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借钱

  过了几天,朱四早已经帮贾环找好了人手。

  贾环便将这些人手全交给了贾芸调派。

  贾环先让贾芸等人先去打探了一番市场上现有的建筑材料的价格、储量等。

  等得了具体的消息,贾环自己又做了仔细的预算,总计10万多两银子便可以拿下京城现有的一半建筑材料。

  当然这些不包括那些极为奢侈的建筑材料,就是单纯的木料、石料,砖瓦等一些基础性建筑材料。

  不过贾环手上的资金再加上先前忠顺亲王给的那一万两,满打满算也就7万两而已。

  这还是吃不掉市场上一半建筑材料的储量。

  这些储量,按照已知的皇亲国戚的数量来看应该是供不应求的。

  想了下,贾环还得去借钱。

  向薛家借钱,的确是最好的选择对象,当然除此之外,贾环还可以把占比51%股份的贤芳居给抵押出去。

  不过薛家就是经营当铺的,这和薛家做生意还便宜一些。

  想来想去,贾环还是觉得去薛家借钱划算许多。

  不过以薛宝钗的眼光,很大可能会跟着投资才是。

  想罢,贾环便回到荣国府,直奔着薛家的住处而来。

  薛家一直没有搬出荣府,只是搬到了荣府的更僻静之处。

  不多时,贾环便来到薛家的院落。

  进入院子中,不见薛蟠的身影,多半又是去跟那些酒肉朋友们玩耍去了。

  贾环由小丫头引着进了薛姨妈的屋子内。

  进了屋,贾环便大大方方地见礼道:“给姨妈请安!”

  薛姨妈见是贾环也高兴,毕竟贾环可是刚帮了自己挣了6万两银子。

  薛姨妈赶紧道:“我的儿,快起来,难为你大冷天的还来看我!”

  贾环笑道:“近日因功课繁忙,今儿才得了些空闲,所以特意来看望姨妈,顺带和薛大哥商量下生意上的事儿!”

  薛姨妈道:“哦,你薛大哥大早就出门了,也不知道去哪瞎混了!”

  贾环道:“姨妈,那薛大哥何时回来?”

  薛姨妈道:“这恐怕晚间才能回来!”

  正聊着,薛宝钗也听到了贾环的声音,于是便走了进来道:“原来是环兄弟来了,莺儿快去倒茶来!”

  莺儿应了一声便赶忙给贾环斟茶。

  贾环也给薛宝钗行了一礼,道:“薛姐姐好!”

  薛宝钗也笑着回了礼。

  贾环看了眼薛宝钗,她又出落得越发漂亮了,雪白的脸蛋,皎洁灵动的眸子,在一颦一笑的映衬下愈发动人。

  贾环也不敢多看,生怕她会恼了自己。

  于是又说道:“今儿我得空来看望姨妈,本想着顺带找下薛大哥聊聊生意上的事儿,不过来得不巧,薛大哥竟不在家呢!”

  薛宝钗道:“我哥哥近几日也是早出晚归的,环兄弟怕是也等不得的。

  不如和我说说,我到时候再与哥哥说一下,也免得环兄弟到时候再多跑一趟!”

  贾环知道薛宝钗是实际的话事人,之所以整这么多的弯弯绕绕就是因为这古代社会的秩序讲究个男尊女卑。

  一般的女孩儿是不能在明面上触碰这些经济经营什么的,特别还是这些未出阁的大家闺秀。

  贾环道:“这再好不过的!”

  薛宝钗道:“环兄弟请随我去正厅细谈吧!”

  说着,二人便往正厅而来。

  来到正厅后,贾环道:“薛姐姐,实不相瞒,我最近看中了一笔生意,因手上的银两不足,所以想来和薛大哥借些银钱!”

  薛宝钗听了后,道:“环兄弟这笔生意打算投资多少?”

  贾环道:“十万两,至于其中要做什么,暂时还不能言说!”

  薛宝钗道:“那环兄弟还差多少银两?”

  贾环道:“四万两!”

  贾环没到把忠顺亲王那一万两算进去。

  薛宝钗道:“若是我哥哥出资5万两,可否占些股份!”

  贾环道:“这是当然,若是薛大哥对这个生意感兴趣的话,那是再好不过的,我和薛大哥依旧可以五五分成。

  不过这次是一锤子买卖,至于要做什么我暂时不能说。

  不过请薛大哥放心,若是生意亏了,我愿意用下一年酒楼和菜园子的分红做赔付!”

  薛宝钗道:“既是如此,那等晚间我哥哥回来,我便将此事与哥哥详细说说,等明儿哥哥再来答复你!”

  “好!”

  说罢,贾环便辞别了薛宝钗,回梨香院去了。

  不过对于此事,薛宝钗心中自是答应了的,毕竟这一年多来,贾环取得的成绩可谓是光彩夺目。

  不管是学业上,还是生意上,都是让她另眼相看。

  自己家每个当铺每年满打满算顶多能盈利个一万两就非常不错了

  但是和贾环一起做的酒楼等竟能直接挣个六万两的盈利,这是着实让她有些意想不到。

  贾环看似是个书生,实则却是个老道的商人。

  薛宝钗很好奇这两种才能怎么汇集在一个人身上的,而且丝毫不产生冲突。

  而且薛宝钗也发觉贾环举止言谈也温文尔雅、大方有礼,让人极度舒适,竟与素日传言的顽劣不堪大相径庭。

  而且相比于贾宝玉,薛宝钗隐隐觉得贾环有着更大的发展潜力。

  晚间,薛宝钗便将贾环所说的事情与自己的母亲和哥哥商议了一番,他们也都同意和贾环做这笔生意。

  翌日,大早,薛家母女便打发着薛蟠来梨香院给贾环送了五万两银子。

  得了银子后,贾环便赶忙让贾芸等人去收购那些建筑材料。

  贾环收购的狂潮掀起时,坊间也多出了一条传闻:

  说是有个地主家的傻儿子为了盖个花园子,不惜花费重金大量收购木材石料等建筑材料。

  许多商人闻讯争先恐后地将自己囤积的建筑材料都出售给那些疯狂收购的买者。

  那传闻是贾环叫人刻意传出来的,为的就是让这些商人都觉得自己遇上了肥羊。

  因为收购的量巨大,而且快过年的根本没什么生意,这些商人都急着卖出手中的货物,好让自己回家过个好年。

  所以收购价越压越低,甚至一度低到平时的三分之二的价格。

  贾环最终花了8万两就收购京城现有的三分之二的基础性建筑材料。

  可以说是直接垄断了现有的基础性建筑材料市场了。

  这古代的建筑行业本来就没有什么赚头,这些商人卖出这些建筑材料后,都是高高兴兴地乐了好一阵子,都感觉自己像是发了财一样。

  贾环还和这些商人签订了协议,有4个月的免费储存时间。

  在4个月内任由贾环使用他们的仓房进行处理建筑材料,而且还可以派人专门去看管这些石料木材等。

  这倒是省了贾环搬运的时间,还有储藏的空间。

  一系列的收购完毕后,贾环便让贾芸等人在京城以高价物色了一批优秀的建筑类能工巧匠。

  贾环还将这些能工巧匠组织起来弄了个工会,名字虽是叫工会,实际是和现代的劳务派遣是一个样子的。

  不过贾环给他们的工钱可是比平时高了许多的,而且还有衣食住行等人身保障。

  毕竟贾环可不想像那些现代社会里的资本家一样,除了压榨人,就是压榨人。

  贾环还花了两万两银子买下了梨香院对面大街以北的一些屋舍和一大片空地。

  趁着没事期间,便让这些能工巧匠们先把贾环自己的园子给修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