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想必你认错人了

  且说又过了半个月的时间,贾环今日照例上衙,到了午门前正欲朝着掖门而去呢。

  忽见一人朝着他喊了一声,道:“林兄,许久不见呢!”

  闻言,贾环转过头去,朝着旁边的那人看了一眼,发现那人竟是秦用。

  没想到都过了几个月了,这家伙还记得自己呢,不过以前用的是化名,贾环脑子飞速运转着想着该怎么搪塞眼前这人。

  “林兄……你,你怎么?”没待贾环回答,秦用看着贾环身上的五品官服又惊诧道。

  “想必你认错人了,本官并非姓林而是姓贾!”贾环顿了下,带着几分笑容道。

  “哦,那是下官认错人了,莽撞了大人,还请大人见谅!”秦用怔了一下,赶忙赔礼道歉。

  “无碍,京城人口众多,长相略微相同之人也不在少数,认错人倒是可以理解!”贾环笑道。

  只要我不承认,你就没法说我是,贾环暗暗想到。

  “只因下官见大人实在像下官之前见到的一个友人,遂错认了大人,多谢大人见谅。

  下官是翰林院新晋庶吉士秦用,不知道大人是哪个部院的官长?

  下官问此不为别的,只想待下衙之后请大人茶楼小酌几杯以表歉意!”秦勇看着贾环实在年轻,遂好奇地问道。

  贾环想着那个真实身份他问一下别人也自会知道的,索性也不再隐瞒了,于是说道:“吃茶就不用了,本官翰林院侍读贾环!”

  听了贾环的自我介绍,秦用激动道:“您就是写出传世大作《三国演义》的前科状元贾环贾大人?”

  闻言,贾环也点了点头,看来自己的名声还挺响亮的,贾环心中也不禁有几分沾沾自喜。

  但口内只淡淡地说道是:“那些不过是虚名罢了,就好像浮云一样,不值当什么……”

  “幸会,幸会,下官真真没想到大人竟是是如此年轻,下官对您可是神交已久,只恨无缘一见,今日相会真是三生有幸……”

  秦用越说越激动,因而引得一旁的官员不禁纷纷侧目向着贾环他们二人看来。

  贾环见此,忙打断他的话道:“时间不早了,我们也该上衙了,况且在午门外如此大肆攀谈也不合礼数,恐引人非议!”

  虽然还没进入到午门内,但皇城最讲究的是威严,因而贾环也不敢在皇城外大肆攀谈。

  这虽是小事儿,但要是让哪个上衙的御史见到了,搞不好还会以此做文章参自己一本呢。

  闻言,秦用也意识到了自己失仪,忙躬身致歉道:“大人教训的是,是下官失礼了!”

  虽然他年纪比贾环大,但是贾环的官位可比他大得太多了,一般低级别的官员对上级的官员都要毕恭毕敬的。

  说毕,贾环和他又闲聊了数语,这才相继走进了皇城内。

  今儿这个事儿算是搪塞过去了,贾环想着那贴贴纸的事儿想来秦用也不大可能会猜忌到自己身上来的,毕竟那会子也不过是见了一面而已。

  就算猜忌出来了也无妨,如今以陈家剩余的那些势力,贾环自是没有什么好担心的,不过提防着点总是没错儿。

  又过了半个月的时间,日子也依旧平静。

  贾环除了上班摸鱼之外,偶尔也被梁王叫去上书房内谈会些文学修养什么的,当然偶尔也会聊聊些国家大事之类的。

  见梁王倒是没有实质的招揽之意,贾环也偶尔谈谈自己的深层次见识什么的,不过这也仅限于那些造福百姓的问题。

  至于扯到权力斗争上来,贾环自是只字不提。

  且说今日下了衙署,贾环也欲坐上平日的马车朝着百花园这边儿而来。

  忽而身后又有一人走了上来道:“贾大人,慢走!”

  闻言,贾环转过身来,看了眼,发现那人还是秦用,心内直呼道:“怎么又是这个家伙,跟个狗皮膏药似的!”

  贾环虽是不大想搭理他,但面上还是装着几分笑容道:“秦大人找本官所为何事?”

  闻言,秦用道:“大人,下官倒是无事,只是想请大人茶馆里喝杯茶水以表上次冲撞之歉意罢了,还请大人赏光!”

  “秦大人多心了,本官上次已说过认错人自是能够理解的,秦大人为何非要执意于此呢?”贾环忍着一丝耐心道。

  “其实下官实是仰慕大人的文采,若是大人不见意,下官还想厚颜当面向大人讨教《三国演义》中一些不解之处!”秦用恭恭敬敬地说道。

  贾环想着这个秦用真真是没完没了,想了下,才搪塞道:“改日吧,你我现在皆身着官服,又同是翰林院官员,若是一身官服随意出入于茶馆之中,也是不妥的!”

  翰林官员一般都比较低调,注重名声,所以一般也很少去酒楼茶馆之类的,而且也不穿官服去的。

  闻言,秦用也觉得贾环所言有理,于是又说着改日再请的话。

  待他说毕,贾环便上了马车,钱槐一声吆喝,马车便朝着百花园的方向而去。

  待马车离开,秦用突然想了起来,好像先前也在酒楼上看到贾环身旁这个车夫。

  那会儿贾环一行还是四个人呢,三个大人,还有一个十几岁的少年,他们那会正在一桌吃饭呢。

  想来贾环就是当日自己遇到的那个自称是林安的年轻人了,不过不知道他先前为什么装作不认识自己呢。

  秦用在原地愣了小半会儿,依旧想不通缘由,这才离去了。

  且说,百花园这边,在贾环让人细心地照料下,晴雯的病早些时候就已经好了,她如今也可以自己下地行动。

  不过淑悦觉得她还需要留下来再细细观察一番才行,所以晴雯依旧还留在贾环的宅院内。

  其实她现在也实在没有什么好去处,除了待在这儿无非就是回到多浑虫的家里,继续睡在那个冰冷的芦席炕上。

  怡红院自是不能回去了,她也不想再回去了,多姑娘倒是来看过她一两回,她也从多姑娘那儿了解到了贾宝玉那边的情况。

  如今贾宝玉仍是天天在怡红院内嬉闹着,每天都是开心不已,里边又来了新人,到底是真真把她这个丫鬟给忘了。

  就像贾宝玉原先说的那般:全当她们死了罢。

  而且除了先前送来的那几吊钱和那几件旧衣服外,贾宝玉倒是没再送来什么东西给晴雯,不过倒是打发人来瞧过。

  多姑娘见晴雯这个主子到底是个没有情义的,只消说是快死了不用他惦记等话便给搪塞了回去。

  那些传话的婆子自是不敢这么回去传的,况且贾母王夫人也有过交代过不让贾宝玉听到那些不好的消息。

  所以那些传话的婆子们也只消说是还活着,活得好好的,听闻如此,贾宝玉也不再在意,倒是又尽兴地玩去了。

  贾宝玉现在什么事儿都不用做,而且也不用担心贾政会考察他功课之类的事情,如今的百日斋戒真真是让他快乐得飞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