比如十年之内的利润,只能继续投资在我国,不过我们可以附加一条,投产后工厂的国际订单,外贸出口的利润部分,李先生可以按比例拿走。另外工厂要建立董事会,由董事会决议重大事项,日常经营管理由董事会任命的经理负责,政府和李先生都不直接参入管理,当然您作为最大的股东,可以推荐经理人选。”王笠纶说出了他的最终方案,这个方案也是他深思熟虑后精心制定的。

  其中大多数条款都是限制李相贤的,但王笠纶的实际用意,其实是连双方都限制了。、

  他深知一个市场化的企业,最怕的就是政府过多干预,所以这个方案中政府只占比49%,并没有绝对控制权,就无法随意干预。

  另一方面设定十年期限,让李相贤无法将利润转移出国,而十年后摩托车市场的高峰基本上也到达顶点了,这期间赚取的利润,李相贤只能想方设法投资国内,钱还是留下来建设祖国了。

  还有一条就是外贸利润李相贤可以拿走自己那部分,这就会迫使李相贤去发展国际业务,他赚的外汇越多,国家获得的外汇也越多,毕竟49%和51%差别并不大。

  这个条件对李相贤来说算是有些苛刻了,毕竟大头都是他出的,到时候县里基本上只需出土地和厂房,另外就是给工厂通水电公路,这些算是地方基础建设,至于要修的那条几十公里的铁路,真要上面同意了,也是国家出钱修,徽山县多少有点空手套白狼的意思。

  但这又确实是目前唯一可行成功率很大的方案,李相贤如果不做,几年后市场被其他厂家占领,加上技术的迭代发展,他那些生产线就真成了废铁。

  如果做了李相贤还有成功的机会,并且有了这一次和国家的友好合作,未来再想干点什么,在这个国家就没那么困难了。

  而王笠纶的这个方案,也是他几经思考后,认为国家高层最可能同意的,但目前也仅仅是猜测,具体的还要去京城游说后才知道。

  几天的拉锯后,李相贤最终还是同意了王笠纶这个方案,双方也不需要签订什么,这还都只是初步意向,接下来就是真正的难点了,王笠纶将要前往京城,开始艰难的游说。

  在前往京城前,王笠纶又做了些准备,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打了两个电话。

  第一个是打给杨启光的。

  “启光哥,关于那个摩托厂的计划,我又制定了更详细可行的方案,并且与李相贤已经达成了初步协议,我想面见老领导,不知道有没有这个机会?”

  “你打算什么时候来?”电话里杨启光沉默了片刻,最后只问了这么一句话。

  “随时都可以,最快明天就能来京城。”王笠纶立马答道,他可以去省城坐飞机,确实最快明天就能到京城。

  “你把方案准备好,先来京城,具体时间我来安排,至于成不成就看你能不能说服老领导了。”杨启光再次给予了王笠纶无条件的支持。

  王笠纶心下一喜,能面见赵群山汇报此事,这才是真正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随后两人又在电话里说了几句,挂了电话后,王笠纶用了十几分钟平复心情,而后才又打了另一个电话。

  “苏老师最近忙吗?”这个电话是打给苏静秋的。

  “那肯定没有县长大人忙啊!你县长可是大忙人了,前几天给你打电话,说是都出差几天了,又去什么地方逍遥了?”苏静秋玩笑般的说道,两人基本上最多一周就会电话联系一次,偶尔还会以书信的形式交流一下。

  “什么逍遥哦,是去谈了个项目,这两天要来京城了,就是想着能不能约到苏老师一起吃个饭?”王笠纶去京城肯定是要请苏静秋吃饭的,这次他应该有实力在京城最好的饭店请客了。

  “那必须能啊,这次是要在国宾馆请我了吗?”苏静秋爽朗的笑声从电话里传来,显然王笠纶去找她也是让她很高兴的。

  国宾馆虽然主要接待外宾,但也是有对外开放的。

  “没问题,我攒了半年的工作,苏老师想吃什么点什么。”王笠纶也大方的说道。

  不过说完这句话后,王笠纶忽然语气变得郑重许多,而后说道:“另外还有件事想要麻烦苏老师,不知能否安排我和苏部长见一面,有些公事需要拜访苏部长。”

  “王县长你该不会是想走后门吧?这好像不是你的作风啊?”苏静秋故作诧异的说了一句,但她语气依旧温柔,一听就知道是和王笠纶开玩笑的。

  下一刻王笠纶也玩笑的说道:“部委大门戒备森严,我这级别就是想走正门,人家也不让进啊!”

  “哈哈,和你开玩笑的,这种小事我晚上就回去和爸说一声,但只保证能见你,具体的事你们自己谈,我不过问也帮不了你。”随后苏静秋跟着哈哈大笑,但在个人感情和原则上还是分的很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