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过十六

  且说贾环坐车上衙,一路上直接在车上睡到午门前。

  待钱槐叫唤了一声,贾环这才清醒了过来,他轻轻地揉了下眼睛,从车窗内望去,才发现已到午门。

  贾环打了个哈欠,便下了马车,然后又朝着那边的掖门走去。

  此时天也微亮,四周还有灯火照亮着,不过赶着上朝的人倒是络绎不绝。

  进入了午门内,贾环也正定了心神,规规矩矩地走着,因为这四周都是检查官员仪容仪态的人。

  不消多时,贾环便来到了南书房内。

  进了值班的地方,贾环发现陆铭义和章维诚倒是先到了。

  贾环和他们打了声招呼便开始忙活今日份的公务,临近晌午,贾环便将公务之类全处理完毕。

  待用了饭食,贾环又在那儿看起了闲书来,谁料梁王那边又来找了他,贾环无奈只得随着来人去了上书房。

  上书房内,此时时间尚早,还能听到皇子皇孙们的琅琅读书声。

  贾环随着那来人去了一间僻静的屋舍内。

  待进了里边,贾环发现除了梁王之外,竟然还有林清澜和翰林院侍读学士萧成毓也在。

  贾环上前行了一礼道:“下官见过梁王殿下和二位大人!”

  闻言,梁王笑道:“贾侍读来了,来人,赐座!”

  梁王说毕,旁边便有个太监拿了把椅子给贾环坐,贾环也坦然落座。

  林清澜虽是做了左都御史,但是还兼职着翰林院掌院一职的。

  贾环还听说林清澜曾经还当过梁王的老师,因而他出现在这儿倒是并不奇怪。

  而且林清澜又是文斋先生的朋友,说起来这里里外外都是关系呢。

  不过说到文斋先生,他至今还一直在江南那边游玩呢,贾环和他倒是也有些书信来往。

  他的小日子也是过得还不错的,如同闲云野鹤一般。

  贾环有些时候还真挺羡慕这些人的,想着到时候功成名就自己也全身而退,当条咸鱼,享受享受。

  至于萧成毓,他的顶头上司就是林清澜,他们的交情应是不简单的。

  萧成毓曾经也是贾环乡试的主考官,就是贾环的座师。

  如今他倒是在上书房内教习皇子、皇孙们读书呢。

  其实但凡做过这些皇子、皇孙们的老师,往后自是不会混得太差的,更有甚者登阁拜相也有之。

  不过这几人聚集在这儿,看来这几人的关系自是不一般的,搞不好就是梁王的势力也说不定。

  贾环心下有些怀疑这伙人不会这就要拉自己入伙了吧。

  没等贾环多想,梁王便开口道:“这二位翰林院的官长,想必贾侍读也都是认识的,本王也就不一一介绍了!

  今日请贾侍读以及二位大人过来,倒是别无他意,只是想和大家讨论讨论文学方面的问题罢了!”

  闻言,贾环才又稍稍安心了些,贾环可真不想参与什么党派之争。

  看看清朝四爷党跟八爷党争得那真真叫一个头破血流,家破人亡。

  贾环还没活够呢,可不想随意就来一场豪赌。

  说毕,梁王便开始从《三国演义》中挑了些话题聊了起来,贾环也跟着他们闲扯了好一阵。

  一番谈论下来,贾环和他们谈会的话题也就只有《三国演义》和一些时事而已。

  对于这些,贾环也知道言多必失,而且太过于表现自己的聪明才智倒是会引来更多的麻烦,也容易陷自己于不利之境。

  因而贾环在这些实事问题的回答上也只表达了一些中规中矩的看法。

  其间,梁王倒是没有直接表露拉他入伙的意思,看起来倒真真像是在谈论着文学和一些时事政治内容而已。

  梁王虽没直接拉拢贾环,但是在文学方面的谈会之中多少也有隐晦地暗示了那么点意思。

  这让贾环想起了当年在论语上学过的一句话: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他或许是“不争而争,不党而党”。

  而且以林清澜现在的清流领袖地位,对天下士子的号召力那绝对是一呼百应,那支持梁王的势力也绝对不在少数。

  相比于赵王结交贾赦、贾珍之流的达官显贵,梁王的手段倒是更高明了些,但是至于最后到底谁能登基自是不好说的。

  不过贾环也没多想,他不拉自己入伙最好,当然贾环也不敢得罪了他,只当和他结个善缘罢了。

  待谈会完,贾环便回了南书房去了。

  待贾环走后,梁王才道:“老师,萧大人,你们对贾侍读此人有何看法?”

  闻言,萧成毓道:“贾环此人年纪虽小,但心机却是颇深,行事上更是滴水不漏,可赞可叹!”

  “不愧是老宋的徒弟,能有这般心性也算是极为难得的,此子未来不可限量!”旁边的林清澜也感叹道。

  “宋大人如今在南方如何了?”梁王也开口道。

  “他倒是安逸潇洒得很呢,比不得我们这些在这京里的,他一路游山玩水,如今的江南名流也算是拜访了个遍呢!”林清澜笑道。

  “哦,那挺好!”说着,梁王也笑了笑。

  且说贾环回到了南书房内,见陆铭义有些郁郁寡欢的。

  遂打趣道:“师兄,你这一脸苦瓜样,莫不是吃了我前儿送去的那些月饼不合胃口吗?”

  闻言,陆铭义一脸苦笑道:“师弟,这倒是不能够的,不过这事儿却还真因你的月饼而起呢?”

  “哦,可是这月饼吃坏了肚子不曾?”贾环忙问道。

  “额……这倒不曾!”陆铭义道。

  “那是为何?”贾环又问道。

  闻言,陆铭义叹了口气,犹豫了许久,才无奈开口道:“倒是有人吃出相思病来了!”

  “啥?”

  贾环对陆铭义这个回答一时也感到有些莫名,不过心下一想倒也想通了。

  见此,贾环赶忙岔开了话题道:“师兄,我二姐姐近来可好?”

  “她们都好着呢,不信我一会儿带你去看看,昨儿你二姐姐也说了要我带你回去过十六赏月呢!”陆铭义道。

  “这……这个就不用了吧,师兄的为人我最是信得过的,而且我二姐姐安好我也放心了!”贾环忙拒绝道。

  毕竟现在不大好再去陆府刷存在感的,不然再伤了人家姑娘的心就不好了。

  陆铭义这边倒是答应了迎春的要求,要带着贾环去陆府一叙的。

  其实迎春这边也是因为陆婉儿一直央求着她,所以心和面软的她就答应了下来,这才给陆铭义说了邀请贾环去过十六的事儿。

  陆婉儿这些心事儿,陆铭义早就看在了眼里,不过他现在还一直不忍心把贾环的事情跟她说呢。

  所以陆铭义刚才还在为这事儿发愁呢,陆铭义也有过让陆婉儿去做贾环妾室的想法。

  不过他还是十分担忧的,毕竟这古代社会里的妾室的地位就比丫头的地位高一些儿,如此嫁了去自是不行的。

  虽说贾环的为人很好,但是他将来娶的妻子如何就不知道了。

  而且以自己家如今这般条件,想要给自己妹妹陆婉儿找个好夫婿自是不难的,让她去当个正妻才是最好的出路。

  不过以陆婉儿的心性,又因和贾环有了肌肤之亲,如今再嫁别人自是不能够了,她弄不好真会剃发做姑子去。

  越想,陆铭义是越发的纠结,这两条路真真太难选了。

  一番久久权衡之后,陆铭义觉得与其让自己妹妹去做姑子,不如让她嫁给贾环吧,而且有自己在,也能护得住她。

  他认识贾环这么些年,学问和才干自是不用说的,人品在他这里也过得去,而且自己还欠着他很大的人情呢。

  想毕,陆铭义还是决定再带着贾环去陆府一趟。

  陆铭义想的是若是自己和贾环交好,往后他待自己妹子也可能会更好一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