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5章 星城扩建

  事情的发展也确如陈浩所设想的那般。

  太空城现在变成了月亮的卫星,沿着月球赤道,一刻不停的围绕着它旋转。

  月面上变成了一座超大型工厂,几乎每一寸土地都在同时开工。

  月球赤道,一段段电磁弹射轨道接连修建,几乎连成一片,绕月球一圈。

  每时每刻都有无数的月矿、光伏卫星、货运小飞船弹射上天。

  从月球上抛洒出去的物质接连不断,角度恰当时,能明显得看到它们的反光,在月球轨道形成一圈若隐若现的星环。

  光伏卫星上天之后会展开光帆,被来自太空城、月面、还有其他光伏卫星的激光发射器联合协作,一起推入合适的轨道。

  而那些月矿则在恰好的时机交汇太空城,被太空城定向磁场发生器产生的强磁场吸引捕获,成为朴素的建筑原料。

  围绕在月球轨道上的光伏星链卫星已成规模,它们的数量早已远远超过地球上的通讯星链卫星。

  发电能力更是星城聚变核心的数十万倍。

  果然戴森月球卫星上了规模以后,人类发明的自用型核聚变发电核心,就完全不够看了。

  这还仅仅收集了太阳能源的一小部分,这种恒星级的发电模式,未来前景很是乐观。

  星城扎根月球轨道后效率大增,完全不需要巨型货舰来回运输,星城就像是个大海绵,不断的吸收、清理抛上轨道的月矿巨石。

  星城也进入的粗旷建设阶段,这些被抛上来的巨石,被机械狗们简单修型后,用传统的榫卯方式,在星城外壳搭扩建框架,依靠它们自身的强度,给太空城拼接出一个球型外壳。

  这月矿外壳设计的非常庞大。如果全部按计划拼接完成,它们连同整个星城的质量,甚至能产生足以影响宏观层面的引力。

  届时,如果在星城外壳上行走,只要别使劲跳,就会被星城的微弱引力吸附,不至于掉到太空。

  当然,星城内部的重力依然为零,因为大部分质量都集中在外壳上,内部的重力相互抵消了。

  陈浩启动如此耗费材料的星城工程,为的就是处理从月球上源源不断抛上轨道的月矿。

  月面的机械狗们干活实在是太卖力了,那就像是天狗吃月亮一样,一圈又一圈的啃。

  而且未来的速度还会越来越快,月球毕竟是个球,越吃越小,以至于容纳不下那么多机械狗。

  到了后期,这些在月亮上站不下的机械狗,也要被弹射轨道发射到太空城上,回收拆卸成零件以备日后他用。

  整个浩大的工程完全不需要人去干预,由x统筹规划,完美执行陈浩制定的方案,居民要想上月球那纯粹就是添乱。

  陈浩依然是老样子,每天想着法的找乐子、打发时间。

  他的工作很轻松,每年接收一名新侍女、给卓有贡献的居民赐福、发表一下新年致词,就算完事了。

  侍女们也一样,喜欢玩乐的跟陈浩一起玩耍,喜欢研究科学的就去研究院做实验、搞科研。

  有时候她们还会叫上陈浩,一起去居民居住环逛街游玩,热闹一番。

  伊甸环已然鸟语花香成了仙境,但居民居住环的繁华市井气息,是伊甸环所没办法模拟的。

  女仆的数量到达了一个相当恐怖的程度,当然,这只是对于一个男人来讲。她们在整个居民人口中的占比,仍是九牛一毛。

  伊甸环时不时就会进行一次扩建,每次扩建都需要招聘更多的工作人员,去维护那里的环境。

  其实在陈浩看不见的地方,像是很少人去的景区,仍有许多机械狗在默默的做维护。要不然,女仆的数量要比现在还要翻上一番。

  可爱的小女仆只会在大家经常逛的区域上班。她们辛勤工作本身,也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而且她们很有眼色、很会讨好主人。但凡感受到陈浩看她们的目光有热辣的感觉,她们就会乖巧的掀起女仆短裙下摆,露出真空地带,摆出任君品玩的姿态。

  目前为止,还没有哪个女仆在聘期到期提出不续约的。

  她们很喜欢生活在陈浩身边。虽然不像侍女那般,可以随时随地找陈浩解渴,但她们偶尔也能吃上一次,这样已经很满足了。

  最近几年入选的新侍女,陈浩挑选的亚裔很少,他想让伊甸环的侍女稍微平衡一些,让那几个少数族裔不那么孤单。

  新入选侍女有优雅的法裔、热情奔放的西班牙裔、身材比例逆天拉丁裔、能歌善舞的雅利安人等等

  而且陈浩还注意到了几个活泼可爱的混血小萝莉,她们都是在星城出生的。

  不过她们此刻是学龄少女,还没到年纪。

  陈浩没过多的打扰她们,只是在伊甸环默默关注,期待她们愿意加入修仙班。

  这些混血小萝莉不但人生的漂亮,脑袋瓜还特别聪明,一个个都很努力,看来考入修仙班问题不大。

  居民们过的也很逍遥自在,有三分之二的人都参与了劳动。

  他们都是自愿的,在家里躺久了,还真想去上上班。

  以星城的生产力,陈浩当然可以用人工智能机器人,把所有生产制造工作全替代。

  但他并没有这么做,只是把涉及民生的粮食生产给包圆了。

  有些个性化商品、消费品生产工作,还是要留给居民去参与。

  因为这不仅仅是工作,还能刺激他们的灵感,迸发出更多的创意,改进工艺、或设计出更有趣的商品。

  文娱产业成为星城中最大的行业。

  居民们不愁吃喝,和陈浩一样,一天天净琢磨着玩。

  令人意外的是,晓丽的行业并没有消失,反而在蓬勃发展。

  作为人类历史上最悠久的职业,无论社会如何发展如何进步,它也不会消弭。

  扫黄扫了几十年,犄角旮旯仍有洗头房,就很好地说明这一点。

  至于科技的发展,有太空城那5%的天才就足够了。

  这是一件令人气馁的事实,人类科学的进步,历来是由极少数精英人士推动的,大部分普通人都是浑浑噩噩度过一生。

  但这又有什么不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