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王夫人给贾宝玉提亲

  贾环也在南书房内得到了这个消息,不过他倒也不能直接当面去替贾政拒绝了这个差事。

  毕竟这朝代哪有儿子管老子的事儿的,这多少有些大不敬。

  贾环下了衙署之后也朝着荣府这边而来,他想着去给贾政请个安,然后再劝说他推去这个差事吧,毕竟他还真做不好这个。

  贾环到了贾政的书房内,待请了安后,才问道:“父亲,儿子听说圣上给您派了漕运的差事?”

  闻言,贾政点了点头道:“嗯,你打听这做什么?”

  “父亲,这漕运的差事恐怕您是做不来的,儿子觉得您不大适合做这个差事,您还是回明了圣上另做其他的差事吧……”

  没待贾环说完话,贾政冷哼道:“哼,你才为官几载便想来教为父如何做官不成?”

  闻言,贾环心中暗骂了一句。

  但是为了免得贾政惹上抄家之祸连累上自己,贾环还是耐着性子道:

  “父亲,儿子自是不敢教您如何做官的,儿子只是想出言提醒您一下,也免得污了您的清名。

  儿子从那些翰林前辈口中听说,近来几任的漕运官员先后也都被罢了官。

  在京中的时候他们的官声也是不错的,也得了清正廉洁的评语。

  但是去做了漕运之事后皆是声名狼藉,这岂不是因为漕运所惹的祸事?

  这本身并非他们的本心坏了,而是因为漕运之事牵扯的利益实在太多。

  稍有不慎的话,不仅事情办得不妥当,还会毁了一身的清名呢。

  父亲您是一心只想着做清官,接着这个活儿的人个个都是想着捞取好处的,这个事儿您还真真难能办好呢……”

  听了贾环这一番话,贾政也觉得有道理,但他忽而又想到了什么。

  转而说道:“诚然你说得也在理,只是前儿为父已经在养心殿内答应了下来,这自是不好再去面辞的!”

  闻言,贾环也是一阵无语。

  贾环不禁感叹贾政接差事都不带脑子思考的吗?

  算了,以他这种不会管事的性子来说,想来也不会去思考那么多的。

  贾环和贾政再说了一回话,也退出了他的书房。

  这些人一个两个尽管着作死,贾环还得给他们插屁股真真觉得太心累了。

  要是这些事情和自己扯不上半点儿关系的话,贾环早就不想管着这些事了。

  但是想要这些人和事儿跟自己毫无瓜葛自是不能的。

  人一旦活着就会有许多的事儿找上来,尽管不是因为自己而引起的,这就是命啊。

  贾环能做的也只能让这些事往着更好的方向发展罢了。

  且说,不消几日,贾政的任命就已经下来了,四月上旬就得立马出发,不能耽搁。

  王夫人听闻了贾政要赴外任的消息,也盘算起了自己的心思。

  这外任一般一去就是个三五年的光景,因担心贾宝玉大婚的时候贾政可能不在,所以她便跟着贾政商议起了贾宝玉的婚事来。

  贾政向来也不管这些事儿的,索性便让王夫人去和贾母商议。

  贾母因想着如今黛玉自是和贾环定了亲事的,这已然是改不了的,那么剩下的也只能是宝钗了。

  对于宝钗,贾母也是观察了许久。

  宝钗生得模样好,为人又极为大方得体,处事也从未有不当之处,又极富有才华,想来做自己的孙媳妇也自是可以的。

  虽然薛家这边已然是家道败落了,不过这个姑娘到底也是极好的,这样往后宝玉也能有个妥当的人来照顾他一生了。

  想着,贾母就把自己心里的想法给王夫人说了一回。

  王夫人虽然不大满意,不过这是贾母所看重的人,她也自是不好拒绝的。

  不过她也觉得宝钗这个姑娘自是无可挑剔的,她在意的不过是薛家如今的家道败落了罢。

  当然除此之外,还有就是不知道薛蟠往后会不会带累到她的宝玉。

  不过如今刑部那边也已经彻底定案了,也自是不用太过担心的。

  其实若不是贾政走得太急,她也不会这么着急就定下来的。

  且说贾母和王夫人这边定下了宝钗作为贾宝玉的媳妇人选后,便请来了薛姨妈详谈着贾宝玉和宝钗的婚事。

  这日,王夫人专门请了薛姨妈到了自己的屋子这边而来。

  待闲聊了半天,王夫人这才扯到正题上来道:“妹妹,我看宝钗如今也大了,也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了。

  不瞒你说,我觉得宝丫头生的模样又俊,为人又是极为得体大方的,我和老太太对她也是满意得紧呢。

  你若是同意的话,我和老太太就聘她做宝玉的媳妇如何?

  她和宝玉也是我看着打小儿一块长大的,二人也能合得来,而且你也常说过宝丫头要找个带着玉的公子哥才配呢。

  如今我的玉儿就是那个带玉的公子哥儿,像他这般的人品可是上哪儿都难寻呢!”

  听闻了王夫人的一席话,薛姨妈自是不敢苟同的。

  她在贾府里待了这么多年,也自是把这里边的人都看清楚了的。

  单单前儿的那个事情就让她对贾府有些芥蒂,如今王夫人这番来求娶宝钗更让她有几分反感。

  贾宝玉是个什么样的人薛姨妈哪里不知道,他和贾环相比起来真真是相差了个十万八千里呢。

  贾宝玉这边既不能袭爵,又无官身,也不知进取,这么大的年纪了还只一心跟着姊妹们玩耍。

  这样的人能给宝钗托付终身吗,这自然不能的。

  宝钗嫁过去还要伺候着他的衣食起居一辈子,这不是要苦了自己的女儿吗?

  再看贾环,不仅是状元出身,还立下军功爵位,而且现在还非常的年轻,这往后的前途自然是不可限量的。

  除此之外,贾环还会经商,有着自己的产业,足以让宝钗的一生都能够衣食无忧的。

  当然,薛姨妈最看重的还是贾环的人品。

  贾环这些年来不仅一直帮着她们家挣钱,还在她儿子落难的时候毫不犹豫地掷下十几万两银子相救。

  这样重情重义的人自然才是值得托付的。

  见薛姨妈半天不说话,王夫人也自是知道她想的是什么。

  王夫人知道自己这个妹妹可能在打着贾环的主意呢。

  诚然王夫人也不得不承认贾环的确十分的优秀,贾环“状元及第,军功封爵”的事儿放在哪儿都是最亮眼的。

  如今同是四王八公的子孙中还真真没有一人能及贾环这般呢。

  可是偏偏这个有出息的人还不是她生的,却是赵姨娘那贱人生的,而且还跟着自己闹得这般的僵呢。

  若是知道贾环往后会有这般成绩,她或许也可以像探春那般稍稍待他好些,这样只要他向着自己,那些产业也可以全留给宝玉了。

  不过王夫人也自是知道现在这些自是不可能的了,她能做的只有给自己的宝玉谋取一切的好处罢了。

  为了打消薛姨妈惦记贾环的念头,王夫人也开口道:“若是宝玉娶了宝钗,到时候可就是两件喜事了呢!”

  “哦,姐姐这是何意?”薛姨妈不解道。

  “妹妹,我不瞒你,前儿环儿也跟着老爷求娶林丫头来着。

  老太太因觉苦闷,便想着多留林丫头在身边一些时候,所以便没答应呢。

  如今儿赶巧了,宝玉也回来了,老太太也不会苦闷了,环儿和林丫头的事儿也自是可以成了的。

  到时候可不就是两件大喜事了吗?”

  “环哥儿和林丫头定下了亲事不曾?”薛姨妈问道。

  “前年早就定好了的,只因怕宝玉生出呆心来才不敢告诉你们呢。

  不过如今宝玉已经好了许多,说出来也不妨事儿的!”王夫人笑道。

  薛姨妈闻言,心里一沉,心道:“这怎么就不声不响地定了呢?”

  最后,薛姨妈倒是也还没答应下来,只说是回去再问问宝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