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所以在儿子还是个小肉蛋蛋的时候,柳石是十分乐意宠爱他,抱着他出去玩的。

  柳晟身体很好,长得肉墩墩的,家里人抱他都抱不了多久。京城又不是乡下,到处都是生人,柳石的爷奶和爹娘还怕柳晟在外面被人贩子抱走了,或者走失了,因而一般不会让他出门。

  现在柳晟最喜欢能带他出门的亲爹,柳石不在家的时候,柳晟还会在院子里转悠着找他。

  柳世安说这届会试的主考官有问题,柳石当然是相信的,至于是什么问题,那问题又什么时候爆发,柳石就压根不操心。只要不影响他参加下届会试就没问题。

  结果那主考官被爆出了科举舞弊。

  在会试考试的过程中,在会试出了榜单之后,在考上了会试榜单的学子参加了在皇宫中举行的殿试之后,都没有爆出什么科举舞弊的消息。

  反而今科的学子要么考翰林院,要么等着朝廷选官,都分别有了前程之后,才有一个同进士在酒后爆出了这一届会试有人舞弊科场。

  皇帝大怒,派了心腹重臣严查此事,经过调查,主考官本人倒没有为了区区钱财就置自己的前程于不顾,但是他的纨绔儿子可是通过这场会试捞了不少钱财。

  主考官的儿子读书不在行,连秀才举人的功名都没有,当然也就不会参与这一年的会试。主考官对自己的纨绔儿子没有多少防备,就让他偷偷摸摸的抄出了考题。

  这个纨绔子弟读书不行,科举舞弊倒是行家。他也不是广泛撒网,那样太容易bào露出去。而是用身边的心腹下人去调查那些进京赶考的考生,专门挑选那种家境极好又屡试不第的考生,还要从中挑选性格不那么方正严谨的人,他才会派人去接触。哪怕他卖出的考题不算多,可每一份都能算是价值千金了。

  有举人功名的读书人太多了,每次会试就取中大约三百人,有些举人考了多次会试都不中,也许就是缺了一点运气和才气。现在主考官的儿子给他们提供了这点运气,他们提前准备好了答卷,许多多次会试落榜的考生就这么通过了会试。

  一般被爆出科举舞弊,都是在科举考试的过程中,或者刚刚考完,考试的最终结果还没有确定。那么不管是重新考试,还是怎么处置,也都来得及。

  可是这一次并非如此。

  现在在皇帝面前的殿试已经完成,三百名进士和同进士的排名早已经确定,考进翰林院的进士已经在学习,等待候缺的进士和同进士有的已经获得了官职。

  这是无论如何也没有办法重考一遍的。

  好在殿试是皇帝亲自出题,也是在皇帝眼前进行考试和批改文章的,至少殿试排名靠前的考生是有真才实学的。

  参与舞弊的考生,大都在同进士的行列里。

  皇帝十分的生气,不仅把主考官抄家流放,主考官的儿子定了死罪,所有参与舞弊的考生,不管有没有参加殿试,或者在殿试里是什么名次,都被革除了功名,朝廷永不录用,此外还有廷杖之类的惩罚。

  国家的抡才大典出了这么离谱的事,简直让皇帝和朝廷颜面无光。所以这一届哪怕是那些没有参与舞弊的进士和同进士,也难免受到皇帝和朝廷的冷待。

  上一届科举中,探花柳世安等几个年轻有为的考生十分受皇帝看重,经常召到身边考校一番,眼看着就是前途无量。

  这一届也有状元,榜眼,探花,以及才华出众的进士们。

  可是皇帝觉得闹心,简直不想看见他们,也没有召到身边仔细观察考校的意思。就随他们自己在官场里拼搏。能拼出来,算是他们自己的本事。被埋没了,也只能算他们运气不好。

  每三年就有一榜三鼎甲,近三百个进士和同进士。

  也许对考生自己来说,考中进士就是人生的大跳跃,从此飞huáng腾达不是问题。

  可对皇帝,对朝廷来说,他们真的没有那么重要。

  这些考中的读书人,还是需要经过多次的大làng淘金,才淘出对真正朝廷有用的人才。

  所以皇帝冷待一届科举进士,那真的不是什么大问题。

  柳石也明白了柳世安不让他参加这次会试的原因,他是绝不会去参与舞弊的。可就算是没有参与舞弊,只要被皇帝有意的冷待,那就绝对前途艰难了。

  以后选官什么的,报出资历,你是哪一届的进士,很可能就因为皇帝不喜欢这一届的进士,那你就没戏了。

  朝廷的官职有限,等着候官的进士和同进士多着呢。你就算是有关系,也可能要去穷乡僻壤的地方远远的外任,免得留在京城碍着皇帝的眼。何况柳石这样毫无背景和关系的人呢?