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逾期童话

第121章 送一份检验材料过去

  段向屿害怕自己弄错了,毕竟是很多年前的事,只靠一个离奇而荒诞的梦并不能说明什么。

  他自己是神经外科的医生,他了解大脑,人很容易在想要某一些答案的时候,会刻意去编织梦境来迎合自己的期待。

  怀里的人正睡得安详,段向屿内心沉闷的不行,给周穗盖好被子,轻轻起身到阳台上透气。

  手头没有烟来解乏,他撕开两块薄荷糖扔进嗓子里,坐在阳台的躺椅上看外面的星星。

  高楼里的视野很宽广,但自从离开县府大道的小院后,他再也没有见过满天繁星的景象。

  那个二层小楼离天空很远,但是离星星却很近。

  两块糖嚼完,思绪还是很乱,他又从糖盒里抓两块糖。一伸手却抓到了一双柔嫩的略带着冰凉的小手。

  转头一看,竟然是周穗。

  她穿着一身薄薄的裸色丝质吊带睡裙,头发随意地散在肩头,眼眶红红的,光脚站在他面前,脚指甲上的橘粉色指甲油在灯光下显得亮闪闪的,像熟透的樱桃一般。

  “别光着脚丫,地上凉。”

  段向屿顺势抓的手将他揽进自己怀里,躺椅是单人位,两人依偎着靠在躺椅上。

  “怎么醒了?”

  “发现你不在,就醒了,”

  周穗嘴唇轻轻嘟着,声音有些歉疚,小心翼翼地试探着问:

  “你怎么抛下我自己出来,是我挤你了吗,还是总是粘着你太烦了?”

  她觉得自己睡觉还算老实,总不至于像上次单晓敏那样,把人挤得没有地方睡。

  但自从两人住到一起之后,他很依赖段向屿温暖的怀抱,即便现在已经到了夏天,她也愿意贴着他睡。

  “没有,你睡觉很乖的。在复盘白天发生的一些事情,怕影响你睡觉。”

  段向屿轻轻捏着她的脸。

  周穗翻身压到他上面,下巴抵着他的胸口,用手捏他的脸:

  “复盘什么事情还要偷偷躲到阳台上,该不会是想某个女医生吧?”

  “神经外科就没有女医生,别瞎想。要不要先去睡?我马上就好。”

  周穗摇头,往他怀里使劲缩了缩:

  “我也在这里复盘一下吧,陪着你,我今天的工作也很烦。”

  周穗今年的状态比去年是已经好很多,能看得出来她只是在发牢骚,并不是真的为这件事情感到烦恼。

  “初中生不是比高中生要好带一些吗?”

  “才怪。金主家的少爷小姐们从来都不好带,这个不分年龄。”

  段向屿努力克制自己不往那边想,可是既然聊到了,她也就没忍住问了:

  “今天给你打招呼的那个人,是学生家长?”

  周穗不是很想提,问道:“怎么忽然问他呀?”

  段向屿愣了一下,糊弄着说:“看你不爱搭理他,觉得应该是他惹你生气了。我猜得不对吗?”

  “对,”周穗重新把头埋在他的心口,听了那件事有力的心跳,淡淡地说:“简单来说,因为一个钢笔引发的血案。”

  周穗大致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了,他全程都在调节现场,也将双方各执一方的话都说给他听。

  “我明天还得去医院探望学生,毕竟是在学校出的事儿,我们当老师的难辞其咎。”周穗有些沮丧。

  “在哪间医院?我可以帮你打个招呼。”

  “就你们省立医院,好像是在VIP病房。”

  省立医院的VIP病房也不是想处就能处的,往低了说也得是个处级领导的家属。

  周穗最烦的就是跟这些非富即贵的家庭打交道。

  “你知道那个钢笔多少钱吗?”周穗忽然想起来这个事。

  段向屿摇头,努力猜:“1000块?”

  在他的印象里,初中生用的钢笔应该就是几十块的。

  想当年庞晓鲲过生日,他爸全国外给他买了个1000多的钢笔,庞晓鲲激动得手都颤抖了。

  1000块是段向屿能想到的钢笔的价格上限,毕竟他当年一直都是用的都是几十一支的,也没耽误硬笔书法比赛得奖。

  “你少说了两个零,10万,”

  周穗认真说。

  现在回忆起律师团的提供的发票,想想还觉得头皮发麻:

  “说是那家钢笔公司成立105周年的限量版,通体18K金,还带编号的。你说是这个世界乱套了,还是我不对呢?”

  “这个世界确实游戏乱套,无论如何都怪不到你头上。”

  周穗对他的这个回答很满意,不自由地打了一个哈欠。

  “这里太挤,回屋里睡?”段向屿问他。

  周穗困得不行了,直接往他的怀里缩了缩,像小奶猫一样轻轻在他心口空着:“不想挪窝,除非你抱我。”

  段向屿笑笑,长臂穿过她的腿弯,另一只手揽着她的腋下,轻轻一提,女孩子就像一只小猫一样被拎起来,三两下抱回房间里。

  **

  上午段向屿有一台手术取消了。忽然间有了闲暇,他跟科室里的主任打了个招呼,去VIP病房。

  刚巧的是,他去的时候,昨天那个男人也在,正领着他的孩子进来探望。

  从这个角度看,男人的身型有些瘦弱,看上去也就是刚满180的样子,与印象中当年的那个人体型相差很大。

  段向屿还能清晰的记得,那个人是要比他高一些也要壮一些。

  他在高中的时候已经达到了185,当时他看那个黑衣人要微微仰头,段向屿通过数学公式和三角函数推算过,那个人估计应该在190左右。

  眼前的人显然距离那个数字相差很远,但这个人的脸型跟印象中的人重合度越来越高。

  段向屿不知道自己应该相信直觉,还是应该相信自己科学的分析。

  想了想,他把电话拨给了荀平明。

  他一直在追查当年的事,这个线索或许会对他管用。

  “荀大哥,当年我爸的指甲里有那个人的皮肤组织,是吗?”

  “是。”荀平明说:“只不过我们这么多年一直没有采集到复合的DNA,所以有两种可能,一是这个人已经死了,另外一种可能他再也没有犯过案。”

  段向屿还是愿意相信自己的直觉一次,对着电话那头的人说:

  “我待会儿会给你送一份检验材料过去,你抓紧时间化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