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章,底气,羡慕,展示的机会

  活动现场。

  一位嘉宾站在台上,发表对新会员的勉励之后,一位新会员也上台表态,加入协会以后,会如何如何创作。

  前半段的仪式算是完成。

  后半段,会有一个年轻画家的笔会,这是好多活动中常有的内容。还有一个座谈是关于当代创作方向研讨,同步进行。

  就在大家准备进入下一个环节的时候。现场却发生了一段小插曲。

  那位著名的陈老师,不等活动结束就急着离开。邢理事还有几个协会代表,以及活动举办方,都在极力挽留。

  “陈老师,你如果累了,就休息。这里有休息室也有吸烟室。”

  “很多朋友等着听您讲话。”

  “很多人都是冲着您才来的。”几个说的话极为好听,甚至有的人都说出了活动很快结束。

  这位陈老师笑呵呵的边走边说:“我说话不好听,听我说什么?”

  “等一会儿,这些年轻画家还会搞一个例会,您给现场指点一下。”

  “年轻人画的比我好。不能乱指点。说的难听了,弄得大家不好看,是吧?好了,回见。”他不由分说往外走。

  尽管劝阻的人态度很好,但看陈老师态度坚决,一帮人只好往外送。

  几个人的对话,站在旁边的人都听到了,心中五味杂陈。

  有的人想来参加活动;有的人厌烦参加活动,却不得不来。还有的人想来就来,想走就走。

  姜哲听到周佳宇咕哝了一声。

  “老子啥时候能这样自在?”

  旁边一位老师看了一眼。“你莫学他哈。”

  “晓得,晓得。”周佳宇也不胆怯,笑呵呵的回应。

  不一会儿,去送陈老师的人回来。虽然没能留住人,但几个人的情绪没受任何影响。

  座谈会和笔会开始。

  年轻画家们来到了一间宽敞的小展厅。

  这里准备了三张长桌,可以让大家展示技能。

  参加笔会的人,包括新入会的五个人,以及愿意一试身手的年轻画家。

  很多来参加活动的人,不愿意去听枯燥的座谈,就跑来看笔会。

  展厅里很快挤满了人。

  工作人员给姜哲几人分配好展示的位置,不用自己去找。

  姜哲知道要参加笔会,但没有特意做准备。

  他看过这里准备的工具,有书法、国画的用具和水彩的用具,没有油画和雕塑版画工具。

  这种笔会因为时间限制,不可能给你太多时间,约定俗成在一两个小时之内完成,就是意思一下。

  参与比会的人都明白这种笔绘的要求,所以,对工具没有过多的苛求。

  大部份人都选择一张托裱过的宣纸,或圆形或扇形的扇面宣纸,创作国画小品或者书法。

  虽然这些人主攻的专业方向不同,但是一些水彩或者国画小品,还能拿得出手。

  姜哲觉得,如果随大流,那就很没意思,所以他选了张对开的水彩纸,要来画板,快速的给纸张喷水,固定四边。

  等着纸张干燥的时候,用来打腹稿,准备工具。

  现场观摩的人,看到姜哲准备水彩工具,还选了尺寸较大的纸张,纷纷过来围观。

  很多人在参加这类比会时,会画自己最拿手的,也就是适合表演的题材。讲究一气呵成,要帅气。

  围观者看热闹,看的是表演,如果表演的帅,会获得喝彩,如果演砸了,那就有意思了。

  姜哲选了尺寸较大的纸,想在短时间内完成,难度会增大。

  稳重的画家通常不会做此选择。

  姜哲准备好颜料和画笔等一应工具,用手试了试,水彩纸已经半干。

  他用铅笔在纸上画了几条长线,分出空间块面之后,便拿起大号板刷,蘸着柠檬黄颜料,开始铺底色。

  细腻的水彩颜料被刷到了纸上,在水和胶的作用下,快速晕散。

  紧接着,蓝色,褐色等几个大的色块儿,也被先后画到纸上。

  姜哲在铺底色时,用笔极快,不同颜色相互衔接,向周围扩散,并且融合。

  有经验的人已经看出来,姜哲准备画一幅室内的景色,而且就是展厅入口时的场景。

  姜哲在构思额时候,一时想不到画什么,便想试一试把刚刚看过的场景画下来。

  这幅画以前厅为主要空间。远景是入口的门和落地窗,中景是展厅、墙壁,近景则有人物,摆放礼品的长桌,花卉等等。

  姜哲一手拿宽板刷,快速的在纸上铺色,另一手拿喷壶,偶尔章画上喷水。他几乎不调色,每一次用的都是原色,全靠几种颜色在交融。一些细节不可能在初始阶段就画出来,所以,当下的画面,有些混沌模糊,还有些颜色过于鲜艳。

  在外人看来,纸面的颜色越画越乱,越来越重。

  有的人皱眉,有的人交头接耳,还有的人觉得这小伙子太能装,可能回翻车。

  秦教授等人看过姜哲的水彩画。虽然明白笔会的限制,但他们更相信姜哲的水平,所以能平静的观看。

  大量的颜色铺就,姜哲趁画面湿润,拿了一张电话卡,刮掉部分纸面色彩,有时是刮出块面,有时刮出一条线或几个点。

  这种刮的技法,会刮掉表层颜色,露出纸的颜色以及少量底色,形成浅色效果,比单纯的留白更加自然。

  很快,阳光投进展厅以及少量灯光的效果,就出现画面上。

  这些刮出来的造型,简约概括,把画中的效果提亮,也让主题更突出。

  一些线于面的走向,会把观众的视线,引向画面中心。

  在刮的过程中,姜哲并没有让画面自然干燥,为了画面保湿,还会用喷壶补水。

  以往,他会把干画法与湿画法交替使用,但他想画点不同的效果。

  在他的构想中,画面只要没有完全干,无论哪怕画错,也可以补救。

  姜哲很快在画面增添了第二遍颜色。有的造型半干,有的颜色很快模糊。

  他没有着急改动,而是继续刻画。

  原本一些画好的效果,因为颜色扩散显得有些模糊。

  很多人看到这里,觉得惋惜。

  姜哲依旧按照自己的节奏补充色彩,任由颜色扩散,偶尔会刮掉一点颜料。

  待到大部分颜色铺成完毕,画面效果已经显现。

  画中的室内光源,来自于自然光的暖光和室内的冷光。

  深色的地板和护墙板,在姜哲的笔下变成了暖色,人物和其他物品形成的光影,变成了冷色,整体色调似乎比现实中的色彩,略微暗一点。

  姜哲开始用干净画笔沾水,减弱部分色彩,然后精细刻画部分主要物像,同时突出光线的作用。

  画中,一些人正在参观展览,每一个人物的面貌因为水和颜色的作用略显模糊,只能看清他们的动作衣着以及大概的发型。

  有一些人物,经过刻画,能隐约看出年龄。

  此时,众多围观者才看出一些门道。

  姜哲开始小心收拾画面。有一些物像则保持模糊的状态,有一些形象被逐渐刻画的清晰。

  他还会给画面点缀上一些比较明亮的色彩。类似花朵,灯光等物像。这些色彩在整幅画中,呈现宝石般的光泽。

  姜哲保留的部分模糊效果,此时才能看出作用。

  等到画面开始干燥,效果产生微妙变化。

  整体色调变浅了一分,原本模糊的地方,在清晰物像对比下,神奇的变成了温润透的效果,甚至有了一种空气感。模糊的地方反过来衬托出主要物像。

  原本一些不知道起什么作用的色彩,恰好形成点缀或次要形象。

  姜哲停笔,观察画面。

  展厅中人头攒动。灯光与自然光共同作用的气氛,用水彩画营造的恰到好处。

  “好,画的好。”也不知是谁先喝彩,很多人开始纷纷称赞。

  也有人平开始评论,画中某个物像,是用了什么样的技法,这种表现方法如何如何。也有人评论姜哲对画面的把控能力。

  姜哲没被评论影响,等画面彻底干透,自己判断,对这幅画还算是满意。虽然有些地方画的过于急了,但没有偏离最初的设想。

  几个熟悉的老师,走过来点评。

  “你开始画的时候,大家看的糊涂,画到一半,我们大概看清楚一点些,直到你画完才完全看明白。”卫老师说道。“你把湿画法的特点,发挥的十分出色。”

  “姜哲再开始的时候,就考虑到一些颜色的安排。从开始到结束,几乎每一笔的每一层的颜色都起到了作用。”一位美院的老师评论。他还指点自己带来的学生要注意看哪些地方。

  在场的人,基本都从事书画行业,看到这种技巧,仍旧感到佩服。

  经完成笔会展示的年轻画家,也凑过来观摩。

  程黎看到姜哲的作品后,说道:“今天真是准备不足,早知道你画这么精彩的作品,应该拿个录像机,把过程录下来,当做研究资料。”

  “对。下次要准备的齐一点。”

  “以前只看到姜哲的油画,没想到你水彩也这么厉害。”

  “我看,以后就专攻水彩吧。”周围的人七嘴八舌的评论。

  这是开完座谈会的老师们,纷纷来到了笔会现场。

  邢理事听说姜哲画了一幅尺寸较大的水彩,就走过来一看究竟。

  他看到画的瞬间,心中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