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青年干部培训班

  九月中旬时,王笠纶接到通知,让他去地委组织部一趟。

  因为他本就是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去地委组织部开会也是常有的事,因此一开始王笠纶还只当是例行的开会。

  直到被地委组织部一位领导单独接见,并在该领导办公室进行了谈话,王笠纶才感觉这次情况有些不同寻常。

  “笠纶同志,你应该也听说了,国家马上要开始调整地级行政区划,地委和行署原则上都会撤销,到时候每个省都会多上几个地级市,如果安排你到新的地级市工作,不知道你愿不愿意?”这位领导是以询问的口吻问的王笠纶。

  最近王笠纶也确实听说国家要大量调整地委行署,改成后世熟知的地级市,这个调整原则上和撤区公所合并乡镇差不多,也是分批分区域进行。

  甚至王笠纶知道,这个调整一直持续了几十年,即便二三十年后,国家一人存在地委和行署这样的行政区划。

  不过地委行署的大量撤销调整,确实让每个省都多出了少则一两个,多则三五个的地级市,这也就意味着会多出好几个正厅级领导岗位,以及数十个副厅级岗位。

  乍一听王笠纶有些不敢相信,因为这话外的意思,组织是打算给自己更重的担子,这担子重了也就意味着职位高了。

  “难不成这就要给我升官了?现在就升副处?这可能吗?”王笠纶内心不太相信,他现在可连22周岁都不到。

  这种问题王笠纶还真不是第一次遇到,来不及多想,他又一次鬼使神差的说出了那番符合他人设的话。

  “组织上如果对我工作有新的安排,我自然是无条件服从,但既然组织想知道我个人的想法,也是不敢有所隐瞒的。一直以来我都希望为徽山县做些事情,甚至曾立下志向,此生一定要让徽山县改变面貌,现在距离这个目标依然还有很大的距离。”王笠纶没有直接说还想留在徽山县,但这些话意思表达的又很明白了。

  “听说当年你还是知青选择留下,也是出于这样的理想?这真是令人钦佩啊,组织会认真考虑你的个人意愿的,今天倒也没什么事,就是按照惯例组织关心一下同志的思想和生活,希望笠纶同志能再接再厉,也早日实现你的夙愿。”这位地委组织部的领导人看上去很和善,说话也让人很舒服,简单的一番交流后,确实没有说什么具体的事情。

  王笠纶无法猜测上面对自己是不是有什么新的安排,只能回去继续上班,他回去后也向杨启光打听过,问是不是上面对自己有安排。

  如果王笠纶有新的工作安排,那杨启光肯定是会知道的,不过目前为止杨启光确实也没有任何消息。

  “你上次说的那件事,我在电话里向老领导汇报了一下,他没说不行,但也没说能办,听口气可能性应该不大。目前国家的政策,纯外资企业只存在服务业领域,不到万不得已,国家也不想外资插手国家命脉的工业。”杨启光主动说起了和赵群山沟通的结果,这个结果是很不理想的。

  “国家的担心也是有必要的,我找机会再和李老板商量一下,如果能找到合适的合资比例,并且能说服他在一定期限内,工厂赚取的利润只能留在国内继续投资,我想高层应该会同意吧?”王笠纶表示能理解,而他也确实分析出了国家不同意的原因。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会有巨大的市场,如果让外资进入这么重要的行业,垄断什么的都还好说,就怕外商把钱赚了又拿回国外,那样国家的损失将不可估量。

  所以王笠纶也明白,政策上的难处其实就是利益分配的问题,如果能让国家看到,这个厂建起来,国家会获得绝对的好处,理论上还是能通过的。

  “看来你是真想办成这事?那就要看你和李老板怎么谈了,我肯定是支持你的。”杨启光觉得王笠纶有些执着,但他没劝王笠纶放弃,因为他是了解王笠纶的,就是劝了现在王笠纶也不会放弃。

  王笠纶还是很感激杨启光的,虽然这件事上杨启光算不上在全力以赴,但至少他会把想法转告给赵群山,这就让王笠纶有了让高层了解的渠道,其实这已经是最大的帮助了。

  接下来的几天王笠纶通过各种渠道了解了目前国内唯一的民用摩托生产企业的情况,这一次他还主动找到了以前的老领导周元义,通过周元义的关系他搞到了嘉陵厂和本田的合作细则。

  之所以要这东西,一来可以看到国家的底线,二来好知道怎么和李相贤谈。

  说起周元义,虽然在三十六七岁就已经是副市长了,可不久前他父亲周部长的事也尘埃落定,结果也不好,周部长没能更进一步,竞争到那个中枢的位子。

  没能更进一步,也就意味着周部长要么退休要么退居二线,加上这几个月政务院机构改革,几个机部已经确定合并,只怕过了今年连部长都没得当了。

  周部长一旦失去了权利,周元义仕途上要想走多远也就不现实了,如果周部长再进一步,未来周元义保底也是个实权正部,但现在保底最多正厅,到退休前大概能混个副部级别。

  当然以周元义的年纪和现在的级别,要是做出滔天的政绩,也是未来可期的,但政绩这东西真不是努力就有的,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现在的王笠纶也不可能不遗余力的帮周元义,如果没有其他的契机,可能一辈子就是现在这种关系,有些交情但不到政治盟友的程度。

  在王笠纶重新构思计划,想着怎么和李相贤谈条件时,一个来自省委的通知又打乱了王笠纶的计划。

  不过这也算是好事,因为王笠纶被选进省委党校青年干部培训班了,这是一个贯彻中枢精神,而特别开班的学习班。

  之所以叫青年干部,只因为只挑选省内35岁以下的正科级干部,谁都知道进了这个班,应该要不了多久就能升副处了。

  这是青年干部班是脱产全日制的学习班,为期三个月,正好是今年剩下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