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以后常来看看你二姐姐她们

  当忠顺亲王给正兴帝通禀了自己抄家所获得的时候,正兴帝也是一脸不可置信。

  毕竟当年抄的那些侯门公府人家都没有这么少的,要说陈石潭是一个清正廉洁的官,正兴帝自是不信的。

  陈石潭这么多年所做的事情正兴帝多少也是知道的,只是碍于情面上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已。

  陈石潭这个老狐狸一定将那些金银财宝之类的东西藏到别的地方去了。

  正兴帝也隐隐觉得陈石潭这个家伙的死不简单,实在太过于蹊跷了。

  不过尸体就摆在那儿了,这也让他捉摸不透。

  当然正兴帝也没仔细去追究这些问题,他让忠顺亲王派人去盯着就行。

  正兴帝碍于皇后的面子也给陈府留了些体面,没有将陈家所住的宅子都给收走,倒还留着陈家的主宅给陈郓珞。

  到了夜间,陈石潭也出现在了赵王府里的一处幽静院落内。

  “舅舅果然厉害,竟是能以假死骗过了所有人!”赵王对着坐在对面的陈石潭夸赞道。

  “殿下过奖了,这也不过是些小计策罢了,若是殿下愿意,老臣可为殿下献上登基大计……”陈石潭侃侃而谈道。

  闻言,赵王脸上闪过一丝欣喜之色,当即道:“好好好,如今我有舅舅相助。

  就如同那《三国演义》中的刘备得了诸葛亮相助,真真是如鱼得水啊!”

  闻言,陈石潭倒是想起了贾环来,这个《三国演义》就是贾环这个状元写的。

  本来上次就要除掉这小子的,只不过他竟是莫名的活着回来了,还莫名的立下了那些功劳。

  而且孙绍祖那个废物竟然就死了,他隐隐感觉孙绍祖的死和贾环是脱不了干系的。

  当然陈石潭也有些怀疑自己遭遇的这一劫可能与贾环这小子有关联。

  毕竟贾环一回来可是太安静了,他若是知道是自己害的他,高低应该会向正兴帝那边检举自己才对。

  当然也有另外一种可能就是贾环并不知道自己是主谋,毕竟自己是通过贾雨村这边发出的信息,他要找也是去找贾雨村才是。

  不过陈石潭并不知道贾雨村是以他的名义给孙绍祖书信的。

  但是如今陈石潭已经是名义上的死人了,他已经不是那个位极人臣的次辅,没有太多的选择,只能一条道走到黑了。

  现在也不会出于陈氏家族的立场来考虑问题了,因而现在的贾环在陈石潭的眼里已经不是主要的矛盾对象,而梁王那边才是值得他该考虑的。

  陈石潭想着只要自己扶持赵王登基,虽不能在明面上继续搅动朝堂上的风云,但是暗地里依旧可以把控大部分的局势。

  这其实和原来也没有区别的,只是换了另一种方式继续下这一盘棋局而已。

  不过对于那些张贴纸张把自己弄下来的人,他也自是不会轻易放过的。

  不过要说不说贾环写的那个《三国演义》还是真的好,陈石潭之前也是看过的,堪称是精妙绝伦。

  之所以要杀贾环也是因为陈石潭看过这《三国演义》的缘故,毕竟能写出如此着作的人绝不是什么泛泛之辈,应除之而后快。

  想毕,陈石潭又和赵王喝起了酒来,陈石潭在席间也不断给赵王画着皇帝宝座的大饼,描述着未来的美好蓝图。

  二人推杯换盏、相谈甚欢。

  待又过了几日,京城也恢复了些平静,国子监的学生也重新回到学堂之内,会试也被推迟到4月份再考。

  不过茶馆酒楼饭店里仍旧有许多人把这科举舞弊之事当作谈资。

  有拍手称快的,也有为歌颂正兴帝圣明的,当然也少不了一些为陈石潭自杀鸣不平的。

  反正各路看客各有观点,谁也说服不了谁。

  对于其中的事情,贾环虽是发起者,却很少参与到其中来,不过也没想到造成的影响竟是如此巨大。

  当然贾环也自是明白形成这样的局面是舆论压力造成的,由此可见这古代的舆论也是极其的可怕。

  这就不难怪陈胜喊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会有那么多人响应;还有张角的“苍天已死,黄巾当立”也是如此。

  当然这最根本的原因还是触及了书生的利益。

  不过如今得到的结果也还算是完美,陈石潭除掉了,贾环也更加安心了一些,当然贾环并不知道陈石潭是假死的。

  贾环想着如今也只有贾雨村这个家伙了,对于贾雨村这个人,贾环倒是觉得也比较好对付的。

  贾雨村主要是在贪污贿赂这一块上犯的事儿比较多,而且这种事情也是比较好查的。

  只要找到对应的证据,再让御史们直接参劾他一本,那基本上就可以轻松地将他弄下来了。

  当然贾环也不着急弄他,太活跃可不是什么好事儿,毕竟过刚易折,还是苟为上道。

  贾环的生活也是回到了上班摸鱼,下班不是在百花园就是在大观园里,他倒是过得挺惬意的。

  至于陆婉儿这边,陆铭义一直不知道怎么开口跟自己妹妹说贾环的事情。

  所以也只得先瞒着她,陆婉儿一直都是陆铭义看着长大的,他真的不想看到自己这个妹妹伤心。

  当然也害怕她若是得知了贾环的情况后会做出何种举动来,毕竟陆铭义也明白自己妹妹对贾环算是用情至深了。

  贾环近来在衙署里也看到陆铭义天天都是一副忧愁的样子,也知道这是因为自己的缘故所导致的。

  作为朋友的份上,说实在贾环也是不大愿意看到他整天这一副样子。

  陆铭义这个师兄的为人自是不用说,算得上是贾环来到这红楼世界里最看重的朋友了。

  待下了衙署,贾环跟陆铭义道:“师兄,看你连日来愁眉不展的,不如同我去贤芳居闲叙一番如何?

  不为别的,就为我们当年一起意气风发连试连捷的友谊小饮一番如何?”

  闻言,陆铭义也淡然一笑,答应道:“好!”

  说毕,二人就坐着马车往贤芳居而来。

  其实这阵子陆铭义倒是想找贾环聊聊的,不过也不大好开口,所以二人每日也只得相视无言。

  陆铭义是个坦荡的人,倒是也不会因为贾环先前的隐瞒而记恨他,而且先前贾环也是帮过他好多忙的。

  他也还欠着贾环的人情呢,当然他也觉得逼着贾环娶自己妹妹以还他人情这实在有些太自私,也太强人所难了。

  不消多时,二人便来到了贤芳居内。

  “师兄,为我们当年的意气风发,我敬你一杯!”贾环端起了酒杯说道。

  闻言,陆铭义也举杯道:“好,师弟请了!”

  陆铭义没有和贾环说陆婉儿的情况,贾环也没有问,二人只有一搭没一搭地聊起了当年的话题。

  从二人一起备战乡试聊到了殿试及第,二人回忆起来也是感慨万千,这一路走来倒是共同经历了许多事儿呢。

  乡试备考之前,陆铭义还帮贾环收集到厚厚一捆国子监的考试资料,后边贾环也费尽了心思帮着陆铭义娶到了迎春。

  二人既是同窗好友,也像是无话不谈的亲兄弟一般,想想都是满满的回忆呢。

  临走的时候,陆铭义跟贾环说道:“以后常来看看你二姐姐她们!”

  贾环闻言,也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