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初,小冯终于调回了城里,调令下来后,她就办理了手续准备回城。这天,她爱人带着六岁的儿子,终于到了桦树岭。
同事们第一次看到冯淑娥的小儿子,全都围了过来,长得像妈妈,有些瘦小,但很活泼,一点不认生,有问必答。
“你在家想妈妈怎么办?”
“看相片。”
这时尚院长走了过来,刘广青说:“这是咱们的尚院长。”
他看了一眼,马上低头行个礼,说:“尚院长过年好!”
大家听后全哄笑起来!连小冯也乐了,“这小毛头儿,真会说话!”从来不笑的院长抿嘴乐啦!
“这位是宋叔。”
“宋叔好!”行个礼。
“这位是王姨。”
“王姨好!”行个礼。大家一阵逗,很是开心。最后来到产科,之琴正给患者开药,一个小孩走了进来,小冯随后,“哎呀,你真来了,多快呀!这么大了。”之琴站起一把抱过孩子亲了亲,“我一算你在这整整呆了14年,时光过得真快呀!”
第二天早会后,全体都在,尚院长说:“马上照个集体相,今天一人不缺。”
说着,大家搬出几个凳子,小冯爱人宁家阳,拿着相机在前边指挥,根据人数个子高矮,前边蹲几个,中间坐几个,最后一排是站着,“数三下别动,要笑一些。”
只见他弯腰前倾,双手握机,喊一声:“一二三!”亮光一闪,“好,再来一张。”又是一闪,集体照结束后,小馮和之琴合拍一张,她要留作永远的纪念。
然后女士们拍一张,男士们拍一张,小冯一家三口,站在医院门口也来一张,想不到的是,小冯的儿子要和两匹马照个相,“没问题!”爸爸满足了儿子的要求,还有几位护士全体拍一张,大家为今天的合影感到真高兴,很难得。小馮笑着说:“我没想到宁家阳想的这么周到,借一个相机,拍几张照片,挺有纪念意义的。”
晚上下班后,医院厨房热闹非凡,小冯帮祖爱菊忙了一下午,弄了满满一大桌子菜。原来,尚院长派刘广青坐早车去县,特意买的肉和鱼,香肠豆腐干等,准备晚餐欢送小冯回城。
几位住宿的单身,曾经住过宿舍的刘广青,祝文霞,范洪生,还有周大夫,尚院长把朴院长也请来了,还有老单身吴宾,大家团团围坐,小冯给每个人都斟上了酒,尚院长首先讲话:“今天把各位请来,为的是庆祝小冯回城,除了朴院长和孙百千,她是我院最老的员工了,还有刘广青和周大夫,都为医院立下了汗马功劳,为我们地区的医疗卫生工作,作出了很大贡献,咱们让朴院长讲几句。”
“我记得很清楚,那是1963年7月,小馮被分配到这,同时还有新毕业的小学老师高婷秀,两人同住一个宿舍,刘广青也是新调过来的,加上中医孙百千,一共就四个人,只能处理一般的小病。第二年,1964年,周大夫调来了,从那以后,我们这个地区才有了妇产科,我们这个医院才一点点发展起来,各位都做了很大贡献,特别是周大夫,对妇产科付出的辛劳最多,是我们医院最辛苦最累的大夫,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计划生育工作搞的轰轰烈烈,人口出生率明显下降,自从周大夫来了以后,产妇死亡率迅速下降,新生儿破伤风更是少见,几乎没了,妇女儿童的健康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当时医院最缺的还有外科,后来医院扩建后,终于有了外科,又来了这么多同志。小馮工作是勤勤恳恳,毫无怨言,生活特别节俭,团结同志,工作非常认真,从不出差错,是院里最优秀的护士。想当年,刘广青是内科,孙百千是中医,他俩是看病的主力,特别是孙百千,那也是名医呀,父亲就是我们这一带的名中医,我是战地救护员,只是个卫生员,看不了什么大病,记得当年有个三十来岁的小伙子,晚上肚子疼得厉害了,到了医院,我们几个一会诊,肯定是急性阑尾炎,不巧的是,外面是天寒地冻,地上刚下了一尺多厚的大雪,根本走不了马车,刘广青用西药消炎,孙百千用中药外敷,我们几个弄了一宿,也不见好转。
第二天,班车很晚才来,走得特别慢,患者到了县医院,阑尾早就穿孔了,并已感染成腹膜炎,最后转成败血症,第三天就死在了医院,我听后特别难过。后来我一到县医院开会,我就要求一定要给我派个外科大夫来,医院扩建后,这些就都实现了,你们几位都见证了医院的发展,现在国家形势大好,县医院也配备了救护车,越来越发展了,我祝各位身体健康,祝小馮在新的工作单位再接再厉,干杯!”
全体举杯祝贺!放下酒杯后,小冯动情地说:“明天我就要离开这里了,十四年来,我早就和这里的老百姓成了一家人,和同事们更是难舍难分,朝夕相处,特别是周大夫对我帮助很大,她像母亲一样关心我,帮助我,在生活上照顾我,使我一辈子也忘不了。记得65年春天,我的二弟得了肺炎,住进了医院,肺炎刚好,又得了急性肾炎,我妈是类风湿患者,提前退休,每月退休金才二十多元钱,周大夫知道后,立即给邮去五十元钱,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