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9章 面向未来的新生活

  太空城居民的食物也是免费的,这点陈浩沿袭了以往的传统。

  主塔上有个中央厨房,如果居民们有领取需要,只需提前一小时用手机预定,中央厨房内的机械臂,会自动烹饪的餐食,然后通过物流管道直达居民的厨房。

  甚至省去了他们亲自去粥铺打饭的尴尬场面。

  除了陈浩和他们自己,没人知道谁在领取最低保障。

  只不过这味道稍微有点差,而且品种单一,只有主食和几粒复合维生素片。都是用锡纸、罐头包装,像航空公司的飞机餐。

  同样都是粥、米饭、馒头,机械臂做的,就是没粥铺大爷大妈亲手熬的香。

  陈浩从社区的仓库中,收取了大量的多余谷物、米面。有一部分原本就是供应给粥铺的存货。

  说来也夸张,末世这么多年过去,陈浩空间里的粮食储量,居然没怎么少,反而一直在涨。

  除了在灾难初期,他时常会给居民们补充点应急口粮,没过多久他们在山洞里种上地,就能自力更生了。

  到后来赵庆研制出植物催熟激素,这些本就喜欢种地的居民,经过末日的洗礼,开始疯狂的报复性生产粮食。

  这帮人的种植天赋好像是天生自带的,极为恐怖,他们自己种的粮食根本就吃不完,把地下城的粮仓填得满满的,最后还得是靠陈浩去定期清理。

  居民们搬家时,都带着室内种植架和种子。他们布置好自己的房间后,第一时间就在捣腾自己那小小的种植间。

  太空城也有一些果蔬超市,是陈浩的直营店,物价不高也不低,处于森林公园市价的平均区间。可以帮助刚搬到太空城的居民,平稳过渡。

  不过直营店的经理是x,它工作能力很强。进货、入库、出库、发货、收款全是一个人干。

  货源很好找,直接在地下城的农贸市场采购,然后让机械狗运送到物流导弹装载车间,塞到物流导弹的弹仓内,用电磁弹射轨道射入太空城轨道。

  整个销售过程从采购到上架,全部冷链运输,用时不超过3小时,菜品、肉类绝对新鲜。

  居民们有钱,在天上并不缺吃的,甚至说比在地下城生活还要方便。

  但他们仍然每天都定中央厨房的免费伙食。

  倒不是为了薅社区羊毛,主要是不用自己闷米饭、蒸馒头了,图个方便。

  他们不像湾仔新移民那样,并没有吃免费伙食的心理负担。这都是森林公园的老居民了,他们明白这来自于自己缴纳的税收,吃的那是心安理得。

  太空城也有很多工作岗位适合他们。

  也是陈浩直营企业,x代为管辖。

  工资开的极高,是地下城居民平均工资的20多倍。

  社区居民得知后纷纷感叹:“真是天上一日,地上十年!”

  居民们工作热情高涨,听说是陈浩亲自给他们发工资,一个个激动极了。跟在机械狗后面,或是运输建材、或是焊接路面。

  机械狗完成一块封闭区块,居民就进去装修、安装基础设施,干的热火朝天。

  x执行的是严格的八小时工作制,但这些居民们往往下班后仍有余力。

  这时候那些还愿意工作的居民,就会帮地面的居民,在太空城收快递,提前帮他们装修、布置房间,然后会收取一点点辛苦费。

  那些摇号获得船票的居民,住房也随之分配好。上面提前有人帮忙收拾好,那等自己坐星舰搬到太空城时,就不用住毛坯房了。

  渐渐的,太空城头一批移民发现新的商机,成立了一家家装修队,专门接地下预备移民的装修工程。

  改装星舰他们也能帮的上忙。

  现在,陈浩把空间中所有的星舰、超重鹰助推火箭都取了出来,让他们躺在主塔船坞的码头上。

  这里没有重力,它们可以就这么横着飘在空中,被机械臂固定。

  马克改装载人星舰的方案、数据资料,对x来讲是透明的,可以随时读取。它们在地面上能行得通,在太空中也是一样。

  改装材料不是问题,太空城的自动工厂种类很全。实在有缺的东西,地面可以用电磁弹射轨道发快递上来。

  这些星舰改装好后,注入足够的燃料,就让它们脱离太空城码头,像卫星一样,仅仅依靠重力惯性,无损耗的在近地轨道围绕着地球绕圈圈。

  森林公园的新起落架还没建好,太空城的船坞也得腾出空间,改造星舰。它们就这样带着足够降落的燃料,在轨道上待机巡航。

  这样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地面上的发射架,永远也不会空着了。

  这边刚起飞一艘星舰,那边就有在轨等待的星舰申请降落,就跟地铁一样,一班接着一班。

  连陈浩也没想到,就这几艘星舰,能这么有效率的把地面居民送上天。就像他几年前,他根本不敢想象自己,会带着一大帮美少女搬到天上居住一样。

  太空城上的居民,一天比一天多。

  居住环的施工进度进一步提速。

  没过多久,机械狗就都跑到太空城外边了,承担所有需要太空行走的危险工作。

  居住环封闭区域的一切工程,全被居民们承揽。

  虽然他们的工作效率赶不上机械狗,但胜在人多,又是在建设自己的居住空间,大家的热情都很高涨。

  有不少人又找到了当年,没日没夜得在后山挖掘地下城的感觉。

  学校、医院、研究院、工厂、农场都在陆续搬迁。

  许晴甚至自己包了一艘星舰,专门用来运输这些年来,辛苦攒下来的各种实验设备。

  森林公园福利高不假,但愿意躺平的人却少的可怜。有很多人发自内心的热爱上了搞科研,就比如说那些被淘汰的精英班美少女。

  这些人做出发明创造,马上就能切实的得到巨额的奖励,许晴只作为第二作者,从她们的研究成果中,象征性的分得一点点科研积分。

  她们积极性很高,思路课题不受限制,各种科研任务完成的飞快,一篇接一篇的学术论文,像是雪片一样提交到x的数据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