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如锦款款离去,五姨娘王氏惊得嘴巴张大得可以塞下一枚鸡蛋。
等盛如锦回去后,五姨娘王氏不依不饶:“老爷,您怎么就这样放她走了啊?您都不怜惜妾身都要被欺负死了……”
盛玉明面上冷了下来:“胡闹也有个分寸。今日你自己歇着吧。我回书房写奏章了。改日再来看你。”
盛玉明说完面色阴沉走了。
只留下五姨娘王氏恨恨不平,不住跺脚。
……
此事第二天传到清心堂。大夫人周氏正在翻阅盛如兰这几日写的字。
她听完后冷笑了两声却不再理会。
冯嬷嬷是她心腹,低声问道:“大夫人怎么看这事?”
大夫人周氏冷笑:“还能怎么看?一个小小的妾还想翻身做主人,整个周朝就没有这个先例。老爷再糊涂也不会犯了这个忌讳的。”
冯嬷嬷想了想,道:“听说相爷是先叱责了大小姐,再忽然改了态度。也不知道是为何。”
大夫人周氏不紧不慢翻着字帖,冷淡道:“这又有什么想不通的?五房肚子里的是男是女都不知道呢,但是大姑娘可是博容先生的女弟子,听说文章还被举荐到了皇后娘娘跟前。”
“我估摸着这两日宫里就会有消息传出来。你说以老爷的脾气,是保着大的,还是宠着小的呢?”
冯嬷嬷恍然大悟。她道:“老奴还道是大小姐使了什么妖术法子呢。”
大夫人周氏终于放下字帖,淡淡道:“这个世上哪有什么绝对好的法子让人对一个人刮目相看呢?装神弄鬼,总有被拆穿的一日。一味逞强斗狠吗,也不是长久之计。”
“只有自身实力够,能有叫板的资格,那才是真正令人刮目相看。”
她红唇勾起,冷冷地笑:“没想到大姑娘小小年纪竟然已经懂得这个道理。她就是吃准了老爷在旨意未下之前不敢拿她怎么样,于是就跑去找五房算账。”
“这小丫头片子,不简单呢。”
冯嬷嬷细细想了一遍,越想越是心中震惊。
盛如锦才十岁多一点点,这样的年纪匹配这样的心智,说出来简直不能让人相信。
冯嬷嬷忍不住道:“夫人,是不是您高看了大小姐了?她不过是个孩子……”
“孩子?”大夫人周氏冷笑,“永远不要低估你的对手。我瞧着大姑娘好像是开窍了。”
……
巍峨的皇宫沐浴在春季和煦的日光下。红墙翠瓦,在天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宛若九重天上的琼楼玉宇。
高高恢弘的宫殿延绵不绝,亭台楼阁点缀其中,还有时不时有各种精致的花园、小桥流水,湖泊。
大周朝的皇宫宛若一颗明珠,点缀在整个京城正中央。
此时的重华殿中安静无声,来来往往的各色官员,大小女官们低头肃然,进进出出的宫人更是踮起脚尖,悄无声息。
此时在殿中上首,一位头戴凤冠,鬓边发白的女子端坐在龙案之后,埋头奋笔疾书。
她大约四十多许,容貌依旧能看出当初倾国倾城之色,只是岁月侵染中她的鬓边早早染上白霜。
可饶是如此,这样刺目的白发却没有为她减少半点风姿。她依旧气质高华,睿智端庄。
她便是大周朝深受万民爱戴的陈皇后。
算起来陈皇后是大周朝皇帝萧龙晏的第二任皇后,第一任皇后为皇帝的原配,生育一子。因皇子早夭,一直郁郁寡欢,最后病逝。
皇帝本不愿再立皇后,一直到了三十五岁,后宫后位依旧将空置,但在一次出宫游玩中正好碰见当时还是少女的陈皇后。
他见陈氏容貌倾城,聪慧无比,顿时惊为天人。打听之后,派人下圣旨前去赐婚,没想到当时陈氏年纪虽小,却十分有主见。竟然抗旨不嫁,甚至不惜逃走。
她逃走却不是鲁莽一走了之,因为她知道自己是抗旨,会牵连全族。她千方百计找到皇帝,对皇帝坦言不想入宫,让他放了她与她全族。
皇帝起了兴趣,便与她打赌三件事。若是皇帝输了自然放她无罪离去,撤回圣旨。若是陈氏输了,便要入宫嫁给他为后。
具体赌了什么谁也不知道,总之三个月后陈氏嫁入皇家,正式成为大周朝的皇后。而后三十多年来,陈皇后履行皇后之责,从未行差踏错。
两人老夫少妻,一直恩爱有加。皇帝亦是十分尊重陈皇后,有时候大小政事都会询问她的意见。若是龙体有恙,则干脆交给陈皇后打理。
是以陈皇后代天子批阅奏章,在后宫实在是太常见的事。
这也是陈皇后一直深受大周朝大臣们与百姓们爱戴的原因之一。
她仁心仁德,广开言路,革除陈腐已久的朝堂弊病。亦是提倡周朝的女子要多读书,明事理。
更重要的是,她擅长平衡之术,整个朝堂内外各方利益均衡,重文抑武。这才是大周朝这一朝能安稳至今的最主要原因。
陈皇后写了一会儿,合上册子递给身边的女官,柔声道:“让户部的王侍郎进来吧。”
身边的女官眼露不忍:“皇后娘娘,您已经批阅了一个半时辰的奏章了,得歇一会儿了。”
陈皇后揉了揉发酸的手腕,温和笑道:“这没什么,不能让王侍郎久等。”
女官无奈,只能去宣王侍郎。这一下觐见便是小半个时辰,讨论的是今年锦州春涝水灾,如何安置流民一事。
直到此时陈皇后才稍稍歇了一口气。准备已久的尚宫们赶紧奉上补品茶点。
忙了一整天的陈皇后没什么胃口,只拿起最爱的雪山莲花茶慢慢抿着。忽的,她眼角看见书架旁边放着的一个樟木盒子,心中忽然想起一事。
“拿给本宫看看。”她吩咐道。
女官劝道:“皇后娘娘歇一会再看吧,小心损了目力。”
陈皇后道:“博容先生自从告老还乡之后很少亲自向本宫举荐过什么人。这还是第一次。本宫想看看是什么样的才子才女让她动心。”
女官递上樟木盒子,打开,是一卷卷字迹清秀的策论。
陈皇后展开一卷,才刚看了几行,忽的大声赞道:“好!果然是文采飞扬,思辨犀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