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0章 拆月启动

  于此同时,拆月计划仍在继续。

  激光输能系统,被x成功开发出来。

  这套迷你戴森月球计划,比陈浩想象中还要容易办到,甚至都没怎么用到居民们去发明创新,在旧文明的数据库中,检索到不少有用的研究成果。

  其实这个设想很早就被人提出,最早提出这个构想的人,是一个大家都非常熟悉的美籍塞尔维亚科学家,尼古拉斯特斯拉,距今已有一百多年。

  他号称是从未来穿越回去的科学家,发明了交流电的人,爱迪生的死对头。

  在末日前,很多公司都在研究这种电光电的输能方式。

  最近的一项实验成果是,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和激光动力公司共同发布的。

  当时他们利用激光充电系统,让stalker无人机在空中不间断的飞行了48个小时之久,当时的传输效率已经达到了80%,这还是在地球表面达到的成就。

  这套系统搬到了太空,去除大气散射的影响,x测试输电效率达到了90%!

  这是什么概念?

  目前领先世界的特高压输电,仍有2%到7%的损耗。

  这激光输电在太空中,都快赶上特高压有线输电的效率了。

  不过唯一的缺点就是这激光携带能量非常高,如果不小心照射到人体,会产生严重的伤害,不适合在大气层内大规模运用。

  但在空旷的太空,既没空气散射、也没有镜面物体意外反光,这个缺点可以忽略不计。

  但话又说回来,这种高能激光在太空中,无疑是一种很有前景的武器。

  至于光伏卫星的设计就更加简单了。

  x直接拿星链卫星的蓝图,稍加修改就完成了。

  在星链卫星上加一个可展开的大面积光伏板,再加装一套充电电池、一个激光发射器、和一套跟瞄系统,就搞定了。连组装流水线都是现成的。

  小光伏卫星平时在月球轨道上空,把光伏板调整到正对太阳的角度,进行持续充电。

  待到自身的充电电池充满电后,启动激光器,瞄准月球表面需要充电的机械狗,对准它们的光伏接收板发射激光束,把自身的电量用激光的方式,传输给月面的机械狗。

  虽然一颗光伏卫星,充满电发射的激光只有短短十几秒,

  但是数量一旦多了起来,这个传输十几秒、那个再传输十几秒,合在一起就相当于一直在充电,这样机械狗们就能够持续工作永不断电。

  在月面上建设工厂用电也是一样的道理。

  工厂也能像机械狗一样,安装光伏阵列,接收从天上四处而来的激光束。这可比在月面上铺设一小片光伏板发电的效率高太多了。

  月面上的流水线建成之前,仍然需要从太空城运送物资,去支援建设。

  虽然陈浩能驾驶巨蛋飞船,一次性往月球运送大量物资,但去月球不比回地面,一个来回就得一个多星期。远不说,卸货还麻烦。

  他现在还要和小天度蜜月,不是在夏日海滨沙滩嬉水、就是在冰雪世界泡温泉、要么就在春色植物园野战泥泞小道。

  水乳交融的整日沉溺在甜蜜之中不愿自拔。

  况且他的老婆们也不想让他去,怕他去了之后抑制不住冲动,直接去找那个铁块。

  其实目前星舰的运输效率也很快,它一趟就能带去300吨的货物。

  由于从太空城空港去月球轨道,比从地面出发要节省许多燃料,它可以比平时装载更多的货物。

  月球上还没建成起落架,星舰暂时无法在月面上着陆。

  但陈浩让x开发出了登陆舰,可以反复的从月面上起飞,与绕月轨道的星舰对接,完成货物最后100公里的运输。

  当然,登陆舰的燃料,也是星舰运输的。

  这种方式看似忙叨,但至少是自动化的,肯定比陈浩亲力亲为要省心。

  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月球上就起了一座电弧炉、一座机械狗生产线、一座光伏板生产线

  还差一座光伏卫星组装工厂,一条电磁弹射轨道,那里就能自我发育了。

  通过这些天的勘查,星链卫星不但发现了地外文明铁块,还发现了不少矿脉。

  月球上的矿产资源,比陈浩想象的还要丰富。

  仅仅在表层,探测到的铁含量都异常丰富,它们是来自微陨石的氧化铁。

  冶炼也很简单,只需把其中的氧与铁分开就行了。

  还有钛铁矿、橄榄石、辉石,第一批电弧炉工厂,就坐落在一处最大的矿脉上。

  而且x还会根据月球上的资源,调整机械狗的制造工艺。这里铝、铁、钛、镁含量高,x就更多的使用铝合金、钛合金作为原料,制造机械狗。

  虽然给月亮的初始投资接近尾声,星舰也不用不停的往月球运物资了,但陈浩又有新的想法。

  他觉得星舰还是太小,是时候造一艘更大的货舰了。

  在太空城造货运舰,就不用在乎大小了。毕竟不再受稠密大气的影响,再大的飞船,也能飞的动。

  陈浩感觉,大型飞船早晚会用得着,或许拆月计划用不到,但未来肯定会去探索太阳系其他行星的。

  不过x的任务列表,已经排到了三年后,陈浩给它找的事实在是太多了。

  人工智能x厉害归厉害,但归根结底,它的能力仍然来自于,居民们不懈努力的科研成果。

  而现在居民们非常热衷于修建自己的居住环,连搞科研的热情都有所消减。

  但对此陈浩一点也不担心。

  这只是暂时的,居民们的居住环,早晚有建好的那一天。

  而且居民们的生育率也在飞速提升。平均一个家庭,要生养3个子女。

  幸存的适龄女性基本上都结婚了。

  这里没有收彩礼的传统,也不需要买房子,结婚很简单,互相看对眼,在手机上登记一下就成了。

  一是有很多女方、男方的家长,在灾后就失联了,大家也没心思去搞这些无意义的繁琐礼仪,免得触景生情。

  最多新人们请朋友、邻居吃顿饭,就算是婚礼了,做到一个告知他人的作用。

  其次陈浩可从来没付过彩礼,谁敢要彩礼?那不是打陈浩脸么……

  现在太空城的居民们都奉陈浩为城主,把陈浩当作最高道德典范,一切习惯都在向他靠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